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理论版

社区应急救援站建设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

2022

/ 06/02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李 静 吴 靖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承载体,是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沿阵地,在应急准备、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指挥、协调和辅助作用。加强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对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公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18年以来,济南市历下区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突发公共事件为着力点,以全国首创的社区应急救援站为载体,探索建立了“应急救援站、微型安全巡查车、专职应急救援员、安全物联网、区域应急指挥中心”五位一体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模式,提升了社区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在充实基层专业应急力量、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落实基层管理工作要求、实现“灭早灭小”目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主要做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历下区是济南市核心城区,辖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81.9万人,辖区内驻有50多家省级机关、60多家高等院校、100多家星级酒店以及众多大型商场和市场,特别是大量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年代早,致灾因素多,基层应急管理任务异常艰巨。结合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历下区明确了关口前移、防患未然的原则,通过开展安全巡查、隐患整改、宣传培训,提高居民和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按照“横到边、纵到底”的思路,将重心放在社区,重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网络建设,落实基层应急专业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

  以社会专业机构为依托,着力解决落实难执行难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定了技术实力强、深耕公共安全领域多年、应急管理业务开展早、社会责任感强的安防服务公司作为合作单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运行管理中的专业性优势。在应急管理机构组建时间短,街道办事处缺乏应急专业人员、基础建设薄弱的情况下,既解决了政府监管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支出等方面的体制性难题,保证了工作落实的时效性,又能够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实完善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应急救援体系。

  以社区应急救援站为载体,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应急救援站是历下区社区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落实常态化应急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区财政投资2000余万元,按照“统一配置、统一外观”的要求,在1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24个应急救援站,配置7大类3300件应急救援器材,安全巡查车100多辆,配备了216名专职应急救援员,制定了应急救援站建设标准和管理规定,明确12项规章制度、10类基础工作档案和6项工作记录,开展安全巡查、隐患整改、值班备勤、灭火救援和宣传教育工作,有效解决了应急基础工作因“没人干、干不好”而导致的落实难问题。强化与专业消防救援力量的联勤联动,与“119”消防指挥平台信息同步,发挥其分布广、灵活性强、人熟路熟情况熟等优势,立足“灭早灭小”和现场协同,对当地消防救援机构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着力解决“信息不灵、底数不清、数据不实”问题。将3500余家“九小场所”、600余家重点单位、88个“三老”(老小区、老住房、老人住)开放小区接入“社区智慧应急安全服务云平台”,建立安全隐患巡查、消防用水监测、用电安全监测、重点部位监控、无线烟感和燃气报警六大子系统,安装4500套巡查设备、176套消防水压监测、540套电气火灾监测,在重点部位安装440套视频监控设备,为3200个“病孤残老”重点户家庭安装无线烟感报警器和燃气报警器,建立预警、处置、追责的闭环式管控流程,实现了安全防控和应急救援的实时化、可视化、智能化。

  二、取得成效

  提升了社区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能力。社区应急救援站建立健全了社区安全情况基础档案,制定了《社区安全巡查记录表》,划分了9类风险隐患,由社区应急救援员每天根据计划,逐项逐楼逐单元开展社区安全排查。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实行闭环式联合执法模式,发现风险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对单位或个人下发提醒整改通知;拒不整改的,推送至辖区应急管理办公室督促整改;仍不整改的,推送至公安派出所、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进行执法整改。自开展社区应急管理工作以来,全区应急救援站共巡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6000余处,筑牢了应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有效避免了隐患成灾。同时,通过“智慧应急安全服务云平台”,全天候动态安全管理,共监测建筑消防用水预警信息5200余条,电气线路预警信息6500余条,烟雾探测预警信息9800余条,燃气报警信息30条,均及时指挥调度、妥善处理。

  提升了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社区应急救援站内建有应急与安全教育培训基地或体验室,随时向社区公众开放,组织开展防雷、防汛、防震、防风、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家庭隐患排查、灭火器使用、疏散逃生及医疗急救等技能培训。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和“119”消防月等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和应急疏散演练,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几年来累计开展应急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及疏散演练630次,受众20万余人,有效提升了群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升了基层第一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社区应急救援站作为驻守社区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与公安、消防、医疗、燃气等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做到“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截至2021年底,通过联动方式累计接警336起,成为突发事件处置专业力量的先遣队,实现了“灭早、灭小、灭初期”的工作目标,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思考与建议

  科学定位,规范应急救援站规划建设。社区应急救援站设置于社区,是社区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驻勤场所,也是基层应急信息监测和应急指挥中心,还是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培育应急安全文化的群众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在建设中应坚持标准化、实战化的原则,立足社区防灾救灾实际,抓好总体布置、功能布局、硬件配置、人员配备等工作。在总体布置上,原则上1个办事处(镇)建设1个一级应急救援站,1个社区建设1个二级应急救援站,应重点布局在老旧开放式小区、消防救援等专业力量到场时间长的社区,选址要便于人员出动。在功能布局上,应设有值勤室、器材室、备勤室、培训室、安全体验室、训练区、停车区和应急指挥中心等功能用房或区域。

  科技应急,构建智慧监测预警指挥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当前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社区等各个领域。应以社区应急救援站为主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做到早预警、早处置。

  立足实战,提升基层初期应急救援能力。针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等各类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应配置高素质的专职应急救援队员。要严格人员选拔,严格队伍管理,建设一支反应灵敏、作风过硬、一专多能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每名队员都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巡查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宣教员”,突发事件和群众求助的“救援员”。尤其是要加强初期火灾扑救、电梯救援、交通事故救援、院前急救护理等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第一时间及时出动、第一时间科学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

    完善制度,加强应急救援体制机制保障。一是做好财力保障。要科学规划社区应急救援站建设工作,经费应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保障建设资金。二是制定社区应急救援站队伍管理制度,加强正规化建设,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保持队伍的战斗力。三是健全联勤联防联治机制。把应急救援站纳入公安、应急、消防、医疗等部门联动体系,实行隐患排查闭环式联合执法、应急救援多部门联动、重大活动联合安保,实现优化组合的“倍增效应”。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