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特约专稿 

 

突破,正在进行
——办报过程中应该正视的若干变化
2004-10-12 16:31:08 

  办报最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是与时俱进,是以不断变化的办报理念和手段、不断变化的报纸形式和内容,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家竞相创新,传统的办报理念正在被突破,对此我们报人所能做的,是正视并顺应这种潮流。
  变化一:报纸封面由要闻版变为要目版。
  新理念:先卖掉“面子”,再卖掉“里子”。
  按传统的办报方式,报纸封面总是被当作要闻版,凡是值班总编认为重要的新闻,一律要整篇地放到封面上,四开小报的封面,有时也能发上十几篇稿件,密密麻麻,满满当当。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报纸版数少,需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版面;二是市场竞争不激烈,读者的选择空间有限。
  如今不同了,封面成了要目版,以发导读为主,除了大照片,再没有完整的稿子。这样做,表面上看,一是因为报纸变厚了,版面不再那么金贵;二是因为有时广告较多,发导读比发稿件可能更节省版面。实际上,从这种变化中,能发现办报理念的更新:一是报纸是商品,当然要讲究包装;封面就是报纸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销售。二是报纸同质化严重,千方百计增加封面的冲击力,尽可能地标明自己的特色,成为争取读者的重要手段。这种理念与过去相比,显然是更加注重了报纸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变化二:编辑作版由重视信息量变为重视重量。
  新理念:宁给读者一个西瓜,不给读者一把芝麻。
  按传统的办报理念,编辑作版,一定要注重信息量,尤其是四开小报,讲究的就是“短些短些再短些”;编辑的任务是删稿,不会删稿是没水平的表现。为什么要短些?就是为了能多发几篇稿件,以加大信息量,信息多了,总有一条能满足读者需要,这就像用霰弹打靶,总有一粒能击中目标。
  如今变了,编辑再注重信息量,也会被认为是没水平的表现。现在讲究“足些足些再足些”,编辑要会放大稿件,选准读者感兴趣的题材,尽可能地作大作全。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报纸越来越厚,而读者读报时间相对却越来越短,再追求信息量,平均用力,可能会使报纸变得平淡无味,没有重点,也没有看点;二是因为报纸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一般信息,你有我有全都有,而如果在某一个点上有所突破,有重点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制造重点,握指成拳,或许能做出些自己的特色来。这实际上是办报理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务实了,因为要让报纸全面提高,只是一种理想,或者说是一种追求,实际操作时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份综合类报纸,一天要发上百甚至数百篇稿件,其中多数是无关紧要的,有20%的必读稿件就很了不起了,与其天女散花,不如一枝夺目。
  变化三:选择头条由注重级别变为注重关注度。
  新理念:事儿不在大,吸引眼球就行。
  办报纸,编辑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头条,在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莫不如此。只是传统办报,编辑在选择头条时,多是以新闻内容所涉及的级别来衡量的,级别高的当然是首选,级别低,掂量再三也不敢往上头放。而级别高低,又是以领导职务或者行政等级来划分的,一般来讲,涉及中央的自然比省里的重要,涉及省里的自然比市地的重要,依此类推,格式化非常明显,而且不仅党报讲究这一套,生活类报纸也是这样,至于新闻规律、自己报纸的定位与读者的需求,都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现在不一样了,编辑选择头条,主要看这个新闻题材是否为更多读者所关心;级别高是使人关心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不同报纸有不同的读者群,也有不同的地域性,事儿不一定很大,只要关注度高,吸引的眼球多,就可以作为头条的首选。如果以级别为标准,那么关于中央关于调整农业政策的新闻,肯定比一个地区公布中考分数线的新闻要重要得多,但作为一份市民报,却一般都会选择后者为头条,就因为读者对后者的关注度比前者高。这种新的头条选择标准,是对传统办报理念的一个突破,各报头条千篇一律的现象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竞相“作自己的头条”,报纸的差异化初露端倪。
  变化四:选稿标准由突出本地化变为突出可读性。
  新理念:贴近的不一定可读,可读的一定贴近。
  传统办报,非常注重报纸的地域性,选择稿件上头条或者上一版,本地内容的新闻占有明显优势,办报者以为,只有如此,才有贴近性,才会受读者欢迎。现在看,之所以如此,恐怕与新闻来源渠道单一,以及读者视野不够宽阔有关;但同时,也能看出办报理念的局限,都把自己的报纸当作一地之报,把作本地的新闻当作向读者的贴近。
  如今不同了,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什么可读选什么。这首先是因为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读者眼界开阔了,不仅关心切身之事,也关心“身外之事”。其次是因为办报理念更加注重实效,一切以读者需求为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贴近性有了更科学的理解:所谓贴近,是指在需要上贴近,不是指地域上贴近,比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电视上,萨哈夫讲话离我们很远,但都愿意看,本地某领导讲话离我们很近,未必有多少人关心;地域性是相对的,可读性是绝对的,地域性可以强化可读性,地域性不等于可读性。第三也是因为在许多时候,作本地新闻,限制条件较多,而促使异地新闻在不少报纸上唱起了主角。有的报纸竟然靠发异地新闻打开了市场,由此可见一斑。
  变化五:编辑作题由追求艺术性变为追求通俗化。
  新理念:首先是看得明白,然后才是看得下去。
  作标题达到诗化境界,在传统办报过程中,这曾是所有编辑的一致追求;那时评价好标题的最高标准,就是“诗的语言”。一般地,作标题都要讲究肩题与主题或主题与副题的搭配与互补,一虚一实,其中至少有一个题必须对仗工整,合仄押韵。因此,过去做编辑,很大的精力都放到了作标题上,题作出来了,编辑工作完成大半;而看一个编辑是否有水平,主要也是看能否作出富有艺术意境的好标题。
  现在完全不同了,报纸摆在摊上,三步五秒之内,要抓住读者;报纸拿在手里,四五分钟内,要找到看点,标题再过分讲究艺术性,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艺术性太强,引经据典,追求韵味、意境,可能恰恰会成为一种销售、阅读障碍,费力不讨好。因此,标题通俗化、诱惑性成为现今编辑作标题的新实践。  首先要让更多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然后要让他们看一眼就被吸引住,因此,单行题多了起来,标题中俗语、大白话、流行歌词多了起来。而且,在作标题的方法上也大有变化,传统办报,编辑作题是以概括为主,叫“盖起来”,现在作题则是以挑出看点为主,叫“拎出来”。
  变化六:办报由偏爱软新闻变为偏爱硬新闻。
  新理念:报纸进主流,大事必须有。
  过去,生活类报纸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软新闻居多,讲究“软些软些再软些”。一是事“软”,新闻事件,多是街面上的小问题,邻里间的小纠纷,消费中的小现象;二是文“软”,新闻写法,多为行文活泼,叙事细腻,切入巧妙。这让看厌了某些党报大而空报道的广大读者感到耳目一新,生活类报纸因此大受欢迎。后来,一些党报反思自己为什么受到读者冷落,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软新闻太少,缺乏亲和力,于是党报也纷纷变“软”。
  然而,新的现象又出现了,在党报软下去的同时,生活类报纸却争相在硬起来。无论是新办生活类报纸,还是老牌生活类报纸,这两年,几乎不约而同地加大了硬新闻的分量:一是大事报道多,处理重,国内大政方针,国际风云变幻,无不不惜版面,力求突出;二是行文简洁明快,直奔主题,不再过分讲究表述的语气与写作的笔法,而是追求迅速地告诉读者与更多地告诉读者。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是,恰恰是一些生活类报纸,率先推出了时事评论专版,每天一个版甚至更多,这简直是把硬新闻作到了极致。之所以如此,是基于生活类报纸对竞争形势与读者需求变化的正确判断:一方面,改革开放到现在,读者不再封闭,硬新闻有市场,像中共十六大召开、伊拉克战争等,许多报纸都因报道这些内容而创发行量新高。另一方面,报纸要进主流,定位须上档次,没有硬新闻,报纸也硬不起来。于是乎,便有了一个新的提法:“硬些硬些再硬些”。这或许不够准确,但至少反映了一定的实际。
  变化七:敏感题材由胎死腹中变为起死回生。
  新理念:既要服从管理,还要有所作为。
  行有行规,业有业律。在各个国家,都有对新闻行业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在我们国家,人们对统一的宣传纪律并没什么异议,问题是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在进行新闻管理时,主观性太强,方方面面对新闻干预过多,很多时候执行的是长官意志,体现的是本位利益。然而尽管如此,过去办报,有的题材能做,有的题材不能做,只要上级(多种多样的上级)一个招呼打过来,记者不敢再越雷池半步,编辑更不敢再有什么想法,因此大量新闻都胎死腹中了。
  如今有了很大变化,一个题材这里不发那里发,今天不发明天发,题材还是那个题材,只是或者角度不同了,或者来路不同了,多数时候,管理者还真说不出什么来。当下地区或行业的新闻禁忌虽然很多,但记者写稿也越来越会选择角度,有些事情不让批评,记者便从表扬的角度切入,不写事故写救人,不写盗贼猖獗写警察抓贼神勇。有时新闻不能作,就写言论;本地的事不能议论,就从外地的事切入,启发读者联想。更绝的是,实在不行,就把线索(有时是成稿)提供给别的媒体,等别的媒体报了再转载回来。难怪有人感叹:“现在什么事也捂不住了”。
  变化八:写作形式由严格限定变为不拘一格。
  新理念:适应竞争,从解放写作形式做起。
  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各种新闻文体,教课书上都有明确的定义,老报人们也都坚持按这些定义的要求来做,最典型的是通讯,基本是新闻的文学化,讲究文字美,追求韵律感。
  看一下现在的报纸,许多文章,消息不像消息,通讯不像通讯,让老报人评价,多数都是废品。出现这种现象,有人归咎于编辑记者业务素质低下,报社要求不严,其实问题并非这么简单。报纸是信息载体,是文化快餐,读者读报欣赏的成分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知道而已,很多时候,只是吃饭的空儿翻阅一下,或乘车的空儿浏览一下。如此,写作形式上的解放、创新成为必然。写文章更像是记者与读者进行面谈,时间有限,繁文缛节当免,尽快“说清楚”足矣。如今有的报纸,报道一件事情,会同时派出好几路记者,各自负责事情的一个侧面,白天出去,晚上回来,把几部分凑到一起,第二天就见报了,用的是什么体裁,没人说得清,重要的是,读者“知道了”。
  变化九:报纸周末版由周刊变为日刊。
  新理念:时效性是新闻竞争的第一性。
  曾几何时,几乎每家日报都办起了周末版,主要刊发休闲娱乐与新闻特写一类的内容,一般逢周五出版,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制作,自成板块,随正报发行,少则几个版,多则几十个版。一时间,周末版成为报纸的看点和竞争的焦点,对拉动发行和广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齐鲁晚报一天广告额突破150万元,就是从办了周末版开始的。
  但是现在变了,日报的周末版几乎都取消了,内容还有,只是不再集中到周五一并刊出了,而是分散到每一天刊出了。周刊变成了日刊,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时效性已经成为竞争的第一性,许多内容如果等到周末集中发,就来不及了。二是报纸不断扩版,而且可以灵活加版,原先一些发不下的新闻和广告,现在已经有足够多的版面随时可以发了。
  变化十:服务专刊由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
  新理念:报纸是商品,就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服务专刊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红火起来的,起初都是由采编部门编辑制作,目的是增强报纸的服务性。但在编辑制作的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像汽车、房产、医疗、餐饮等内容,许多时候,分不清是广告还是新闻,不知道究竟收没收费。一限制,服务就不具体,读者有意见;一放开,企业地址电话又登出来了,又有有偿新闻之嫌。经过反复探索,干脆亮明旗帜,将部分内容脱离采编系统,实行公开收费服务,即方便了管理,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近两年,各报已经普遍把服务专刊与广告结合起来做了,服务专刊成为各报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像齐鲁晚报,目前面向全省的服务专刊每周7个,其中3个是由广告部门编辑制作,内容是收费的,4个是由采编部门编辑制作,不仅内容全部是免费的,而且还要付给作者稿费;面向济南地区的服务专刊每周有若干个,都是由广告部门编辑制作,都要收费。这些收费的服务专刊,一年广告收入接近1亿元,占一年广告总收入的25%以上,而且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正因为如此,如何把服务专刊做得质量更高,对经营者与消费者都有用,又成为各报新的竞争焦点。
  变化十一:报纸副刊由文学园地演化成新闻随笔。
  新理念:适应报纸“快餐化”,副刊不再“玩深沉”。
  副刊是什么地方?是一张报纸最有文化的地方。传统的定位,副刊就是文学家或者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园地。在传统的副刊上,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唱主角;在副刊上刊登的稿件,文学性是最基本的特色。因此,也就有了这样一些说法:新闻给读者提供的是可充饥的食粮,副刊给读者提供的是有营养的食粮;新闻是俗,副刊是雅;新闻是浮躁的,副刊是沉稳的……。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副刊与新闻严重脱节,副刊版可以提前十天半月就作出来,副刊稿可以压上三月五月再发表。
  就因为副刊的慢节奏不符合报纸竞争的要求,以至于前两年一些新办的报纸干脆不再设副刊,而一些老牌报纸也把裁撤副刊作为报纸调整改革的重点。其实,副刊的作用是新闻不能替代的,也是正经报纸不可或缺的;副刊无罪,陈旧其罪;副刊必须增强时效性、服务性、贴近性。
  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探讨之后,如今副刊又呈现出复兴之势。但是,此副刊已非彼副刊,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文学性最强的诗歌几乎见不到了,没有具体事物的抒情散文也鲜为见之,取而代之的是对新闻事件与人物的评议、对人生与人际关系的感叹、对读者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的服务;见人见物见思想、有趣有情有时效的短文多起来了。总之,副刊正在走出深闺,走向大众。
  变化十二:报业竞争由办报本身延伸到办报之外。
  新理念:办报、发行、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在报业竞争刚刚开始的那几年,各家报社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办报本身上,认为只要报纸的质量好,竞争取胜就没有问题。后来,大家逐渐认识到,报纸也是商品,不仅要重视生产,而且要重视销售,尤其在报纸质量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发行工作对于竞争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办报之外,各家报社又都下大气力抓发行,发行竞争日趋激烈。
  如今,竞争进一步延伸,各家报纸在办报与发行之外,又展开了举办公益活动的竞争。你搞汽车展,我搞房产会,你搞歌唱演出,我搞小品大赛……,有人统计,在许多省会城市,达到一定规模的公益活动,由报社主办或协办的,占到85%以上。有的报社为了更好地搞活动,还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像齐鲁晚报,就有一个专司此职的社会活动中心,一年开展活动40多个,并且还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交响乐团、青年话剧团、围棋甲级队,书画院、棋院、律师团等。这种现象,可谓颇具中国报业特色。各家报社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些活动延伸对读者的服务,进一步笼络读者,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扩大自身的影响,进一步培育品牌。
  种种迹象表明,在办报之外的竞争,有愈来愈深入、愈来愈广阔、愈来愈激烈的趋势。跨行业经营、跨地区办报、跨品牌发展的尝试,正在进行中。凡此种种,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作为报人,不可一日无进取之心,不可一日无创新之志矣。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编委,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编辑  郝克远 )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