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账本记录大时代!平度一村民家庭账本成为国家记忆

2018-01-01 08:22: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宋祖锋 陈铭涵

  在青岛平度大泽山镇村民刘元九的家里,有36本家庭账本。这些账本记录着从1982年到2017年36年间刘元九全家的家庭生活变化。小到油盐酱醋,大到为孩子购房买车,这个小小的家庭账本,不仅记录着他们一家家庭收支情况和收支结构的变化,也见证着36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农家账两次成为“国家记忆”

  “2017年1月5日,盛家集买小米4斤乘5,20元;3月11日,本村买面条4.5斤,10元;5月22日,采摘大樱桃销售1032元; 8月11日,上甲村理发一次,10元。”近日,在青岛平度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记者从刘元九的家庭账本上看到,小到油盐酱醋,大到为孩子购房买车,他都事无巨细一一记录在账,内容包括农业收入、粮油、电力通讯、燃料、生产投资、医疗费用、差旅费、人情往来等33个项目。“家庭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记录,现在已经习惯了。”对刘元九来说,每天记录家庭账本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年65岁的刘元九年轻时是村里的保管员,由于工作的缘故,他练就了认真细心的生活态度。从1982年开始,他就坚持记录家庭账本,36年间记账不辍。“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幸福。这些账本就是我的宝贝,见证这么多年我们家庭的生活变化。”近日,在位于青岛平度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刘元九一边整理家庭账本一边介绍说。

  今年11月,国家博物馆将刘元九记录的2007年至2016年共计10年的“生产生活日记账”纳入馆藏。这是继2007年刘元九记录的1982年至2006年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后,他的家庭账本第二次成为“国家记忆”。至此,国家博物馆已收藏其总计35年的家庭账本,而这些账本也是该馆在国内收藏的惟一一套农民家庭账本。

  家庭小账本折射农村大变化

  这36本流水账,记录的不仅仅是刘元九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反映着一个农民家庭收支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是农村生产资料的投入、物价的涨跌以及产业调整的缩影,更是国家惠民富民政策在农民身上的具体体现,成为观察中国“三农”变化的最鲜活样本。

  “1984年10月28日晚,村里通电。”当刘元九第一次在账本上写下“通电”二字后,感慨万千地告别了煤油灯。自1982年到1986年的5年间,中央连续下发了五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也让农民的腰包迅速地鼓了起来。1982年时,刘元九的家庭结余是200多元,到了1986年,他已经成了村里率先致富的万元户了。

  随着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刘元九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1987年,家里花费1440元购置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96年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辆摩托车;2002年,他又添上了农用三轮车。

  2004年、2005年中共中央再次发布有关农业农村问题的一号文件,在这之前,刘元九一年要上缴税费近七百元钱。而2005年,刘元九从账目把上缴的税费一项彻底删掉了,这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农民、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元九家也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2008年,他拿出13万元资助儿子购买商品房,2011年他再次资助儿子5万元用于购买住房。“现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一个月每人发到150元了,农村合作医疗上国家报销的也多了,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刘元九说。

  35年间家庭结余增加了200多倍

  透过厚厚的账本,可以看出国家“三农”政策的连年利好和农民生活的极大改善。特别是近几年,“三农”政策给了刘元九家沉甸甸的获得感。平度大泽山有着“中国葡萄之乡”美誉,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刘元九家就种植着3亩半葡萄和1亩大樱桃,这是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农民在供给侧方面作出调整,从而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自身持续增收。在这一年,此前只种葡萄的刘元九家初次尝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甜头,新种的一亩樱桃田在这一年到了盛果期,为他直接增收了16145元。刘元九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响应政府号召种葡萄开始,到近年来跟着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2016年,刘元九家共收获葡萄10130公斤,全年家庭结余高达53196.9元。刘元九回忆,1982年分家时,家里只有140元现金,包括父亲给他的100元、自己存下的30元和家里“温锅”时妹妹随的10元礼钱。那年年底,他的家庭总收入是836.54元,总支出是574.90元,结余261.64元。而到了2016年底,他的家庭结余已经是1982年时的203倍。在刘元九刚刚完成的2017年账本上,今年全家总收入70451元,除去各种花销后,结余依旧可观。

  据账本记载,刘元九家2008年的总收入是43784元,而到了2017年,此项数据变成了70451元,10年时间里,刘元九全家总收入591191元,为全家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果园收入占到90%左右,其他收入就是养老保险、银行利息等。”刘元九说。这一连串数字记录着农村发展的印记,也记录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

  生产生活杂记记录村庄幸福大账

  除了记录自家“小账”,1995年后,刘元九的手上又诞生了一个“生产生活杂记”,承载着所有与村庄息息相关的“幸福大账”。

  平日生产生活“大杂记”中的内容主要是村里的重大变化,比如什么时候开始修路、什么时候铺路面、什么时候通车等所有工程的时间点。 “2008年4月8日,开始修整路面;2008年6月22日,开始铺路;2008年6月29日,通车。”在刘元九的“杂记”中记录着村庄由泥泞土路变成干净水泥路的历程。“以前村里都是土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现在好了,道路都硬化了,路好走了,村庄环境也变美了。”刘元九对村庄环境的点滴变化感触颇深,内心也感受着惠民政策带来的幸福感。

  作为村庄变化的观察者,刘元九也细心地记录下了邻居们家中不断增多的“大件”。“彩电、手机、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摩托车不用说,就说汽车吧,2008年村里有21辆,2016年达到了85辆,其中一半是小轿车。”刘元九感慨地说。

  账本虽小,但记录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是农村生活的真实体现。“不管怎样,只要身体好好的,我就会将账本一直记下去,争取记够半个世纪,记录下咱农民更多的美好生活。”刘元九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陈铭涵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春暖

推荐阅读
  • 山东职工将迎来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

    置顶1.jpg

    对于退休职工来说,养老金往往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对于职工而言,参加企业年金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份养老积累。在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针对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具体办法,形成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年金的政策机制,促进覆盖...[详细]

    01-01 09-01齐鲁壹点
  • @山东人|2018年起,这些新政将改变你我生活!

    置顶2.jpg

    [详细]

    01-01 09-01新锐大众
  • 元旦来临“禁鞭”落地 泉城跨年夜未闻鞭炮声

    置顶3.jpg

    从“禁鞭令”实施前夜到2018年元旦凌晨,记者在奥体中心、旅游路、舜华南路一带探访,没见到一处燃放烟花爆竹的店铺、单位或居民。”  相比往年跨年夜的鞭炮齐鸣,今年的甸柳庄社区可谓一片安静。[详细]

    01-01 09-01舜网-济南日报
  • 小账本记录大时代!平度一村民家庭账本成为国家记忆

    置顶4.jpg

    在青岛平度大泽山镇村民刘元九的家里,有36本家庭账本。这些账本记录着从1982年到2017年36年间刘元九全家的家庭生活变化。小到油盐酱醋,大到为孩子购房买车,这个小小的家庭账本,不仅记录着他们一家家庭收支情况和收支结构的变化,也见证着36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详细]

    01-01 09-01齐鲁晚报
  • 2017年青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57.1亿

    2017年12月31日晚,半岛记者从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获悉,2017年,青岛市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57.1亿元,增长7.1%。另外,2017年青岛市国税局组织国内税收(含营改增税款)1017.04亿元,同比增长7.5%。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623.3亿元,同口径增长17.0%。[详细]

    01-01 09-01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锅炉专工假期实时监控温情 妻儿:他嫁给锅炉了

    锅炉控制室与现场来回跑,爬上近40米的脚手架检查锅炉水管……这是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有限公司所属热电燃气有限公司锅炉专工张吉信的常态工作。30年来,张吉信与锅炉为伴,这个元旦假期他也奋战在锅炉检修、运行工作一线。 [详细]

    01-01 08-01青岛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