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老人吃上热乎饭 莱芜钢城区幸福食堂里的好味道

2018-08-01 07:23: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于向阳

  □于向阳 报道  莱芜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棋山观村的幸福食堂里,老人们正在吃午饭。

  □本报记者 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 朱虹

  送饭上门生活不愁了

  7月23日上午10点半,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柳桥峪村的村委大院里,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幸福食堂掌勺大厨蒋义军将刚刚出锅的五花肉炖土豆挨个分装到几个保温桶里,放在特制的铝合金架子上,然后装上摩托车,将它们挨个送到10名老百姓家中。

  5分钟后,热乎乎的饭菜就摆在了88岁的亓英老人的桌上。

  亓英老人递给老伴儿吴希宣一个馒头,俩人就着菜吃了起来。“这饭菜可香了,以前我做饭都是把油、盐、菜一股脑放进锅里煮,将就着能煮熟,能咽得下去罢了。”亓英老人说。

  亓英老两口是柳桥峪村的贫困户,老伴吴希宣今年87岁,腿脚不利索,家中还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儿子。幸福食堂开办前,老人自己买面蒸馒头,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前年冬天摔了一下胳膊,面也揉不动了。右眼白内障,看不见东西。”亓英老人说。今年过年,老人想着一家人得吃顿水饺,就用一只手和面包饺子,结果最后却把一锅水饺煮成了粥。

  就在老人对将来的生活感到无助时,村里传来了开办幸福食堂的消息。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奇将亓英等10名家庭境遇、生活条件类似的困难群众,列入了首批幸福食堂照料人员,并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这一决定。

  “每天提供午饭、晚饭两顿饭,保证新鲜、不重样。考虑到这群人行动不便、自理困难,村里送餐上门。”李永奇说。“没有管的,饿也会饿死了,这下可好,光在家里坐着就把饭菜送来了。”说到这里,亓英老人拽起衣角抹了抹眼泪。

  为民办一件雪中送炭的事

  在村里开办幸福食堂,是钢城区今年为民办的好事之一,也是最得民心的一件事。它的由来,源于今年年初区领导的一次常规走访活动。

  每年春节前夕,各级领导干部都会带着米、面、油和慰问金走访慰问困难家庭。今年初,钢城区委书记张钊在走访包村点钢城区里辛街道小官庄村93岁的贫困户魏绍英家中时,被老人家中的场景震撼了。时值寒冬,老人家还没有点上炉子,掀开锅盖,里面是空的。

  离开老人家后,张钊书记的眼眶红了。他对陪同走访的镇、村级干部说:“像这样的家庭,给他们油、面和钱,他们能吃得上,花得了吗?他们还不如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被照顾得好呢!能不能想个办法,直接把他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在张钊书记的倡议下,仅过了3天,“幸福食堂”就有了雏形。小官庄村从村委大院里整理出来了一间房屋,买上了液化气炉具、油烟机、碗筷等基本设施,开始了由村“两委”成员轮流做饭、送饭的爱心行动。

  3月26日,小官庄幸福食堂试运行。第一顿热乎饭送到魏绍英家中时,老太太竟然颤巍巍地跪在了前来送餐的驻村第一书记孙立军面前,流着泪说:“你们对我忒好了。”这让孙立军心里感慨万千。“作为基层父母官,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却得到了老百姓这么重的感谢。”孙立军说。

  目前,全区已经创办起19家幸福食堂。

  部门联动探索完善运行机制

  作为幸福食堂的牵头单位,钢城区民政局从首家幸福食堂开始,就着手研究制定了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对照料人员范围和方式、伙食标准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和财务监督、责任分工和考核一一作出说明。

  在幸福食堂的照料人员范围上,首先保障无人照料的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后期,条件好的村居可逐步将其他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自理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也纳入范围。

  在运行过程中,特困人群能否免费就餐成为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很多群众认为,这些人虽然生活困难,但并不是社会的功臣,更没有为社会作出过多大的贡献。如果让他们免费享受政府的救助,有失社会公平,所以用餐得收费。但同时,作为一项公益行为,收费多了也不切实际。最终,在资金筹集上采取了个人负担40%,区、镇、村承担60%的办法。折合每顿饭,群众平均支付1.5元钱。

  在推行中,幸福食堂联合了民政局、扶贫办、财政局等部门的力量。幸福食堂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公益岗位,负责做饭、送餐、生活照料等事项。公益岗位的设置就结合了扶贫办开展的“生活帮”扶贫解困行动,优先让“生活帮”的帮扶人员参与幸福食堂的服务工作。

  在场所建设上,各村没有一窝蜂地新建,有的村依托了现有的幸福苑等资源,为统一供餐提供场所设施。

  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棋山管委会东峪村的幸福食堂就办在幸福苑里。2017年这里正式建成运营后,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幸福食堂开办后,前来就餐的老人吃完午饭,有的去床铺上躺会儿,有的则约着去旁边的棋牌室下棋打牌。86岁的吴茂兰老人是村里的空巢老人,大儿子病逝,二儿子车祸亡故,“俺摊上好时候了,来这里吃完饭,还能和老姐妹拉拉呱,心里宽敞多了。”

  得益于村里为民办的这件事,村“两委”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党支部书记赵怀山说:“这段时间,村里进行环境整治工作,清理房前屋后的‘三堆’,一户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大家都可配合呢。”

  幸福食堂不仅是一个送餐、就餐的地方,更成为了解百姓诉求的一个媒介。村里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帮助群众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密切了党群关系。

  钢城区民政局局长李光来说:“争取今年年底达到50家,明年实现全区全覆盖。”

  ■书记点评 为民办好雪中送炭的实事 莱芜市钢城区委书记 张钊

  政府每年都花很多钱为老百姓办事,可有的事老百姓却不认可,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真正的需求。为民办好事必须要抓最困难的群众和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把好事办到点子上。创办幸福食堂就是这样的好事,对困难群众来说,幸福食堂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真正解决了困难群众的迫切所需,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倾情倾力地做好困难群众的托底工作,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真正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山东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事项全部网上运行

    5982db84589c245777.png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省建成了省级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运行系统,组织梳理了省级权力事项清单及网络运行流程等要素,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海洋渔业厅、山东黄河河务局等11个省直部门、单位上线试运行。省直各部门、单位要于9月底前上线运行,市县两级各部门、单位于...[详细]

    07-31 08-07大众日报
  • 山东省对38家省管用人单位开展随机抽查

    00123f37b9ae08b901d43c.jpg

    我省对38家省管用人单位开展随机抽查。省人社厅近日印发通知,7月30日起对38家省管用人单位开展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随机抽查。[详细]

    07-31 08-07大众日报
  • 新闻联播点赞山东:深化“一次办好”优化营商环境

    QQ截图20180731074258.png

    央视网信息(新闻联播):山东省瞄准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从“一次办好”改革入手,深化审批便民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潍坊的曹飞最近忙着为开办餐饮企业跑手续,越来越简单的审批流程让她有些意外。[详细]

    07-31 07-07央视网
  • 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炉 山东14967元 你有没有拖后腿?

    QQ截图20180731074058.png

    与全国水平相比,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这9个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091元,增长8.8%,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详细]

    07-31 07-07中国新闻网
  • 一部纪录片背后的英雄情结

    左上图:7月31日,《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首映式举行,李继德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英雄。2015年春天,在一次采访中,《鲁中晨报》记者了解到淄博高青人李继德是黄继光的战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详细]

    08-01 07-08大众日报
  • 枣矿跨省重组山西上市公司 条件成熟后可能借壳上市

    比如,北京海淀国资入主金一文化(002721)、江西国资接手国旅联合(600358)等,在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的背后,多有地方国资的身影闪现。“无论是枣矿集团谋求入主美锦能源,还是地方国资接盘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其他案例,后续存在的一系列资本运作都是可以预期的。[详细]

    08-01 07-08经济导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