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充电又引火情,为啥有充电桩却不用?

2019-07-04 07:15:00 来源: 济南时报 作者:

3日凌晨,长盛小区南区一区一居民楼下,一辆使用“飞线”充电的电动车起火引燃周围三辆电动车并将附近停放的一辆汽车后保险杠烧毁。早起晨练的居民发现火情后与物业工作人员使用灭火器迅速灭火。该居民楼外“飞线”纵横,而旁边车棚内安装的充电桩却无人问津。物业工作人员对此也颇为头疼,“飞线”屡禁不止留下安全隐患,而居民认为“贵”的充电桩使用费用其实与自家充电费用相当。

起火电动车已被覆盖 新时报记者卢震 摄

“飞线”充电 电动车凌晨起火

3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长盛小区南区一区8号楼下,几辆电动车被烧得漆黑只剩框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现场,随后使用白色塑料布覆盖已经被烧毁的电动车。起火电动车旁,一辆汽车尾部保险杠以及尾灯也被烧毁变形,车主在旁边一边查看一边叹气,“还不知道这损失有多少。”

据了解,当日凌晨4点45分左右,一辆使用“飞线”充电的电动车起火后引燃附近三辆电动车并烧毁旁边汽车尾部部件,晨练居民发现后与物业工作人员一起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失火电动车车主前一晚曾用“飞线”为电动车充电,后因夜间下雨暂停,凌晨时分继续充电,可能因为插槽存有雨水导致短路起火。

在起火点旁边,一根黄色“飞线”从楼上垂下,而类似“飞线”远不止一条。记者向居民楼看去,或长或短的“飞线”在空中交织从不同楼层垂到楼下。

物业烦恼 政策已出管理难

早在2017年底,公安部就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其中“对于有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主管单位的住宅小区、楼院,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应当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管理区域内电动车停放、充电实施消防安全管理。”此外,省市两级也都对电动车消防安全问题发布过相关禁令和通知。

对于相关规定,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早已知情,但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每次关于禁止电动车不规范充电的通知我们都会贴到各个单元,可就是止不住业主用‘飞线’充电。我们物业是服务业主的,也没有执法权,咱也不能强制把这些线给撤了。我们这是个老旧小区,水电费也不是物业代收,停水停电也不可能。”该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据介绍,起火电动车的车主是从隔壁居民楼搬来的,楼下停放着两辆电动车。在该业主拉设“飞线”时,物业工作人员就曾劝阻过,但未起到作用。“这次起火是个警示,我们会联系执法部门对小区电动车不规范充电的情况进行整治。”

充电桩闲置 充电费用并非那么“贵”

距离失火位置大约20米处的车棚内,充电桩靠墙而建,但却几乎无人使用。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桩早在年前就已安装上了,即使最初免费使用期间也少有业主问津。“现在收费也不贵,大概两元左右就可以充满,但是有的业主宁肯把‘飞线’甩到车棚里也不愿意使用充电桩。”

充电桩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不止存在于该小区,记者走访多个老旧小区以及新建小区发现,不少小区都配备有充电桩,但多数使用率不高。对于不使用充电桩的原因,居民大多归因于“麻烦”或者“贵”,相对而言,不少人还是选择“飞线”充电或者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充电,而价格方面居民们基本没有具体算过账,只是下意识感觉“肯定比在家充电贵”。

以电动车起火小区内的充电桩为例,微信扫码即可注册使用,充电桩收费标准为3小时1元,用户选择充电时长,电池充满后会自动停止充电,如有剩余费用将退回,使用相应APP还有“充10元送1元再送10次充电券”等优惠。普通电动车大概花费2元左右可以充满电,优惠后价格则会更低。

随后,记者联系电动车业内人士,对方介绍目前电动车上常有的电瓶有48V12Ah以及60V20Ah,充满电瓶大概需要1到2度电。济南市居民阶梯电价分为每度0.5469元、每度0.5969元和每度0.8469元三档,电动车充满电大概需要1到1.5元左右。

他山之石

多方合力,让民众参与共治共管

当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2.5亿辆,预计到2050年时这个数字将达到4亿辆。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动车数量,各地管理者纷纷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升级。

为防止电动车充电时引起的火灾,治理小区杂乱的充电线,很多地方都设立电动自行车充电篷,充电电桩,但使用率并不高。

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充电桩企业“跑马圈地”“重建设、轻运营”的现状严重,导致充电桩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跟不上。他建议,运营商应改变轻运营的观念,统一结算方式,解决充电桩兼容性难题,做好服务升级、做优用户体验;街道要进行集中宣传,引导辖区居民自觉改变充电陋习;当地政府也要坚持“管控”并举,充分优化充电桩布局,加强各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之间的联系。

如何能让建好的充电桩设备使用率提升,不让小区空间和安装费用“白花”?有小区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

居民代表共同议事,大伙儿决定是否安装。决定了安装,那究竟安装多少?装哪种?小区没有拍脑袋去决定,居委会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到所有居民家中做调查,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跟安装充电桩的几家企业进行了座谈,了解了足够多的信息后,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不规范充电屡禁不止怎么办?社区也提出了恰当的解决方案:老街坊巡逻队队员巡逻+消防员紧盯。每天两人一组在社区巡逻,随时发现隐患。自从有了集中充电桩后,他们巡逻的内容中也加入了随时发现电动车违规楼道充电的任务。

每一个小区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小区居民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何能够把这些不同的需求统筹管理好,让群众满意,这是相当考验管理水平和管理智慧的“细活”,让民众参与城市共治共管,走“精细化”的群众路线是很好的一个渠道。 (常萌整理)

●相关新闻

四部委:电动车违规停放或充电,一律依法清理

1日,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就切实加强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提出,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通知要求,要立即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各地要认真分析研判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的火灾规律特点,全面摸清消防安全状况,找准突出风险隐患,提请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出租屋集中区域、学校及周边区域开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联合检查。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从严处罚,督促整改。居住人数超过10人的出租屋凡是安全疏散不达标的,依法临时查封;凡是防火分隔不符合要求的,依法督促整改;凡是电动自行车违规在室内停放或者充电的,依法清理。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避免类似火灾事故发生。

消防救援机构要进一步畅通“96119”等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群众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 (据新华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