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运城山东庄 菏泽话诉说浓浓思乡情

2016-02-04 18:29:00来源:大众网作者:苏龙生

  

  蓝天与树枝掩映下的山东庄指示牌

  

  山东庄目前有60户270口人

  

  王新芳老人在翻阅自己整理的村史

  

  当年给地主一天活,能换这样的一升粮,约有一斤

  

  三十年前的“豪宅”,如今已成危房

  

  孔凡旺(左)一家三口合影

  大众网运城2月4日讯(见习记者 苏龙生)从山西运城到山东菏泽,500公里的距离,高速行驶6小时即可到达。100年前,一批菏泽人跋涉40日,在晋南这片土地上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形成一个山东庄。如今,山东庄已有270口人,尽管极少回山东老家,他们至今保留着菏泽老家的方言和习俗,怀揣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代移民扎根异乡 山东庄已有270人

  山东庄位于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乡东南十公里处。

  2月3日早晨8点半,薄雾掩映中的山东庄一片安静。在村长孔凡旺的带领下,大众网记者走进73岁老人王新芳的家。

  王新芳祖籍菏泽市鄄城县闫什镇,大众网记者来到他家的时候,老人正在整理村史。听说记者来自菏泽,老人有些激动,他翻开整理的笔记,向大众网记者讲起了山东庄的历史。

  王新芳老人介绍,山东庄的建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清末民初的凿井建村,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菏泽连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大移民潮,三是建国初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分散移民。

  王新芳说,山东庄最早名为濮阳埠,清末民初有个不知名姓的濮阳人在此凿井立足,因为有了水源,渐渐聚集成村,后因村民参与贩卖人口,被政府驱散,留下了一口井与几间茅屋。那时候的山东人多地少,不少人外出寻找活路,以一个杜姓秀才为首的“菏泽帮”走到此地,住了下来。山东人能吃苦,这些先民靠给地主打长工换粮吃活了下来,改濮阳埠为山东庄。具体的时间和证据,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究,但这段历史村上老少皆知。

  等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山东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又逢连年自然灾害,菏泽地区大批移民外迁,山东庄初具雏形。王新芳老人说,他爷爷从菏泽来山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连年的自然灾害,“可能就是1932年,春天发生旱灾,夏天又是水灾,种小麦的时候,地里还是泥。紧接着第二年又遭遇了虫灾,你说这人还能活吗?”

  等到建国初期,山东庄有8户20多口人,在此安定下来的村民,把老家的人零散地接了过来,自此山东庄正式建立,发展到如今已有60多户270口人。

  说起当年的迁徙经历,老人虽未亲身经历,但听老辈人讲述过。“当年一头挑铺盖,一头挑儿女,沿路乞讨,要走40多天,能活着过来的,十人不过三四。”王新芳说。

  村民讲的都是菏泽话 老家习俗延续至今

  在采访的过程中,大众网记者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庄上的人交谈都说菏泽话,与外人交谈则讲运城方言。孔凡旺告诉大众网记者,这是山东庄一百多年的习俗,作为外来移民,当时的环境下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智斗勇,讲菏泽本地的方言能增强凝聚力、有抱团感。 “我们庄上的人至少会三种语言,菏泽话、运城话、还有普通话。”孔凡旺笑着说。

  孔凡旺祖籍菏泽市牡丹区孔花园村,是孔子的第73代传人。他6岁时随父母来到山东庄,在庄上干了十多年村长。上任村长是他的二叔孔庆喜,如今已经71岁,做村长也有30个年头。“虽然离得远了,但孔氏家族辈分不能乱。我二叔是庆字辈,我是凡字辈,儿子是祥字辈,在往下还有令、德两辈。”孔凡旺告诉记者。“每年大年初一,晚辈都得给长辈磕头拜年,像我今年60岁了,也得给我二叔磕头。”孔凡旺说。

  年青人已习惯当下生活 老年人盼回家看看

  孔凡旺的儿子孔祥明今年30岁,在临县的制铝厂做工。孔祥明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姐姐回过菏泽,而他从来没有回去过, “暂时还没想过回去。”

  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孔凡旺上一次回菏泽还是3年前,在菏泽的老一辈人中只有自己的两个姨还健在。“现在交通方便了,走高速6个小时,就是忙。今年过年准备回去的,各种杂事搅着,到现在都没能动身。两个姨年纪大了,多看一次是一次,多看一眼是一眼。”孔凡旺告诉大众网记者,要是能处理完手头的事,准备这两天就出发。

  王新芳老人上次回菏泽还是1997年。老人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亲人就远了,原来认识的人都不在了啊。趁着能动还是想回去看看,再回去一次以后就不可能了。”说到这里老人停下话头,盯着墙上的相框陷入沉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丁厚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