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青岛

冬季长跑“指纹打卡”暂无缘青岛高校

2010-10-28 14:53:00    作者:孟琳达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冬季长跑“指纹打卡”暂无缘青岛高校,调查获悉近8成大学生很少进操场 27日,记者登录活动网站,看到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全国12个省市的部分高校,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也在其中,山东省参与的高校有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岛城高校未在其中。

  冬季长跑“指纹打卡”暂无缘青岛高校,调查获悉近8成大学生很少进操场

  日期:2010-10-28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报10月27日讯(见习记者 黄英帅 记者 孟琳达)日前,教育部在全国12个省市的部分高校推行冬季长跑活动,“指纹打卡”的验证方式则成为防止长跑藏“猫腻”的科技手段,其中山东省目前仅有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两所试点高校,驻青高校暂未实施该制度。记者从岛城高校调查了解到 ,大学生在冬季积极参与锻炼者连一成都没有,不少学生都是到了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能测试或体育课测试前,为了应付考试才开始锻炼。

  岛城高校暂未接到通知

  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文,在全国百所高校开展“祖国万里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通知称,学校大一和大二学生必须参加,每次女生跑1500米、男生2000米,高校对参加1次以上的学生体育课成绩给予加分鼓励。

  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号码后再到学校内录入指纹,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验证。

  27日,记者登录活动网站,看到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全国12个省市的部分高校,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也在其中,山东省参与的高校有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岛城高校未在其中。

  27日,记者先后咨询了海大、青大、青科大等岛城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未接到让高校参与此次长跑活动的通知或文件,我省教育部门也从未发出过此类文件”。

  六成大学生反对“被跑步”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30万学生长跑录入指纹,而对这一新政策,岛城大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呢?27日,记者在海大、青大、青科大等高校随机采访了近30名学生,其中六成学生对“指纹打卡”制持反对态度,理由是“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是否长跑应由自己决定”;三成学生赞成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太差了,确实需要硬性规定锻炼身体”;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都可以”。

  “我觉得这种制度很有必要推行,现在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惰性,不喜欢锻炼,这种用指纹打卡的制度是一种很好的督促方式。”海大大四学生马悦说。而青科大大二学生陈宪龙则并不支持这种逼着学生长跑的做法。“我觉得学生是否去长跑还是让学生自己做主好。”陈宪龙的话代表了不少大学生的观点。

  为应付考试才开始锻炼

  记者了解到 ,虽然各大高校的体育设备都很齐全,但很少有高校组织大规模的长跑。记者在海大篮球场看到,这里有一个体育锻炼长廊,里面有跳马、双杠等各项锻炼设备,实行的也是刷卡制度,但据海大学生介绍,“就算是上体育课,也没几个人进去锻炼。”

  青大中文系大二女生徐萍告诉记者,“对我来讲,几乎一年就跑一次步,那就是考试那天。”青大大四学生张燕告诉记者,她大一的时候偶尔还去操场跑跑,上了大二以后就懒得动了,出去跑步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记者采访了50余名大学生,近8成大学生表示一年内去操场的次数屈指可数,且在冬季积极参与锻炼者不足一成。

  “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这种赤裸裸的逼迫让人有些难以接受。”青大大二年韦国威告诉记者,在他看来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自己应当有规划自己生活的权利和能力,强制性的管理办法根本达不到制度制定者的初衷。如果能多以举办广播操大赛、长跑比赛等各类活动方式敦促或许效果会更好些。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体育教师告诉记者,现在青年人的体质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部推行“打卡式”跑步制度只是一种鞭策,目的仅在于让同学们更加注重健康。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