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往事·发现

东方神稻

2010-12-15 16:0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东方神稻

农业专家杨庆文滑倒时拍下的野生稻
农业专家跋山涉水寻找野生稻
野生稻生态环境
    2010年2月,正值春节前后,许多高价商品在北京各大超市纷纷亮相,一种所谓的高档“野生大米”,以当时每市斤110元左右的国内大米最高价进军北京各大商场,大张旗鼓地造势热销。

    天价“野生大米”惊现超市,不但成为消费者密切关注的焦点,更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高层领导获悉后,立即责成有关专家深入各大商场暗访,对事件真相予以调查。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被屡屡曝光,消费者在食品与粮食选购方面,越来越持谨慎态度。一些打着绿色或者无污染旗号的食品和粮食,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 ,而那些具有原生态特质的产品,更是备受追捧。

    农业部专家调查发现,扰乱北京粮食市场的这些米,并不是野生稻直接加工的米,而是生产企业利用野生稻跟栽培稻杂交,育成含有野生稻亲缘的大米。为了炒作,他们直接打着野生稻米的旗号。

    那么,真正的野生稻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为什么这家大米生产企业看似平常的一次商业行为,居然会引起农业部高层的极度重视?

    栽培稻是人类从野生稻中长期驯化而成的,它比野生稻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栽培范围广的特点。然而,受一定历史阶段的技术水平限制,野生稻中的部分基因在驯化为水稻的过程中丢失了,而野生稻本身却保留了所有的基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些基因可能对未来选育水稻新品种具有重大的潜在利用价值。因此,保护好野生稻就能保留野生稻所有的基因,从而为未来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

    近年来,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巨大压力下,世界各国对水稻的需求量日渐增加,水稻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主粮。资料显示,2000 年全世界的稻米消费量为 5.8亿多吨;而到2012 年,全球对水稻的需求将会激增到 6.6亿多吨,中国同样是稻米的需求大国。

    巨大的粮食安全压力,促使世界各国展开了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激烈争夺,野生稻为重中之重。各国科学家都试图从中破解越来越多的“遗传密码”——也就是各种优异基因,用以研发改良新的高产水稻品种,缓解日益加剧的粮食安全压力。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野生稻共有 21个种,我国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农作物八大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 3个种,广泛分布于南起海南,北至江西,东到台湾,西至云南的广大区域。

    □如此广泛的野生稻分布点,其发现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农业专家的心血。

    继1978年到1982年,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全国野生稻普查之后,从2002年开始,农业部又启动了专项工作,对我国野生稻资源又一次展开了调查、收集和保护。中国农科院的杨庆文博士,担任整个项目的负责人。

    2002年,正在广西考察的杨庆文,听村民说山中有种像野生稻的植物后,便辗转向山上奔去。当杨庆文远远看见野生稻时如获至宝,兴奋地边走边不停地拍照。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杨庆文介绍:因为山坡上刚下完雨,比较滑,正在我对好焦距准备按快门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摔倒了。后来在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有意思,中间的一株药用野生稻非常清楚,周围的全是旋转模糊的。

    杨庆文这次下意识地按动快门,为当地的药用野生稻留下了一张经典“艺术”照,同时也在自己的小腿上永远留下了一块疤痕。

    与广西一样,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作为中国惟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既是我国野生稻资源分布最广的省份之一,也是众多农业专家进行培育、制种等科研工作的理想基地,人们餐桌上的优质大米多数出自这里。

    自 2002年以来,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云勇,经常利用周末到野外寻找野生稻,迄今为止已经找到了151个野生稻分布点。

    在寻找野生稻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对遇到的各种危险早已司空见惯,有时他们会掉进猎人捕猎的陷阱里,有时也会遭遇旱蚂蝗或者毒蛇的袭扰……

    他们不辞劳苦地寻觅野生稻踪迹,目的只有一个:最大可能地保存看似分布广泛、实则稀缺至极的野生稻资源。他们深知,物以稀为贵,野生稻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优异基因,是我国提高水稻生产能力的战略性生物资源。

    在利用野生稻基因方面,最让世界赞叹不已的是,我国成功利用野生稻遗传基因资源不断改良的水稻品种,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压力。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 ,被誉为“中国稻作之父”的丁颖,就开创了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丁颖,1888年出生于广东高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忧国忧民的丁颖,中学毕业便怀着“要使吃不尽苦头的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向同学们表示:“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学习一年后,他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日本。1919年丁颖毕业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远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为声援国内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遭到日本军警的血腥镇压,丁颖气愤之余毅然辍学回国。

    1921年4月丁颖再次远赴日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成为这所学校研修稻作学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丁颖学成回国后,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也就是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前身,担任教授。他极力建议当时的政府:每年拨出1% 的洋米进口税,作为稻作科研经费。然而这些饱含拳拳之心的种种计划,均是石沉大海毫无音信。面对重重困难,丁颖决心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1927年,他费尽口舌才争取到政府拨付的区区260元开办费,在茂名县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

    经过不懈努力,1933年,丁颖从多年生普通野生稻与水稻地方品种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中山1号”新品种,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成了用野生稻种质与栽培稻育种工作的成功尝试。

    “中山1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此后曾在华南地区种植了半个多世纪,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的粮食压力。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特性。

    1936年,丁颖又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千粒穗”品系,引起了东亚稻作学界的极大关注。

    一生致力于稻作改良的丁颖,视良种为珍宝,甚至不顾性命安危。1938年,侵华日军登陆大鹏湾,即将攻入广州之际,中山大学师生准备撤离。丁颖首先想到的是,要把收集的几千个水稻种质资源给家在东江那边的学生带回家,在家里面种。临撤退前,他又把200 多个番薯品种的种苗捆起来带走,一起逃难、撤退。当时人们都上船了,丁颖最后才到,扛着一大捆种苗。

    丁颖为了把稻米良种推广到农民中去,曾经想尽了一切办法:把一包包良种由学生带回自己的家乡试种;为了打消农民对新品种的顾虑,他又与农户订立合同——只要种植他育成的新品种,不管收成如何,都会付给农户比往年产量多的稻谷;同时他采取换种制度,农民可以用普通稻谷到场里换良种,每担只象征性地多收一斤谷子。这些措施令农民增产获益,也为丁颖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声望,被大家亲切地尊称为“谷种佬”。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丁颖出任第一任院长。1964 年,丁颖以 76岁高龄抱病考察了陕西、宁夏、山东后,于当年10月14日在北京病逝。

    □丁颖的“中山一号”和“千粒穗”被大面积推广种植,极大缓解了中国的粮食压力;而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则将水稻亩产由300公斤提升至500公斤以上,掀起了水稻生产的革命,这些杂交稻的父本正是野生雄性败育稻。

    袁隆平,一位被戏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以“杂交水稻之父”美誉名扬天下……今天,在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一半以上采用了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目前,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在育种方面已实现了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因此,中国超级稻被国际水稻界称为“东方魔稻”。

    一茬茬葱茏的杂交水稻,凝结了袁隆平太多的心血,整整 40多年的含辛茹苦,袁隆平演绎着多彩人生。

    从1964 年起,每年冬天他都和助手一道,像候鸟一样赶到海南省的三亚育种,在那里度过了10个除夕。

    在助手李必湖等人的帮助下,于1970年在海南岛的一片沼泽地里,终于得到一株上苍赐予的“野败”——也就是野生雄性败育稻,由此打开了研究杂交水稻最关键的一环。

    与人类近亲结婚存在弊端一样,水稻要高产,必须“ 远缘杂交”。 可是要想找到雄蕊不育的野生稻,无异于大海捞针。

    1973 年,袁隆平终于首次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亩产由 300公斤提升至500 公斤以上,掀起了水稻生产的“ 革命”。

    1976年至1999年,杂交水稻累计种植推广 35 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 亿公斤,先后被引种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又有了中国引以为骄傲的“超级稻”。从第一期亩产 700公斤,第二期亩产 800公斤,到目前已进入分子研究水平的第三期超级稻计划,目标是亩产 900公斤。

    2004年,袁隆平创造了水稻亩产 800公斤的奇迹;2006 年超级杂交稻正式推广,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再多养活3000万人,同年4 月,他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从丁颖的“中山1号”,再到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无一不是从野生稻改良而来。它们恰似一粒粒魔稻,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中国的命运,更改变着整个世界。

    一个物种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基因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对于野生稻资源的寻找以及保护开发,无疑成为了世界水稻育种领域竞争的焦点之一。然而,不但是中国,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这样的严峻事实——在长期人工栽培的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的许多优良基因正在或者已经被丢失。

    野生稻的优良基因正在丢失的同时,来自人类生产活动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巨大威胁,野生稻在野外分布的面积正在迅速减少。

    据统计,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海南和广东两省,普通野生稻的1182个分布点已经消失 70%;1980 年在云南省发现的26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到2002年也已经消失了24个,消失率高达 92.3%;在广西发现的16公顷连片生长的野生稻,由于其原生境上游被开垦成鱼塘等原因,分布面积正在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国外早就对我国广泛的野生稻资源觊觎已久,一些国家的农业专家为了盗取资源,不惜下大工夫学习汉语乃至方言,假扮游客进入野生稻保护点,伺机偷取资源——他们只要得到一粒野生稻种子,带出中国国境后,便可以进行研究育种,从而以他们的成果与中国抗衡竞争。

    如何保护这些野生稻资源,已经成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国家命题。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