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人文齐鲁

王非曼:山东官费留美女学者第一人

2010-07-22 15:5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青年王非曼
中年王非曼
    □李耀曦

    王非曼(1897-1977),山东省济南市齐河县人,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全官费赴美留学生。在美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归国,任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教授。为中国大学设家政学系的开先河者。1937年抗战中随校内迁,先后执教于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任教授并兼系主任。1947年赴美与其夫慈冰如团聚,后在美定居。1977年12月在美国病逝,享年80岁。

    一门风雅喜多才

    王非曼出身于教育世家,为山东著名教育家王祝晨之长女。当年王祝晨与鞠思敏、于明信、丛禾生并称为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

    王祝晨有四子一女,均卓有学术造诣。其中二子一女留学美国。长女即为王非曼,先后就读于美国三所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家政学硕士学位。长子王弘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绘画系,后改学戏剧舞台美术和电影美术设计,曾为洛杉矶好莱坞电影导演兼美术设计;三子王浩为西南联大金岳霖的高足,清华研究院毕业后考取官费赴美,两年后获哈佛大学博士,著名华裔哲学家兼科学家,计算机数学原理奠基人,获国际“首届机械理论自动证明”里程碑奖。

    1972年中美首次“破冰”之旅学者访华团,周恩来总理曾专门会见回国访问的王浩。刚刚打倒“四人帮”的1977年,邓小平又在北京会见并宴请了他。1978年邓小平访美,王浩全程陪同兼翻译。上世纪90年代他曾作为客座教授多次到北大讲学。

    王祝晨先生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济南一中第一任校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祝晨祖籍济南齐河县安头乡王举人庄。长女王非曼即出生于齐河老家,并在那里接受了家学启蒙教育。

    裹了脚的村姑爱读书

    黄河水,湾连湾,湾湾都是鬼门关。

    今日摇船黄河上,不知明日可回还?

    王非曼1897年诞生于齐河县城东北的安头乡王举人庄。

    位于黄河北岸的齐河县,虽与济南省城仅为一河之隔,但当年此地农民生活之贫困、文化经济之落后、乡村习俗之封闭,实非今日所能想象。

    十九世纪末,黄河下游几乎年年闹洪灾,本着“淹北不淹南”惯例,每逢夏秋之际出现汛情,便立即在齐河地决口放水,以确保济南的安全。洪水漫天而来,四处一片汪洋,庄稼全被淹没。人们就在土坯屋顶上或大树枝杈上栖身。洪水退去,留下一层厚厚的黄土细沙。年复一年,小县沙漠化严重,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红柳芦苇丛中,散落着一些村舍人家,鸡犬相闻,而交通闭塞。

    王非曼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被洪水反复浸泡的盐碱窝里。晚年回忆苦难的童年岁月,她已经记不清当年到底有多少次和多少天是在屋顶上度过的了。

    王非曼幼名王淑静。六岁的王淑静按当地风俗裹了脚。尽管王祝晨后来成了著名教育家,但当时尚未走出村子一步,正在《四书五经》的陶冶之中。裹了脚的村姑王淑静,却对学文化发生了浓厚兴趣。在这一点上她得到了父母全力支持。她读书识字与学缝纫女红齐头并进,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女子无才便是德,全村人侧目而视,曰:“王家又出了个‘半疯子’!”

    1918年是王非曼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她21岁。王祝晨作为省议会议员,连同鞠思敏、聂湘溪等议员一起提出了山东省公派官费赴海外留学,增加女留学生名额的动议案。提案几经周折终于在省议会获得通过。从父亲来信中得知这个消息后,王非曼再也坐不住了。她要到省城去读书!要到国外去读书!21岁的小脚村姑王淑静从未出过家门,更不知济南父亲住在何地,她拿着父亲来信的信封,硬是向一个方向走去。

    不顾终身痛苦做双脚矫正手术

    王淑静来到济南后,先是在南关广智院街家里自修,1919年暑假过后,去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插班上了六年级。当时师范附小位于南顺城根街,相距广智院不是很远。她是留着大而粗的辫子,穿着旧式大襟单衣,从家中步行前往,迈动三寸金莲步,一鼓作气进入附小教室的。

    1920年她跳跃式前进,暑假后又以“同等学力”考入济南女中三年级。当时女中位于南关毛家坟,相距广智院也不远。但因与班上同学年龄相差悬殊,读了一年后,她就不去了,而是在家自修完了全部课程。当时中学还是四年学制。1922年后实行“壬戌制”才改为六年。也就是说,她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初小到高中的“三级跳”。真是一个奇迹。

    这期间她还有一惊人壮举。就是寒假期间,她大胆地走进齐鲁医院外科,要求做双脚放开矫正手术。因她的脚骨已经定型,无法放开,要每只脚锯掉三个脚趾才成。她二话没说,上了手术床。手术获得成功,尽管这给她带来终身痛苦,但她毕竟可以穿上定做的皮鞋,像男子那样迈开大步走四方了。

    1922年,大弟王弘考取了山东半公费生赴美留学。1923年王淑静以全优成绩考上了山东全公费赴美留学生。当时规定女留学生名额为六人,当年仅有两名女生被录取,王淑静名列第一。出国之前,她还完成了一件大事,即:她将自己的名字王淑静改为了“王非曼”。谁说女儿注定不如男?

    留美八年,海归最早

    1923年8月,王非曼漂洋过海踏上赴美留学旅程。

    她于9月初入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化学系学习。一开始,课堂上英语视听会话,无数化学术语名词弄得她紧张到了极点,彻夜失眠、不思饮食、精神恍惚。同班同学都认为她得了病,有的干脆劝她退学,但她总是一个“不”字。顽强拼搏了半年,到第二学期结束考试时,她获得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此开始,全班的最优异成绩便非她莫属了。

    当年中国留学生被录取多为理工科,但化学专业并非王非曼所愿。1925年毕业,她获得学士学位,遂又考入了明尼苏达大学,学她喜爱的家政学。三年后,她成为“家政学理学士”,但仍不满意,她又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家政学系,1931年获得该学院的家政学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她连年获得奖学金,还有不少荣誉证书。

    1931年春,王非曼留美八年后,满怀一腔报国赤诚回到国内。

    她回到济南与父母团聚,稍作停留后,便应聘去了天津,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教授。家乡齐鲁大学闻知此事后,便在王非曼寒假回济南时,特别邀请她去讲课,并想把她聘到齐大,但天津坚决不放。她只好对天津请假一个学期,在齐大开课一学期后重返天津。

    中国现代大学史上开设家政学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是最早者之一。王非曼则为开风气之先的最早女教授之一。当年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的专任教授中,齐国梁(院长)、孙家莹、陈慧苏、孙金胜、黄玉莲、程之淑、王非曼诸人,均为第一代留学欧美的家政学、教育学专门人才。几位女教授中以王非曼留学海归最早。

    王非曼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学五六年,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师范及中学家政学科教师;也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开启女性智慧,提高女性社会能力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起到了巨大助推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王非曼随校西迁内地坚持战时办学,经历了八年多颠沛流离的文化苦旅。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

    家国万里常入梦

    1942年暑假期间王非曼曾随团访问延安。参观访问了近40天,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据传,访问团师生中即有共产党。其实王非曼本人也有一种“革命情结”。原因是她当初有个恋人,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回国后闹革命牺牲了。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学校成为动乱区,被战争弄得混乱不能上课,教师学生相继离去。王非曼先是回到济南,不久即去了美国与丈夫慈冰如团聚。

    慈冰如为山东省茌平县人,当年与王非曼同船赴美,在美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曾先后为东北吉林大学和山东齐鲁大学教授。夫妇俩在美国定居后,曾几次想回国任教,都因国内“运动”连绵不断,始终未能成行。晚年王非曼非常想念祖国。但她这位大姐没能像三弟王浩那样,还有机会回国访问讲学。她于国内“文革”结束之际,遗憾地客死异国他乡。

    1977年12月王非曼在美国病逝,享年八十岁。其夫慈冰如先生则于1972年病逝美国。王非曼夫妇生有一女,名“伍王乐德”,医护学博士,曾任全美护士学院院长,已退休。退休后仍继续工作。

    1870年,美国传教士麦加地携其收养的宁波女孩金雅妹去日本读书,这位乱世中不幸的孤儿幸运地成为中国女性留学第一人。但直到四十多年后的1914年,北洋政府才开始启动女生官费留学之旅。而当1917年赴欧美留学女生已达200余人(其中公费20人)时,山东尚无一人。1923年,美国旧金山某处码头的货轮里,一位中国少女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出轮船,向岸边走去,也走出了山东女留学生的第一步。她就是济南杰出女孩王非曼。

    1922年王非曼与大弟王弘三弟王浩姐弟三人与父母王祝晨夫人刘氏之合影
    
    生女当如王非曼
 
    □王慧

    一个乡间裹着小脚的村姑励志奋发,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从初小到高中的三级跳,进而考取官费赴美留学,这是何等的壮举。而为了能像男子那样穿上皮鞋大步向前走,又不顾终身痛苦锯掉脚趾矫正小脚,这又是何等的毅力!这样的毅力和壮举出自王非曼,后来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大学教授的王非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下多少父母的愿望,但是王非曼的成就却并非来自父母的渴望,而是源于自己的自强不息。有意思的是,这位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取官费赴美留学的山东女学者在美国学的是家政学,虽然她在化学专业上亦成绩不俗,但家政学才是她真正的兴趣所在。而她学成归国后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的也依然是家政学。可见过去那些优秀的学习型女性骨子里仍然是传统的。只是我们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是找不到家政学了。

    火车司机张汝峰的文章《消失的小站》记述了自己对一个叫枣园的小站的记忆,现在这个小站消失了,因为火车提速了,小站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小站连同它周围的很多建筑如售票室、候车厅、站台都被拆除了。作者的童年是和这个小站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小站的消失也让作者有些怅惘。但作为一个火车司机,从开普通火车到开动车组火车,作者还是发自内心地感慨时代的变迁特别是铁路交通的日新月异,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娓娓道来的回忆中,让读者欣赏到一种细腻而生动的文学文本。

    本期的“看图老济南”刊登的是“修理钢笔”,相信也会勾起许多人的回忆。前些日子我们编辑部响应低碳生活,减少使用签字笔,有位同事在办公室为同事们义务修理钢笔,大大露了一手。我们戏说,您这技术到街上摆摊都行了。他说,可不,过去街上就有摆摊修钢笔的呀!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