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大众名家 > 朱德泉特稿 > 朱德泉特稿总览 > 朱德泉简介 > 业务思忖

审视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

如今,一股“民生热”席卷各类新闻媒体,民生新闻,俨然已经成为眼下最流行的一种新闻种类。笔者曾经就此寻问不少写这类新闻的同行:什么是民生新闻?十有八九都是支吾的回答
2006-08-16 21:29:37
  朱德泉 
 

  如今,一股“民生热”席卷各类新闻媒体,民生新闻,俨然已经成为眼下最流行的一种新闻种类。笔者曾经就此寻问不少写这类新闻的同行:什么是民生新闻?十有八九都是支吾的回答。其实,一线新闻从业者的支吾情有可原,因为即便是在理论界对民生新闻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那么,在如此不确定理念下写出的民生新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种缺失、牵强甚至是仅仅挂上“民生”的名头而已。这就需要我们透过“民生热”进行一番学理的审视:民生新闻到底是一种新闻种类还是一种理念和情怀?“民生热”的到来是否应该催生新闻界对传统新闻传播观念和模式中落后于时代特质的部分进行反思和扬弃?只有仔细梳理以上疑问,才能有助于我们看清和把握未来媒介新闻传播的趋势。

 

民生新闻之“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媒介定位的回归和民本思想的普及促成“民生新闻热”的必然到来。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它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作为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要和显著。可以说,高度的城市化带来的必然是公民社会的兴起,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晚期中国的改革开放,造成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巨大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成熟的公民社会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化;要求政务活动的公开和公共领域的开放以及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等主要特征。①这在当前公民社会兴起过程中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加剧,社会阶层的形成后市民有着强烈的诉求冲动,另一方面这种话语权往往又无法找到合理的表达路径,因此,媒介作为公民与社会平衡器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媒介意见表达平台的作用彰显。

都市圈的形成和对都市圈经济的巨大依赖使都市报或覆盖都市圈的电子传媒确定了在传播新闻时更加注重站在受众的立场,强调以都市市民为主的受众群体关注与否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在这个时代,媒介定位必然回归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传播观,有的报纸干脆打出了“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口号。把市民作为传媒的“上帝”、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以平民的视角观照新闻成为新闻操作的重要理念。

“民生”一词最早见《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由此可见,民生原指民众的生计。而中国“民惟邦本”的说法又被认为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端倪。因此,国计民生注定是被联系在一起的。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人为本成为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使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一时代特质必然驱动新闻工作者对“民生题材”倾注巨大的热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民生新闻之“非”——传统新闻种类在新语境下的演进被拔高为一种全心的新闻品种,记者应有的情怀和价值取向被割裂的进行口号化描述,漠视新闻内涵的理性调整使民生新闻产生标签化倾向甚至带来无法涵盖新闻价值的误读。

 

其实,早在“民生新闻”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在都市报和都市圈电子传媒中成为一个流行词语的时候,一些新闻媒体已经将对民生的关注当成其追求宏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南方周末》为例,该报20年来一直不变的新闻理想和报纸定位就是 “关注国脉与民瘼”,关注民瘼不正是关注人民的疾苦吗?

都市报民生新闻的肇始者大概当属深圳报业集团的子报《晶报》 ,他们在2001年创刊不久就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之后,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也靠打“民生”牌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随只而来的是“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然而笔者不能苟同的是,“民生新闻” 被演绎成一种新的新闻品种,民生新闻的滥觞者开始把这一名词和传统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对立、割裂开来。

有人将民生新闻概括为:“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但是,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难道不反映民众生活吗?还有学者进一步阐释民生新闻,认为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也并非如业界有人所认为的“实际上是消费新闻的一种延伸”。民生新闻就其内容而言,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可以涵盖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就传播者和传播形式来说,它又深蕴着传播者的人文关怀、人本思想,含有浓厚的俗文化及本土特征,为地方百姓平民所喜闻乐见。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③更有甚者则干脆认为:民生新闻摆脱了传统新闻手法中的全知全能的假定立场。它使新闻对于叙述者而言获得了一种解放……④

试问,传统新闻手法中何来全知全能的假定立场?

粉墨登场的“民生新闻”就能包容滥觞者所说的那种复杂的新闻成分吗?非也。“民生”是与“国计”相对应的名词,“国计”是指国家经济,“民生”则指人民生活。关于“人民生活”的新闻,仅从词义上判断,就不能概括“既有社会新闻、也有舆论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时政新闻”的新闻结构。其实,它只是社会新闻中的一部分,某些涉及经济领域的时政新闻经“软化”处理,也可以视为“民生”题材,但这些都是社会新闻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传统的新闻分类中,按题材分,可分为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按性质分,可分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硬性新闻与软性新闻等,还有按体裁和地域的分类方法,等等。每一种分类法都有自己的逻辑层面,不可相互套用,否则势必造成概念的混乱。上述分析表明,“民生新闻”尚不能够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

笔者在论述民生新闻之“是”章节中谈到新闻时代特制下的新的语境,即关注民生是这一时代媒介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无论采取何种新闻方式,民生的情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都应该是新闻从业者坚定的方向,时代要求新闻内涵的必然理性调整。

事实上,“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玄机,如果我们将这些新闻简单地进行标签化定性,不但会掩盖新闻表达的真相,而且会严重损削弱它所传递的新闻价值。在此,笔者仅举一篇描写北京盛夏平民生活状态的消息即可说明。

《漫长难熬的北京盛夏》

中国首都北京熬过了一个数年来最闷热的夏天。930万口干唇的北京居民饱尝了大量西瓜。但令人苦恼的是,啤酒和冷饮供应不足,而且还淹死了一些人

在这个闷热的日子里,数以千计的砖房和狭窄的胡同,就像大烤箱一样,更是火上加油,使市区居民热得简直难以忍受。

空气里散布着从公共厕所里散发出来的气味。

室内气温如此之高,以致于数以千计的居民只得在室外过夜。有的老人孩子坐在路灯下玩牌和看报;有的则无所事事,目送来往行人和车辆。

男人们则无所事事;妇女们则穿着单薄的夏装。

中央和市政府让许多工作人员下午放假。

你想给某办公室打电话,不是没人接,就是听到总机传出懒洋洋的声音:“下班了!”意思是“谁也不在了”。

到本月初,此间白天天气的气温超过36摄氏度,温度至少达到75%

北京气象台星期一说,当时气温高达37摄氏度,是1958年以来本市最热的一天。

星期二的《北京晚报》以“酷暑!市民需要特别注意”的醒目标题,提醒市民注意采取防暑措施。

这份发行量很大的下午小报还说,北京儿童医院一天要接待300个生病的孩子,主要是患过敏性皮炎和由于高温引起的其他病症。

《北京日报》上个月的一篇报道说,今年夏天以来,已有22人在河里或水库里游泳时淹死了,其中大部分是少年儿童。

尽管北京报纸一再告戒游泳的人们,北京亮马河的河水污染严重,但仍有数以百计的人到那里去游泳。

这个酷夏可喜的一点是,西瓜供应空前充足。

由于政府放宽了经济政策,当地农民获准到北京街头巷尾做生意。他们在商店外、汽车站旁和公园里摆摊设点,大量兜售大如排球的西瓜。

(余下段落是通过饱尝了大量西瓜的市民之口,来赞美今年的西瓜供应)

好一幅盛夏百姓生活的全景图啊!从行文看 ,文章无疑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有着鲜明的民生特色。但是如果你给它贴上时髦的“民生新闻”标签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是一篇美联社记者格莱斯顿于1981810日的政治新闻。他所有的描述都是在表达这样一个思想:被世界证实了的明明白白的市场的好处,直到现在才刚刚起步,如果再晚一些,北京人甚至会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难熬的盛夏闷死。

因此,对民生新闻进行合理的“度”的把握尤为重要,否则,民生新闻才真会陷入一个“全知全能的假定立场”了。

 

民生新闻之“曲”——浮躁的“泛民生”、“伪民生”误区日益使“民生新闻”泡沫化、平面化,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使“民生新闻”主客体间缺少建设性的沟通和互振。

 

民生新闻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多多。

误区之一:堆砌琐事,止于表层。如果说在以前的新闻中缺少对民众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一种不足的话,那么现在的某些“民生新闻”栏目一味堆砌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这样的生活琐事也值得商榷。因为这些并不能构成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如果一个栏目乐此不疲、连篇累牍地重复报道这些内容,不但反映从业人员视野狭窄、对“民生”理解偏颇,还会浪费观众时间,使其成为事物表面飞短流长的匆匆过客,无遐顾及新闻背后的严肃命题。因为报道新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帮助群众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不是麻痹民众的感观神经。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狠抓采访作风入手,否则媒体根本无法从“只是接接热线电话采访”、“收收传真的二传手”那里获得任何有益的民生题材。

误区之二:卖弄噱头,生拉硬扯。现在,民生新闻特别的热闹。西祠胡同上转发过一则帖子:某年某月某日,南京繁华之地新街口,一只被主人牵出来遛街的小狗不慎从新街口人行天桥上摔下。

几乎在此同时,立马一堆人,拨电视台新闻热线的拨电视台新闻热线,拨报社新闻热线的拨报社新闻热线,还有不少人拨打一一四焦急地询问其它媒体的热线电话……先期而至的甲电视台启用了卫星直播车,记者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消息,乙电视台则请来了小狗的主人、主人的邻居和天桥管理部门的领导,辩论谁是谁非,丙电视台在播出相关画面的同时,配发了义正词严的点评。A报次日头版大字标题:《小狗摔伤谁之过?再次问责职能部门》;B报社会新闻版刊出豆腐块:昨一小狗不慎摔下天桥,呼吁市民遛狗注意安全……

这不是幽默笑话,而是时下民生新闻栏目最生动的缩影。“小狗摔下天桥”的由头可能是虚拟的,而相关的场景却是绝对的真实再现。这也是民生新闻吗?且算它是,这种选题、这种编排又到底体现了什么民生意识、人文关怀呢?

误区之三:插科打诨,一味娱乐。民生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也值得警惕。在一些冠以“民生XXX”名称的电视节目里,大都追求轻松说事的风格,甚至借鉴了一些娱乐手法进行所谓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往往不合时宜,让人看来不舒服。笔者就曾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市民陷入马路水坑,这时候主持人竟然打着快板进行评论起来。在这里,无论你的评论用多少人文关怀的句子,都会被这种表现形式所消解甚至带来反讽。为什么,拿灾难和不幸进行娱乐化,本身就有违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不符合新闻伦理学的规范。

误区之四:肤浅评论,本末倒置。新闻永远需要用事实说话,因此,民生新闻的功夫应该重点放在以平民的视角观照新闻事实上;重点应该放在民生定位内新闻的精耕细作上,但是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本末倒置,新闻表现手法陈旧的多,即便是一则警务新闻也被塞到民生这个筐里,然后再通过主持人的评论予以提升,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没话找话的肤浅和苍白。比如笔者曾看到过一个某人倒卖火车票被抓的新闻,电视里的主持人除了说可恶外无以表达,最后竟自己开起玩笑来说:“真想揍他一顿。”

误区之五:充当法官,话语审判。目前民生新闻类栏目的立场预设性非常明显,完全立足于城市民众角度。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这种立场预设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使媒体客观、公正、平衡等原则产生失衡,最终丧失公信力。

比如在一些舆论监督的处理上,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一方的憎恨、另一方的同情,诸多传媒联手单向度地宣传,有意无意地压制相反意见。新闻学界对此的看法通常是:媒介审判是媒体角色的越位或错位,这种情形往往与新闻炒作有关。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乐于倾听市民的心声而不善于倾听能够解决问题方的困难、想法,使“民生新闻”主客体间缺少建设性的沟通和互振。这种“权力”的滥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媒体包办一切,更不是文明社会所倡导的方向。

误区之六:取悦市民,忽略农民。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和农民的失语。城市化过程是农民特质向市民特质、民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的过程,由于双方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过程必然伴随了两种不同性质文明的冲突与交锋。然而大众传媒却像一堵看不见的墙,通过屏蔽农民话语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常常被置于传媒注意力的边缘,他们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⑨这种媒体隔离,造成了目前民生新闻农民缺位的尴尬,农民日益成为弱势和边缘化群体,成为一群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

“民生新闻”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媒体的倡导与记者队伍的素质之间存在差距,记者的新闻理念转变滞后于媒体的新闻定位。长期以来都市类媒体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现象,记者从业门槛的降低和不少从业人员忽视自身业务提高、知识结构、媒介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尴尬:一张报纸的版面虽然报眉换成了民生,但充斥的往往是案件、琐事和毫无传播价值的 “图片牛皮癣”。应该说,民生新闻热给采编队伍带来但是一次“以人为本”的新闻观的洗礼,一些媒体开始抓住这个契机进行内部引导和激励。《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民生新闻大赛”,参加部门涉及除文体、专副刊以外的所有新闻部门。通过倡导以平民化的姿态,贴近社会现实生活,锻炼队伍、提升新闻的品质。

可以说,“民生新闻热”必将通过不断“纠偏”、深化,使更多种类的新闻在报道内容的选择和执行中,完成媒体对自身社会功能的再发现。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将在自身职业行为的不断规范中,见证民众主体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公平的延伸。

 

民生新闻之“直”——议程设置的新视角和创造性的报道方法将是 “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演进是未来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趋势。

 

传媒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传媒公信力是媒介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传媒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个媒体来说,一则新闻、一幅图片、一个标题、或者一个节目、栏目,甚至一个错别字、某个主持人不规范的发音,都会对该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传媒的一举一动都会与其公信力枝叶相关。但是,如果一个媒体的议程设置出现偏颇可能对媒体公信力的降低会远远超过这些方面的失误,有时面对一些与受众密切相关的议题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甚至会对媒体公信力产生致命的伤害。⑩ 换句话说,一个主流媒体关注民生,突出的是一种“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代表的是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是这类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核。它的大多数新闻是对民众原生态的关注,而民众的话语权则多是由媒体来代言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新闻就是“媒体越俎代庖去为百姓讨说法”。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类新闻中,媒体的代言意识太浓了,以至于成了百姓眼中的“青天”和“包公” ,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作为现代社会媒体,它不应该成为一种畸形发展的舆论力量,而应该是把知情权和舆论权还给民众,让各方面的声音都能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得到释放。⑾

2004年,电视“民生新闻”浪潮滚滚,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独树一帜,从民生新闻转向“公共新闻”,掀起了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一直关注1860节目的演变,并把它当作一个研究课题,她肯定了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报道领域的延伸。“因为民生新闻的可消费性可能会局限在更倾向于报道社会新闻。”她更看重的是新闻节目定位主体的改变:“原来民生新闻是把受众定位为老百姓或者大众,而公共新闻是公众,公众本身的内涵比大众应该说更具有某种社会含义,特别是公共新闻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突出公众的权益的问题,这个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⑿
    
孙旭培教授把“公共新闻”概括为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这四句话不是“公共新闻”的内涵,而是“公共新闻”的功能的凝练表述。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倡导的“公共新闻”是“一个实现多种声音兼容并蓄、良性互动的平台,所有事关‘国计、民生’的话题都能在这个平台上交相辉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个公共平台上,既有上级下达,也有下情上达,更有媒体独家对各种声音的思考、评判与引导”。⒀

公共新闻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闻改革运动。它要求新闻工作者:1.将人民视为公民,即公共事务的潜在参与者,而非受害者或好奇观众;2.协助人民采取行动,而不仅是了解本身的问题;3.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而非坐视其恶化;4.协助公共生活健全运作,以增进大众对其关切。它因此要求新闻报导必须在报导事件的同时传递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努力让所有受一个问题影响的人都能在报导中表达自己的声音,并且鼓励记者和公民之间建立一种有来有往的对话。公共新闻学常见的报导模式是:先透过民调了解民众关心的议题,然后对议题进行深入的报导,再举行讨论会,持续报导行动过程与结果,同时调整采访路线,从以采访对象为主改为以议题为主。

维吉利亚导报的编辑们确定了公共新闻的操作理念: 1、让新闻报道揭示出公众带给这些新闻事件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向公众描述冲突。 2、 普通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专家们对事件的认识是同样有价值的,应该同等看待。 3、 在报道谁、什么事、为什么、什么时间和在哪里的同时,要力图向公众解释这个新闻事实为什么值得他们去关注。 4、 记者应该着力挖掘关于人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相关事实,并尽可能提供建议,这样新闻媒介才有可能帮助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⒁

媒体的功能正在转变,在一个愈加理性成熟的社会里,媒介角色必然会从过去的社会干预者、渠道把持者转变为社会议题的守望者、问题的发现者和议题的设置者,平衡、双向的交换意见将代替单向度的传播。喻国明教授认为,成为社会主流成员的文化旗帜将是未来媒体竞争的重点和法宝。“公共新闻”的这些议程设置方法和创造性的报道手段对 “民生新闻”的发展当有很大的启示,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演进将是未来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趋势。(作者系《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



 

    参见《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作张祖桦

    参见《都市新闻传播学》主编吴信训

    参见《电视民生新闻本质解读》作者:张金辉

    参见《关于民生新闻背后的大众话语》作者:鞠斐

    参见《“民生新闻”:转型期社会新闻的价值缩影》作者张君昌

    参见《新闻写作创智慧》著者:胡志平

    参见《民生新闻的“尴尬” 作者:/周云龙

    参见《2004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作者陈力丹

  参见《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作者:任中峰

  参见《议程设置与框架建构偏颇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作者陆高峰

  参见《美国新闻界公共新闻之争》作者:蔡雯

  参见《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作者张恩超

  参见《“公共新闻”运作过程的理论思考》作者:刘继忠

  参见《“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作者:蔡雯

编辑: 周传金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