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际新闻

G7外长会“起劲张罗”暴露其战略焦虑

2021

/ 05/07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安峥

手机查看

5月4日,与会代表在英国伦敦兰卡斯特宫拍摄合影。七国集团外长会5月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开幕。这是近两年来七国集团代表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安峥 5月5日,七国集团(G7)外长会在英国伦敦落幕。这是七国代表们时隔两年首次面对面开会,也是下月于英国举行的G7峰会的预热。 与特朗普时期的G7会议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体亮相终于不再以“不欢而散”收场。与特朗普时期的想法相似,应邀与会的除了G7外长,还有印度、澳大利亚等多个印太国家代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一边“寻求和中国合作”,一边又强调所谓的“国际规则”,对俄罗斯、中国肆意抹黑。 有评论称,这是冷战以来最具意识形态色彩的G7会议。西方国家急不可耐地展示,自己的时代并未结束。但问题是,身处各国利益深度交融的世界,G7起劲张罗的“小圈子”聚会究竟有何用武之地? 议题“跑偏”,会议变味 5月3日,为期三天的G7外长会以一场工作晚宴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带有特殊“标签”的G7外长会。除了G7成员和欧盟代表,东道国英国还邀请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以及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的外长与会。 “这些国家都是支持民主的志同道合者,拥有共同价值观。”英国外交大臣拉布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呼吁振兴、扩展G7联盟,以捍卫基于规则的秩序免受其他大国的威胁。 过去三天,“价值观”“大国威胁”“国际秩序”明显超过新冠疫情,成为本次外长会的最热门词汇。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4日正式会谈耗时最多的两场讨论就是中国和俄罗斯问题,分别耗时一个半小时。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G7外长会的最主要议题是大国带来的“系统性”挑战。法新社称,与其说会谈的目的是协调行动,不如说是讨论如何找到一条捏合“志同道合”国家的共同阵线。 5日会议结束后的联合声明同样对俄罗斯、中国“念念不忘”,甚至在涉疆、涉台、涉港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鼓吹“维护民主”“保护人权”。英国天空电视台网站称,随着对中国、伊朗和俄罗斯发出批评,G7“再次找到自己的声音”。俄罗斯《生意人报》认为,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的一次G7会议,它掩盖了西方存在的疫情危机、经济复苏、安全与发展等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从受邀国、议题和声明看,G7外长会正在变味。这次与会的嘉宾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与美国“印太战略”操盘手坎贝尔提出的所谓“民主10国”框架相吻合,努力炒作“大国竞争”“国际秩序”等议题,以此凝聚盟友。 英国知名学者、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此次外长会暴露了七国集团的战略焦虑。他5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再见吧,G7。你曾经主导世界,但如今你只是世界越来越小的一部分。你难以忍受自身地位的衰落,于是你责怪中国。但你的失败只能怪自己。”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指出,从诞生到现在,G7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初是7个工业国进行经济协调的平台;后来讨论范围从经贸扩大到安全,以及一些全球性事务;如今它由以前的西方参与、主导全球治理的工具,逐渐成为美国维护霸权、维护国际秩序中主导地位的工具。这也说明西方工业国家意识到自身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下降,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转而进行更具体的博弈。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G7的重要方向。在此过程中,美国利用G7+模式,扩大“朋友圈”,打造所谓的价值观同盟,以此制造自己拥有志同道合的盟友体系、其他大国相对孤独的印象。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指出,拜登自上台以来一直说,美国不仅要回到世界舞台,而且要做领导者。从这次外长会看,美国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和经济问题叠加的危机状态下,试图以G7为核心来扩大所谓“志同道合”的价值观联盟,以应对所谓的外部挑战。 表面和气,内有分歧 不可否认,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拜登时期的首次G7外长会场面上要和谐很多。 不过舆论认为,这次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但无论是在经济议题上,还是在对华、对俄关系上,G7内部都难以形成一致步调:日本一直反对韩国总统文在寅参加峰会;英国“脱欧”后与法德争吵不断;意大利向来举棋不定,一会儿配合美国,一会儿又疏远美国;美国坚决反对德俄“北溪—2”项目,暗示将加大制裁力度…… 《金融时报》指出,在对华政策上,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与美国的立场一致,特别是德国。美国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美英企图借G7扩大反华阵营的目的难以实现。 为了更好地拉紧同盟缰绳,美国也在拿捏分寸。这从布林肯日前接受采访时强调无意遏制中国、中美不能用“冷战”来界定中可见一斑。 吕祥说,从这次外长会期间的表态和会后声明看,一方面,美国试图拉拢更多国家附和其立场,对中俄制造更大压力;但另一方面,除一两个国家紧跟外,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已达到它们的最高接受度,美国想往更激烈的程度走,已经做不到。因此,布林肯会在对华问题上措辞有所缓和,以谋求联盟效应最大化。换言之,美国已触摸到联盟效应的“天花板”,拜登政府会据此来决定其对华的强硬程度。目前来看,除了在个别问题上的模糊表态,美国并不能在盟友身上得到它想要的承诺。“助威团”在战略和政治上的配合程度是有限的。 崔洪建指出,在此次外长会前,外界有一些炒作,认为G7已沦为地缘政治工具。从目前出台的声明看,G7内部在对待中俄问题上仍有分歧。联合声明展现出既谈问题但也强调要和中国合作的相对平衡姿态。这说明G7内部既有共识的一面,也有矛盾和相互利用的一面。上述差异也是G7对当前国际关系复杂性的一种反应。不管有些国家多想寻求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但至少在目前阶段,利益格局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出现“一拍两散、一斗到底”的冲动情形。 会后访乌,博弈继续 G7外长会结束后,布林肯5日转往美俄另一方博弈战场——乌克兰。在乌克兰东部局势一度高度紧张之际,有观点指出,布林肯此行旨在向乌总统泽连斯基传达信号:美国“坚定”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性。 眼下,美俄关系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低谷。可耐人寻味的是,美俄在欧亚大陆上针锋相对,拜登却在大西洋彼岸释放复杂信号。拜登5月4日在讲话中表示,预计将在6月中旬会见俄总统普京。 崔洪建说,乌克兰已被美国利用成为保持对俄压力、强化欧美关系的黏合剂。美国发现,只要不断制造热度,同时又把它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美国就有理由插手,并以此不断消耗俄罗斯的资源、渲染俄罗斯威胁、破坏俄罗斯形象,从而迫使欧洲国家在安全、外交上有求于美国、离不开美国。从长期看,将乌克兰作为工具来调动美欧关系、俄欧关系,从而使自身始终处于有利位置,可以说是美国的一个方向。 吕祥认为,在乌克兰问题以及美俄博弈上,美国需要拿捏冲突的程度,既要保持温度,但又不能让温度过高,一旦超出它能控制的程度,将骑虎难下,在欧洲国家间威信受损。因此,布林肯在乌克兰问题上将面临艰巨的挑战。“总的来说,盟友希望美国做一个更负责任的盟主,而不想在所有事情上都跟着美国走。如果拜登政府压榨得太狠,它就变成另外一个面相和善些的特朗普政府。到时候,联盟体系还能持续多久,就要打上问号了。”

责任编辑:陈凤祁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