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济南老张扎根西藏20年 换来雪域高原瓜果飘香

2020

/ 03/06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吴长远

手机查看

  山东援藏技术人才、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际明在大棚里观察蔬菜长势。

  “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在西藏,提起日喀则市白朗县的蔬菜,几乎家喻户晓。位于珠峰脚下、年楚河畔,有着“五彩天域”之称的白朗县是西藏最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是西藏人民不可或缺的菜篮子。原本只产藏萝卜、藏土豆的雪域高原何以瓜果飘香?是谁把蔬菜大棚搬上了海拔4000多米的白朗县?又是谁创造了“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奇迹?

  “是咱山东济南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引进了白朗县,并将其做成了一项产业!”提起蔬菜产业,来自山东济南的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李盛利一脸自豪。

  介绍白朗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李盛利特别提到了一个人——山东援藏技术人才、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际明。李盛利说:“老张跟着咱们济南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的技术员,一直干到现在,现在已经是第20个年头了!白朗蔬菜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老张功不可没!整个日喀则,凡是种大棚蔬菜的,绝大多数都是他的徒弟!”

  “做梦也没想到,到这里一待就是20年”

  走进白朗县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后面的蔬菜大棚种植园区,大门上两幅标语赫然入目,“果蔬香沁幸福白朗,鲁藏共建五彩天域”“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

  生机盎然的蔬菜大棚里,远远看去,张际明正在指导几个学员如何管理长势正旺的西红柿。

  张际明,1963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东张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四人。

  唐王镇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素有“大白菜之乡”的美誉,是济南市重要的菜篮子。1983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到户的东张村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纷纷种植蔬菜,张际明家也不例外。

  张际明脑瓜灵、肯下力、爱学习、善琢磨,是种菜的“好把式”。采取传统种植方式几年之后,他发现收入难以再有提高,便率先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探索起了小拱棚种植,后来又借鉴寿光蔬菜大棚种植经验,搞起了大拱棚种植,种植品种也不断增加。

  1995年,已经结婚生子、分家单过的张际明,再次对大棚“提档升级”,率先在村里建起了3个“二光温室”,收入大幅增加,1个棚年均纯收入1万多元。

  1998年,眼看蔬菜种植在当地市场趋近饱和,他果断转型,搞起了草莓种植,又走在了大伙的前头,着实火了一把。

  张际明的名头越来越响,四邻八乡的人都前往东张村向张际明请教。

  生性憨厚、善良的张际明对前来请教的人无论认识与否,都来者不拒、倾囊相授。

  张际明说:“我们兄弟四个都种菜,我是技术最好的!前来请教的人不断,他们来了,我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

  平静的日子2000年4月被打破。一天,时任山东省济南市第二批援藏干部领队时文进来到了东张村。

  时文进此番前来,是专程前来“招贤纳士”、选聘种菜能手以技术员的身份跟着他到白朗县推广蔬菜种植技术的。

  “说起到西藏种菜,我们倒不是头回听说。因为1998年,我们村里一个人和段家村的一个人就跟着第一批援藏队伍去了,到那里干了两年,试验成功了!这回时书记来是扩招,准备大面积推广!当时明确招6个人,要求媳妇儿都跟着去。”张际明回忆道。

  尽管当时时文进开出的条件比较优厚,可真要背井离乡到万里之遥的白朗县去种菜,乡亲们还是犯嘀咕。

  张际明夫妇也不例外,为着那份跟家里收入差不多的差事,舍着孩子撂下几个大棚去西藏值得吗?

  可架不住时文进和村干部三番五次登门动员,说这事多么多么重要,那里多么多么落后,前景多么多么广阔,张际明最终动了心。

  “当时时书记跟我说,行不行,你到那里试试再说,大不了你再回来啊!我心里话试试就试试,真要能行,也算做了件好事!”

  看张际明报了名,其他乡亲也心动了,陆续跟着报名,最终招齐了6对夫妇。

  2000年6月,张际明等12人在镇领导的带领下背着包袱行李从济南乘火车先到了兰州,中间因买不上火车票耽搁了两天,然后从兰州乘火车到了格尔木,又从格尔木乘大巴赴拉萨。

  回忆起当年情形,张际明记忆犹新。他说:“当时从格尔木到拉萨是土路,那个颠簸,来回晃荡,跟坐小船一样,那个滋味甭提多难受了!头晕,呕吐,走了4天4夜才到拉萨。到拉萨休息了几天,还是不行,吃了就吐,走路脚下轻飘飘的,跟踩着棉花似的。我就问当地人咋回事啊,人家说你这是缺氧,我这才知道。”

  经过短暂休整,张际明等人又乘坐大巴,经过一整天的颠簸赶到了白朗县,未几,他们又被分配到了洛江镇、巴扎乡、嘎东镇、杜琼乡等4个乡镇,担负起蔬菜种植技术员的重任。

  “那个时候路是土路,乡下也不通电,每天晚上都点蜡烛,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当时就想,这里又缺氧又落后,还真不是咱待的地方。不过既然来了,就试试再说,干个一两年就回去。做梦也没想到,到这里一待就是20年。”提及往事,张际明无限感慨。

  “从一片空白发展到现在一万多亩,整整走了20年!”

  最清晰的脚印,一定刻印在最泥泞的路上。

  被分配到洛江镇的张际明夫妇俩很快发现,最艰难的不是生活环境,不是自然环境,不是如何把蔬菜种活,而是如何让当地从无蔬菜种植经历的藏族群众接受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让蔬菜率先在他们的头脑中成活。

  “2000年到2005年,推广蔬菜种植难度特别大。农牧民不配合,祖祖辈辈没种过菜,就认藏萝卜和藏土豆。当时都是咱们山东济南援藏出资建棚,不需要老百姓花一分钱,建好后免费送给老百姓,所有收入都归老百姓,还派我们免费给他们指导。这个条件够好了吧?不!老百姓不接受!当时咱们援藏干部带着我们去村里做工作,有的老百姓拿着石子投他们,死活不接受。”张际明回忆。

  万般无奈,只好迂回前进。山东济南援藏干部开始变换策略,采取村干部带头、技术员示范的办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在4个乡镇利用藏族同胞房前屋后的闲散地建了500多个土坯棚,每个棚投资6000元左右。这是白朗县第一代蔬菜大棚,也是白朗蔬菜产业迈出的第一步。

  棚建好后,各种状况层出不穷。张际明说:“好多老百姓因为对种菜抵触,哪知道爱惜大棚啊,大棚内的竹竿、铁丝、木棍,还有盖大棚的棉被,都往家里拿!那个时候真是太难了!”

  然而最大的困难还在后头。2000年8月份,一场不期而至的洪水冲出年楚河,席卷了白朗县,张际明所在的洛江镇三村、四村的30多个蔬菜大棚和鸭舍全被洪水冲垮了。

  “早晨我出来一看,青稞地里全都灌满了。我们当时住在村委会,赶紧搬到山上一户牧民家里,到了下午,村委会的院里就被水灌满了。我就赶紧用村支书家的座机给时文进书记打电话求援,搬到县城住了半个月。”张际明回忆。

  “半个月后,水下去了,我一看棚全毁了,农牧民又不配合,还有个啥干头啊!我有点心灰意冷,就跑去找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济南援藏干部刘桂征,跟他说不干了。刘桂征坚决不同意,跟我说,你不能半途而废,你得干出点事业来,把农牧民教会了再说,不管干什么事业都得有恒心。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我也不好再说别的,回来跟家属说,咱继续干吧!这么着,我们又留了下来!”张际明说。

  棚毁了,从头再来!山东济南援藏干部和张际明等人开始“二次创业”,将毁掉的大棚重新建起来,继续推广蔬菜种植。

  “老百姓的蔬菜我亲自给种上,管理我来管理,卖了钱是你的。一两户我给种上了,卖钱了,其他户看见成果了,也都过来找我说要种。”

  “老百姓以前只种过藏萝卜和藏土豆,内地的这些蔬菜品种别说种,连见都没见过。我就告诉他们,黄瓜、小白菜、小油菜、辣椒、白萝卜、西红柿比那些好吃多了。他们将信将疑,我亲自给他们育苗、养苗,亲自给他们种到大棚里,浇水、管理,样样盯着干。收获的时候跟着收获,所有的收入都归农牧民。到了收获的时候,农牧民一尝那些见所未见的新鲜蔬菜,确实好吃,收入也不少,这才都认同!”

  在教授乡亲们的过程中,张际明靠动作示范,手把手地教,就这样一户一户地带,大棚蔬菜种植慢慢推广开来。张际明说:“我在洛江镇干了一年半,领导们一看我干得还行,又把我调到巴扎乡干了一年半,慢慢把那边也带动起来了。”

  巴扎乡彭仓村是白朗县第一个万元村,就是沾了种蔬菜的光。但起初,藏族群众也不买账,说俺祖祖辈辈种青稞。同样采取书记、村长带头试种的办法,试种成功以后,由山东济南援藏工作队出资建了60多个大棚,给农牧民付租金,等张际明等人将大棚运营好之后,再将棚免费送给彭仓村。

  2003年底,山东济南第三批援藏干部开始建设248亩地的国家级蔬菜种植示范园区,主要承担新品种试验和农牧民培训任务,交由张际明等技术员管理,每对夫妇负责30个大棚,每人每年报酬26000块钱,产的菜全部上交,超额产出有提成,张际明夫妇每年能拿10000块钱左右的奖金。

  2005年,白朗县对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实行改革,全部对外承包,张际明又被调到嘎东镇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和指导。

  2008年,山东济南第五批援藏干部进驻,张际明被任命为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面负责蔬菜种植示范园区管理和农牧民大规模培训工作。当时的援藏干部领队毛华铭对张际明说:“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要让农民都学会。每个村里凡是有蔬菜大棚的都要到基地培训”。

  张际明说:“当时培训任务十分繁重,一般都是上午理论,下午进棚实践!有时还需要下乡指导!”

  随着大规模培训的进行,白朗县蔬菜大棚种植驶入“快车道”。2012年,白朗县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到26个,2016年新建蔬菜大棚5462个,此后中农圣域、五彩庄园、珠峰有机等三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相继落成,仅3个基地规模就达4000多亩。

  “目前,白朗县蔬菜种植总面积1.26万亩,预计年产量1.08亿斤、预计收入2.16亿元,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珠峰现代农业创新博览园、万亩蔬菜基地的果蔬产业化发展大格局,蔬菜收入占了白朗县农牧民收入的25%以上。2018年白朗县脱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蔬菜产业立下汗马功劳!”说起白朗的蔬菜产业现状,张际明如数家珍,无比自豪。

  “从我这里走出去的徒弟有3000多个,有的徒弟已经成了师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白朗县的蔬菜大棚种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零散发展到基地推广,从“青稞之乡”到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整整走过了20个年头。

  这里面既有一批批山东济南援藏干部人才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和执着追求,更有张际明等技术员经年累月、源源不断地播下的科技的火种。

  “白朗县11个乡镇、日喀则18个县区的70多个蔬菜种植基地,总计有3000多人是从我这里走出去的。徒弟们一般都有3—4个大棚,最多的有5个。种香瓜、西瓜、小西红柿。最少棚年均收入七八千元,最多能收入一万两三千元,有的徒弟现在也当上了师傅。”提起自己带去来的徒弟,张际明非常自豪。

  在培训中,张际明也遇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心酸的故事。

  “2002年到2003年,我教他们种西红柿。有个农民种了一棚西红柿,20多天没进棚,结果进棚以后一看西红柿红了,吓坏了,急急火火地跑来找我,说西红柿红了。我一听笑了,说你别怕。农民问,咋整啊?我说,摘下来卖钱去。然后我去帮他摘下来、拉出去卖了几百块钱,那个农民乐坏了。”

  张际明说:“现在我手里固定有33个技术员,有些已经跟着我干了十几年了,还有一些刚收的新学员。”

  巴扎乡冲堆村的农民边多是张际明最早收的一批徒弟之一,年龄和张际明差不多。以前边多家里就三间小屋,自打张际明来了之后开始教他种菜,现在边多家里种着七个大棚,盖起了二层小楼,家里还有汽车。

  18岁的普赤是张际明新收的学员,现在天天跟着张际明在蔬菜大棚里学着种植、除草、管理,每月不用交学费,还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

  张际明说:“将来出徒后,普赤一定会成为种菜能手。你想想,青稞一亩地打一千斤,收入一两千块钱,你种一个大棚,一亩地,翻10倍到15倍。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们就是想办法让这里的农牧致富,必须教他们都学会种植技术,把他们都带起来。”

  中农圣域的技术总监赵光伟是张际明收得年龄最大的一个徒弟。采访过程中,赵光伟恰巧来找张际明请教。

  赵光伟是山东寿光人,之前长期在寿光担任技术指导,先后参与过陕西、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5个国家级蔬菜种植示范园区的建设。2016年应聘来到西藏,加盟中农圣域集团,可是因为这里跟内地不同,赵光伟这个“老把式”遇到了“新难题”,便时不时来向经验丰富的张际明请教,张际明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

  赵光伟心悦诚服地说:“别看俺俩同岁,可他是我师傅!”

  能让一个驰骋蔬菜种植天地数十年的“老把式”心服口服称“师傅”,张际明可不是光“吃老本”,而是得益于这些年不停地探索与实践,张际明已经将白朗蔬菜种植的方方面面都“吃透了!”

  2014年前后,张际明发现地里的蔬菜出现大面积死亡。他心急火燎,请济南市农科所的专家前来诊断,说是土壤严重老化,有土传病菌,这种情况,只能换土或者嫁接。可换土成本太高,张际明就开始试行嫁接,先后发明了皮接、靠接、插接等技术,作物的成活率很高。西红柿用野生西红柿嫁接,能扎根70公分,原生苗、再生苗只能扎根20公分,嫁接以后产量翻一番,他还用朝天椒、七彩椒嫁接的青椒,不仅产量高,还不生病。如今他又用年楚河里的沙子试验沙培,沙子中的病菌少,市场前景也很广阔。

  “只要这里的老百姓都教会了,我少活十年也值得”

  交谈的过程中,张际明会时不时停下来大口大口喘几口气,虽然已经待了将近20年,他也还没有完全适应这里的自然环境。

  张际明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回忆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会出现卡壳的现象,挠挠头皮,然后抱歉地说:“真不好意思,现在这个记忆力很差,老忘事!”

  记忆力减退是高原气候对人体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张际明说:“我父亲是83岁走的,我顶多活到73岁。为什么呢?因为在这里时间长了,心脏肥大。所以我平时自己也小心着。少活10年就少活10年吧,只要把这里的老百姓都教会了,把他们的钱袋子都鼓起来了,我少活10年也值得!”

  而当年跟张际明同来的人都去哪里了?张际明说:“都走了,到了2008年就全走光了,只剩下我们两口子!主要是这里的气候受不了,感觉不值得!这不去年,我家那口子也回去了,不回去不行,孩子换了股骨头!”

  说到这里,张际明的眼神有些暗淡,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他使劲眨了眨眼睛,又深深呼吸几口,跟我说:“就是感觉对不起孩子!我们来西藏的时候,他才12岁,跟着他爷爷奶奶。这一舍就是20年。学也没上好,初中毕业,学了个驾照就到城里一家企业当临时工去了。2015年结的婚,结果2016年查出股骨头有问题。2018年给他换了股骨头。亏欠他的太多了!”

  近20年来,一家人聚少离多,一般每年张际明都是年底回老家一次,除去父亲病逝、孩子结婚、做手术等特殊情况他紧急赶回去待几天,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

  现在张际明的小孙子已经3岁了,当了爷爷的张际明多了一份幸福和喜悦,也多了一份思念和离愁。

  提起自己的小孙子,张际明的眼眶有些湿润,声音有些颤抖:“能不想孩子吗?没办法,就是晚上回到房间里视个频,看一看,解解馋!”

  天色渐暗,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张际明往食堂走。路上,笔者问他:“在这待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又有了孙子,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呢?”

  张际明停住脚步,沉吟了一会儿说:“现在这里的老百姓虽然会种了,不知道换茬种植,种出来的品相不好。下步还得加大培训力度,推广新技术,提高品质,品种上也要改进!”

  接着他又追上田冲副县长,说:“现在很多大棚也已经落后了,该升级换代了!”

  望着他疾步前行的身影,笔者知道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本文作者:吴长远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

责任编辑:刘春暖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