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新闻>国内新闻

寒潮下,他们依然在坚守

2021

/ 01/06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手机查看

  冷!冷!冷!6日,我国多地迎来入冬以来最寒冷天气。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很多劳动者不畏严寒,依然奋斗在一线岗位。他们就像冬日里的“暖宝宝”,温暖着这个冬天。

  6日9时左右,处于早高峰的西城区长椿街路口处,车辆川流不息。严寒之下,西城交通支队广内大队副大队长李宁正在疏导路面交通,身旁停着的交警“铁骑”警灯闪烁。凌晨2点才结束执勤任务的他,没休息多会儿就又投入到一线岗位上来,一边提醒非机动车驾驶员等红灯时不要越过人行道,不时还为问路的行人指路。

  实时显示的气温为零下12摄氏度,冷风阵阵,体感温度更低。“脸已经冻麻了。”即使穿着厚重骑行服,李宁的脸依然冻得通红。他告诉记者,骑上摩托出警或巡逻时,为了防止头盔面罩起雾影响视线,需要稍稍打开一个小缝隙,这时,冷风就像刀子一样从缝里钻进来。

  记者了解到,日常早晚高峰期间,长椿街路口配置1名民警、1名辅警和4名交通协管员。冬季天气寒冷时,由3小时一班岗改为2小时一班。李宁说,站在外面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冻透了。执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嘴里的哈气在口罩上遇冷形成了水珠,顺着脖子就流进领口……

  “风吹得窗户大叫,一大早被吵醒整个人就蒙了。”顺丰速运快递小哥刘通一边分拣货物一边告诉记者,早就知道今天会降温,但还是被寒潮吓了一跳。他从怀里掏出一部手机,迅速扫描快递上的条形码,再快速把手机塞进怀里,生怕手机被“冻着”。今年23岁的刘通头戴一顶雷锋帽,身穿厚厚的棉服,腿上套着厚厚的护腿。“但穿什么都没用,一早手脚就冻透了。”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寒风不停地呼啸着,吹得铁栅栏噼啪作响。“大哥,天太冷了,您快上去吧,手机下单就行。”刘通对一位寄快递的王先生说,“我们都冻习惯了,您放心,一定给您包装好。”

  寒风依然在呼啸,快递小哥的脚步仍不停歇。

  严寒天气下,防止设备被冻是保障安全的关键。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地下8米的阀门井,是整个车站最深处。井内,一条条消防用水管道从这里延伸出去,管道连接着站台上47个消火栓和119个上水井,每天保障着300多趟高铁列车供水和消防安全。

  59岁的范继文是济南西站设备维修工,他和徒弟们穿着10斤重的防水服,在阴暗、狭小的管廊里弯腰爬行,借助头灯巡查隐患,15分钟要一透气。冬季供水管道最容易发生故障,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时,管道温度很低,设备检修难度增大,修补一处供水管道漏点,消耗体力更考验毅力。

  落雪的锡林郭勒草原好似披上了一件白纱,两条银白色的轨道坐落其中,在阳光下闪耀着亮光。这就是铁路桑(桑根达来)锡(锡林浩特)段,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希望之路。为保证这段铁路的正常通行,铁路线路工马占江和他的工友们始终守护在这里。

  有着18年工龄的马占江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灰腾梁线路工区的工长,他所负责的管护片区虽距离不长,但冬季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让人着实难忍,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山梁”的灰腾梁也由此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有名的“风场”,而在“风场”上工对马占江和工友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最冷的时候穿再厚的衣服还是会被冻透,手脚被冻得发麻,有时候喘气都觉得空气已经被冻得凝固了。”马占江说,冬天雪埋铁路线路是常事,为防止线路出现断裂和冻害,再冷的天气他们也要带着仪器徒步去检修。

  冬季的灰腾梁,刺骨的寒风裹着雪吹到脸上犹如刀割,工人们头上的线帽满是白霜,汗水渗到棉衣外结成了小冰碴,人人好似雪人一般。“即便天气再冷,也得一口气把活干完,不然干活出一身汗再停下来更难受。”说罢,线路工石磊和工友们利用液压工具抬高钢轨,对钢轨的轨距和高低进行毫米级的修正。

  “干活苦点累点都不怕。”拍了拍帽子上的白霜,线路工杨洋腼腆地说,“我们这里冬天一下大雪,这条铁路就变成附近百姓出行的唯一选择,能让他们安全出行,我们的汗就没白流。”

  和马占江一样,线路工尚学明是呼和浩特工务段白塔线路车间陶卜齐二工区工长。1月6日凌晨,他和工友们乘车来到京包线作业点网围栏外,等待着施工“天窗期”的到来。今天的“天窗期”从凌晨1点30分开始,尚学明要和工友在3小时内处理线路上的13处冻害。

  新一轮寒潮来袭,夜晚格外寒冷。高高的路基上没有遮挡物,寒风裹挟着沙,直往人们的衣袖里钻,工人们的围巾和帽子上都结出一层厚厚的白霜。

  顶着寒风,尚学明架好照明灯,双手拄着冰凉的钢轨,身体俯过轨面,仔细观察钢轨的起伏高度,很快便确定了一处只有6毫米的冻害位置。

  “这也不是什么火眼金睛,时间长了也就练出感觉了。”尚学明边说边指挥工友拆下固定钢轨的螺栓,将不同型号的薄竹板垫入轨底,不到十分钟就将这一部分钢轨铺垫得笔直平顺,然后收起工具,踩着道砟,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下一处冻害点赶去。

  凌晨5点,在返回宿舍的大巴车上,有的人安静地望着窗外的夜色,有的人靠在座位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向严寒下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致敬!

  记者鲁畅、陈旭、王君璐、王修楠、朱文哲、邵鲁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