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红花绿绒蒿等珍稀植物频频现身 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呵护生物多样之美

2021

/ 06/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姜雪颖

手机查看

视频制作:余华尊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西宁报道

  初夏时节,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的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群山披绿,草木葱茏,呈现一片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

  在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当地政府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力度,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数量都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从“靠山吃山”到“人人都有保护意识”

  温和的气候特征、充沛的降雨量、独特的环境类型,造就了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越生态环境。保护区平均海拔2800米,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青海省建立的唯一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的护林员马国良告诉记者,很多年前,当地村民“靠山吃山”,也没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护林员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打击滥伐现象上。但现在,马国良和同事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森林防火防护工作上,不再需要“操心”砍伐树木的事情。

  近年来, 随着国家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2.0%,提高了16个百分点,更是高出循化县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随着当地政府部门下乡宣传工作的展开,孟达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马学良深刻感受到,民众的环境意识和自然保护行动都有了很大改善,“他们认识到,森林不应该被随意破坏,而是应该被保护起来。”

  据了解,保护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85科、415属、1005种。根据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保护区有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12种,有国家Ⅲ级濒危保护植物2种,除此以外,还有我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花绿绒蒿。

  大面积的高原森林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育条件。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初步考察,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115种,其中鸟类69种,兽类23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5种,鱼类10种。

  天上飞的“护林员”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保障与助力,在森林保护一线工作了15个年头的彭瑜对这一点感触最深。

  她是孟达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主要负责保护区内植物科研与监测、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回想起刚工作的情景,彭瑜记忆犹新,“起初,护林员需要身背二三十公斤的喷雾机为森林打药,但总会有上不去的地方。”

彭瑜所指的植物名为隐序南星,这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植物,主要产在西藏南部至东南部、青海东部至陕西南部具有很高的价值。

  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由于保护区内工作设施简陋,科研人员需要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送到山下县城里进一步研究。但因交通不便,送到县城时,标本往往“早蔫了”,就算容易保存的植物,几年后标本也容易破损。又因没有摄像设备,无法及时将标本形态存档,彭瑜和同事只得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绘制成图,以此考证。在准确性上,必然与植物的真实形态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社会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的保护重视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也应用到保护工作中。

  如今,保护区内的科研人员配备了微距相机,可以为植物标本留存电子档案永久保存。彭瑜告诉记者,保护区还建立了41个固定样地、布设46个红外线相机观察点,分别对植物资源、动物分布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天上飞的“护林员”无人机的运用,更是大大提高了监测、防治效率,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生产成本。

  摸清家底 构建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青海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积极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仅是近年来的一个缩影。

  记者查询《2020年青海省国土绿化公报》发现,自1975年第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约半个世纪的不断努力,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成型。2020年,青海将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79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增加3.41万平方公里。

  青海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这些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曾对媒体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期,是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的窗口期,是提升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的机遇期,也是自然保护地事业发展的攻坚期。“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组织开展实地核查,监督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并继续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责任编辑:张明月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