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骤变:IT如何面对灾难性挑战

2004-02-19 19:27:51 IT时代周刊 姜奇平 董云庭

    2003年全国信息产业实际完成出口额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52%。然而,2004年预期的出口总额却让人惊讶,1400亿美元,仅与2003年实际出口额基本持平。
 
 
  IT出口是行业利润三分之一来源,其增长如果从52%锐减为0%,这不啻于是打在IT企业头上的一个睛天霹雳。


  电子产品几近无利可图


  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对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平均15.51%下调到12.51%。


  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无疑对电子信息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绝大多数电子信息产品,包括列2003年电子产品出口前五位的显示器、手机、集成电路、激光视盘机、打印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均由原来的17%调低到13%,幅度为4个百分点。


  据有关机构分析:退税率下调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产品的影响面约为60%,按2002年出口额计算,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使出口退税额减少18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年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目前显示器出口的平均利润仅为3~5%;电脑为3~4%;彩电为3%左右;手机3~5%。生产厂家普遍认为,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将使产品出口利润减少3~5%,如此一来,即意味着电子产品几乎无利可图。


  山雨欲来风满楼。


  刚刚从风光中觉醒的IT企业们,开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中国出口三分天下有其一的IT部分如果一旦垮掉,上对国家整个出口形势,下对IT全行业利润,无疑都将是一场无法预计的灾难。


  负面作用下的信息产业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从中长期来看,无论是对IT出口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还是对外资的吸引力都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出口利润将减少3~5%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按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3%计,企业出口成本约增加4%,这将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天津三星认为该项新政策将使企业增加成本3000~4000万元。


  如此一来,出口增速则必然减缓。专家估计,出口退税率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将使出口增长速度下降5个百分点;出口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出口增速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选择三种临时应对方式。一是企业为避开增值税而增加元器件进口(通过保税区);二是整机企业因退税率下调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将部分转嫁给元器件厂家;三是整机企业调整生产计划。然而,如此一来,无疑将直接影响国产元器件的采购量(据有关部门测算,若以出口产品用元器件在境外采购的比例提高30%计,将影响到元器件行业销售收入的20%),从而使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势必波及到上下游企业。


  如果彩电整机企业生产用的元器件都进口,那么国产彩管、玻壳等配套元器件就没有市场,20多年努力建设起来的产业链可能会出现断裂。


  企业部分产品一旦由外销转为内销,国内市场无疑将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显得拥挤混乱。同时,因为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将由地方承担25%,而出口增值税原则上是在何地出口就在何地退税,这样很可能会引发新的地方保护。


  面对此种情况,一些外商可能会选择生产转移。


  外资企业的产品以出口为主,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导致其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生产转移自然成了他们的应对之道,据闻,已有部分外资企业正在考虑把生产加工转移到境外其它地区。


  IT企业的应对之道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利弊,已经严肃地摆在了IT企业的面前。


  面对2004年骤然降临的变数,IT企业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经越来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因此,它的问题,需要作全局性的问题来考虑。我国现在的情况是,企业与政府之间,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基于未来信息经济模式的有效沟通与协调,而整个社会经济又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地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于是摩擦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一方面是要争取将行业发展意见纳入国家综合性政策之中,逐步形成完整、系统、有效的信息产业政策体系;一方面国家综合性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和制度,要更多着眼未来发展愿景进行创新和再设计。


  面对变数,建议IT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种现行应对措施:


  (1)全面测算。目前各主要出口企业均在仔细测算出口退税率下调后对产品成本、价格、利润等各方面的真实影响,然后再决定如何应对。


  (2)适当提价。退税率下调,成本上升,部分生产厂家已考虑对某些产品进行提价。


  (3)调整生产销售计划。逐步放缓外销,增加内销。


  (4)减少国内元器件采购量。部分厂家已初定元器件全部进口,通过保税区避开增值税。


  (5)外资企业加大境内市场开拓力度。夏普、松下早在今年初就开始增大在中国的销售力度,同时强化售后服务,以规避出口风险。


  对于IT企业来说,环境已不能选择。具体到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来说,IT企业的应对之策,须在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上多下功夫,才能将挑战改造成机遇。


  毕竟,从历史长河的视野看去,贸易强国总是在技术和附加值含量上,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这是一个历史规律。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整体上定位在大国,而其信息产业却定位为强国,这决定了IT企业,一定要实现从成本型向技术型的转变。


  只有在强有力的核心技术支撑下,IT企业们才不致于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下显得过于恐慌。
 


 

 编辑:余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