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6全国两会 > 展望十一五

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全面强制推广节能建筑

2006-08-31 10:49:28 SRC-1637
   
 
 

    为应对能源紧张的局面,中国已开始全面强制推广节能建筑。可是,从目前来看,这一战略行动基本上成了政府的“独角戏”,并没有得到房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响应和自觉支持。

    为应对能源紧张的局面,中国已开始全面强制推广节能建筑。一位参观者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拍摄房屋节电控制系统。新华

    唐有成研究生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快四年了。2004年底结婚后,一向乐观的他陡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看着呼呼上涨的房价,唐有成坐不住了,开始带着妻子四处看房。一年下来,他们看的房不下三四十套,可终究因为房价太高而至今还只能住在出租屋里。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至于是否节能,他说从来没有考虑过。

    “现在房价太高了,如果连房子都住不上,我怎么会去考虑它是否节能呢。”唐有成不假思索地说。尔后,他又补充说,“房子既便宜又节能,当然更好了,但我认为目前很难做到这一点。”

    其实,与唐有成想法类似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是中低收入者,他们对房子的内在品质没有过高的需求。

    与唐有成不同的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购房时正遭遇另一种苦恼。在北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王蕾就是其中之一。与现在很多有经济实力的中国年轻女性一样,目前未婚的王蕾萌生了买房的念头。她想买一套小户型的商品房,价格稍微高一点没关系,但必须节能、环保。

    可是,令王蕾没有想到的是,在看房过程中,节能对于大多数楼盘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她发现,几乎所有的房产开发商在销售楼盘时,重点大多是放在价格和地理位置的宣传上,对节能情况几乎不作介绍。即使一些开发商在合同文本中或口头上声称自己做的是节能建筑,节能比例达到多少多少,可对此并没有一个细化的节能方案和说明书。

    “普通消费者大多不是节能专家,如果没有详细的规划和说明,我们怎么能判定要买的楼盘到底是不是节能建筑呢?”正为买房犯难的王蕾深有感慨地说。

    为节省日趋紧张珍贵的能源,中国政府正在强力推广节能建筑,这已成为中国建筑市场的重点发展方向。但是,王蕾的遭遇,似乎又给中国节能建筑的市场前景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节能建筑在中国的尴尬处境呢?中国怎样才能有效地大面积推广节能建筑呢?

    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这是重庆市一处小区内的节能建筑样板房。周衡义 摄

    能源紧张,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可是,很少有人想到,正在迅速膨胀的建筑群,却消耗了中国很大一部分珍贵的能源,而且这一比例正在逐步上升。

    据权威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的总量在全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几年的约28%,预计很快将上升到35%。如果加上间接消耗的能源,目前这一比例已超过了46%。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建筑群还在迅速膨胀。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介绍,在被称为“世界头号工地”的中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几乎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筑面积的总和。而在这些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

    另据2005年2月中国建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在全国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城镇地区)只有3.2亿平方米,所占比例还不到10%。有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因此,有些专家认为,从能源战略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减轻建筑能耗,在中国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管理工程系工程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邓晓梅认为,中国建筑之所以成为高能耗的产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大型建筑盲目“求大、求新、求洋”,而不太关注节能。例如,前几年,中国很多建筑流行运用玻璃幕墙,可实际上,玻璃幕墙可以使大量的热辐射进来,这就加剧了中央空调的能耗,而且,由于不通风,几乎一年四季都要开空调,这里面不知道白白损耗了多少能源。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甚至发现,在西方往往只有在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才能见到的高能耗、不经济实用的畸形建筑,现在却能在北京等其它少数大城市兴建,成了“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

    尴尬现实

    江苏张家港新建居民住宅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装置。张燕辉 摄

    其实,中国政府也早就认识到推广节能建筑的必要性。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区域性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针对东冷夏热的北方地区,推广节能建筑从此在中国拉开序幕。相比于西方国家于1973年世界爆发石油危机之后正式推广节能建筑,仅仅相差了13年。但由于中国推广节能建筑主要是依赖于建设主管部门,采取的措施也大多限于政策上的倡导,没有制订出有效的经济或政策激励手段,更没有采取强制推广手段,现实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2005年9月,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向社会披露了建设部对全国17个省、市2000年-2004年居住建筑节能的实地调查结果,全国各气候区平均下来,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仅为23.25%。其中,在寒冷和严寒的北方地区,按节能标准建造的只有31%;在夏热冬冷的中部地区,这一比例不到15%;在夏热冬暖的南部地区,这一比例只有11%。

    中国科学技术部办公大楼是中国建造的标志性示范节能建筑,节能率达到72.3%,至今已投入运行2年多。这是一个中美科技合作项目之一,设计方案曾经过五次国际研讨会的专家论证,并依据北京地区五十年的气象记录,进行了3轮计算机全年实时能效模拟分析,然后根据得出的参数,综合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高效节能。

    据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国雄介绍,科学技术部办公大楼总体造价比一般建筑高出10%左右,但通过节能7-8年就可收回这个额外成本。可是,现实情况却让杨国雄陷入了深深地苦恼之中。

    在北京等北方寒冷地区,供热和用电是消耗建筑能源的两个主要领域,至少占到总能耗的一半以上。杨国雄说,在供热消耗的能量上,科学技术部办公大楼(13000平方米)的能耗量,只有同面积一般建筑的三分之一。可是,按照目前的市政供热收费体制,取暖收费是按建筑面积来计算,而非实际耗能量,也就是说,尽管节能水平悬殊很大,可两者交纳的取暖费用却是一样的。

    “建筑节能如果转换不成经济效益,有谁还愿意去搞节能建筑呢?” 杨国雄语气沉重地对《北京周报》说。

    于是,大楼运行2年多来,杨国雄一直忙于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此事,希望及时纠正现有制度中这种不合理的地方,以保护节能建筑单位或个人的积极性。

    “都等了两年多了,现在还能怎么样,只能再等啊。” 杨国雄叹口气说。

    其实,感到尴尬的远非节能建筑使用单位,一些房产开发商也颇感“委屈”。

    “我觉得中国现在大面积推广节能建筑阻力非常大。应该承认,政府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可能会取得坏的效果。” 北京宣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昆对《北京周报》直言不讳地说。

    他认为,中国的节能产业和技术还很不成熟,不仅产量小,而且价格偏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面积推广节能建筑,造价成本还比较高,进而会导致房价整体上涨。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目前最看重的还是房价。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大面积推广搞节能建筑势必导致市场房价提高,其负担最终只能由消费者来承担。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消费者也未必领这个‘情’。”高昆说。

    实际上,高昆的这种想法,已在现实中有所体现,本文开头提到的唐有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时,与大多数开发商一样,高昆也清楚地意识到,就是房子的节能效果再好,最后却因为房价过高而卖不出去,或者说房子虽然卖出去了,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政府对节能建筑又没有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等,利润很可能反而会减少,这一切都会打击人们对节能建筑的热情。

    高昆还抱怨说,目前很多政府部门都可以介入节能建筑领域,往往对节能材料的使用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导致一些房产开发商无所适从。有一次,高昆在某地做一个房产项目时,当地政府部门给他指定了3种外墙保温材料。可是,经仔细检测和试用,这三种材料均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最后经协商双方虽然达成一致意见,可工期还是被耽搁了。

    “说实话,现在政府制订的节能标准比较空泛,不具有可操作性,有时候也不符合实际,开发商想应付检查过关还是比较容易的。” 高昆坦言。

    在高昆看来,只有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自觉需求时,节能建筑才能在中国得以大面积推广。如果脱离社会进程强行推广,很可能起不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由试点示范走向强制推广

    2005年,中国提出建设节约性社会,能源安全也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当年部署的一项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中央政府提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建筑节能囊括在列。在这种背景下,建设部等相关部门不得不加快推广节能建筑的力度,并开始由先前的试点示范阶段,逐步过度到强制推广时期。

    2005年7月,继对民用住宅全面推广节能设计标准之后,中国再一次公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随后半年多时间里,一系列有关节能建筑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文件明确提出了不执行节能标准所面临的后果,如罚款、楼盘不准投入市场销售等等。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在就推广节能建筑的激励政策进行广泛地调研,目前初稿已经形成,接下来将提交国务院审批。

    中国政府确定了长远目标:到201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特大城市新建建筑实现节能65%,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完成节能改造。

    在中央政府的要求下,很多地方政府也进一步动用强制手段推广节能建筑。如今,很多省市已明确规定,新建建筑节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将不予审批。

    在推广节能建筑方面,作为首都的北京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是率先提出到2010年新建建筑节能提前达到65%的城市之一。北京市建设主管部门规定,自当年7月起,房地产商在销售商品房时,必须与业主签订有65%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赔偿条款的购房合同;自当年9月1日起,建设单位在申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要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备案。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将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并且,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得进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

    2005年11月,中国建设部将北京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在一项政策文件中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所售商品住房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基本信息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并在《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

    中国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用“节能风暴”来形容即将全面推开的建筑节能工作。

    下一步推行节能建筑的关键何在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估算,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建筑能耗大约每户一年需花费1500至3000元,约为家庭年收入的10%,应该是大多数普通居住者的一项重要开支。因此,引导适当的话,建筑能耗高低会成为消费者更重要的购房选择因素。

    可是,中国目前很难找到建筑能源消耗量的基本数据,“因此,要使上述设想的建筑节能推动模式真正运转起来,其关键是给出建筑能耗指标,建立起建筑能耗评估体系。”江亿说,普通消费者在用其半生积蓄购买房屋时,其实不可能无视这些指标,而一旦消费者能直观体会到建筑节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发商也自然会利用这些指标作为推销和竞争的手段,这样建筑节能才能成为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

    与江亿不同的是,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郑光复则主张用一种更为强制的手段。他认为,对于民用住宅,政府要采取经济方式干预。譬如,建筑能耗超过一定的比例,政府加收能耗税,用这种方式“逼迫”消费者购买节能建筑。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造成节能建筑难以推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当前应该抓紧制订建筑节能专项法律法规,或修改补充现有的相关建筑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同时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记者 冯建华)

  编辑: 曹亮
 
 相关新闻
· 建设节约型社会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