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首页 娱乐新闻 星光灿烂 音乐风情 影视岁月 娱乐论坛
大众网首页 -> 娱乐 -> 影视岁月 -> 影视评论

一半是尴尬一半是软弱--在“金鸡”视线之内

何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2-10-23

   当批评金鸡这样的老牌电影奖项时,我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或者本来我应该还有些伤心?身为影迷,有多少人能够不热爱自己国家的电影呢?只要你还生活在中国,看再多西片,仍是有些骨血不能相通。能称得上是电影的片子———对,今年我就看到许多不是电影的电影在电影院里招摇。这么说不是因为我思想保守非要给电影一个先验的定义,这么说是因为在太多所谓的电影里我看不到那些制造它的人对自己对艺术对观众有起码的尊重,这样的电影不是电影。能称得上是电影的片子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气质,可越过文化的藩篱,使我们难以握住它的手,你可以感受它们从你指间流过,却不能牢牢地把它握在手里。
  所以,其实我想很多中国影迷最爱看的电影,应该还是说中文的电影吧。可是内地电影的创作这几年江河日下,过往的岁月里又有多少电影能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呢?作为一个内地观众,每每让我在疲劳困顿之时观看都会觉得安慰舒服的电影竟然大都是些港产片,我不知道是不是该为此觉得可笑觉得可悲,因为本来应该让我觉得安慰舒服的电影应该是内地电影,因为本来,大部分中国人应该说普通话。或者,我又应该对此怀抱感激?因为,幸好还有港产片可以伴你我度过少年时代,让我们的青春不至于没了可以留恋的幻影。
  扯远了。讲回今年的金鸡。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因着这份“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来看我们的金鸡奖呢?这个内地最公正(?)、最权威(?)的电影奖。
  会在公正和权威之后打上问号,当然是心存疑惑、暗怀不满。可是在怀疑之前,还是想说些让我觉得难受的看法。
  有人说,金鸡奖的无奈是整个内地电影的无奈,大部分国产电影的素质都不尽人意,你怎么能指望有一个能让人满意的电影奖项。金鸡奖面临的批评,不过是整个内地电影生产能力贫弱的反映而已。
  我不知道这样的评论到底是在损金鸡还是在夸金鸡,而显然,自去年无视冯小刚的《大腕》的票房价值和社会学意义之后,他们今年又拒绝了极富商业诚意的《寻枪》和极具反省意味的《小城之春》。这两部作品和去年的《大腕》一样,都在金鸡奖的评选中一无所获,连一个提名都没捞着。
  所以我想,仅仅以内地电影生态环境太差为由来批评金鸡(或者说是为它辩护),都只说出了这个评奖尴尬的一面。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那么差,因为毕竟,它把提名给了那些远不如《寻枪》和《小城之春》的片子,比如完全抄袭好莱坞(而且是没有任何建设意义的抄袭)的《冲出亚马逊》。什么时候,这个曾经德高望重的电影奖能够再次做到问心无愧?如果金鸡奖真的是最权威的电影奖,真的是由专家组成评审团,那么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我难免会想,专家们的好莱坞电影是不是看得太少了呢?或者他们根本不看好莱坞电影?难道这就是所谓“坚持学术评奖”的结果?
  事实上,我当然并不是怀疑这些所谓专家的水平,我想普通观众都能明白的事,他们一定比我们清楚。只是,是不是我们的评奖太软弱了?没有勇气把奖颁给那些真正出色的电影,颁给那些勇于探索的电影(别忘了《寻枪》说的是警察丢枪的故事,是反映公安干警的生活的,是通过审查的,而它在影片的可看性上所做的努力无论如何都值得褒扬甚至借鉴),颁给那些真是电影的电影(别忘了《小城之春》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环境的意义———编注:详见B33版专文分析)。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奖可以真的有看得见摸得着原则(金鸡奖的问题显然不在于它是否会考虑票房来评奖的问题,而是确立一个真正公开、公正可以一以贯之实行下去的评审标准);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奖可以用自己的勇气回应电影工作者的勇气。
  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奖可以告别那软弱的一半,我们才能指望它用自己的血性和影响力去面对那另一半的尴尬。也许那个时候,我们的电影评奖真的能影响电影创作的态度,真的能鼓励大家一起去解决内地电影工业的贫血症。
  金鸡奖想要不再尴尬,可能应该先跟自己的软弱告别。

相关内容

今日娱乐新闻

娱乐专题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sd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