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1专题汇总 > 天宫一号 > 最新报道

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有望实现

2011-11-01 11:21: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中国1日清晨从西北戈壁滩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近地轨道的飞船将于两天内完成与中国空间实验室雏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新华网酒泉/北京11月1日电 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八号 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有望实现

  记者李惠子、白瑞雪、马述昆

  中国1日清晨从西北戈壁滩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近地轨道的飞船将于两天内完成与中国空间实验室雏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这次交会对接试验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技术基础。如果试验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拥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具有更高的入轨精度。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9次飞行。

  神舟八号飞船将逐步靠近已在轨飞行的天宫一号,实现两次对接和组合体飞行,随后返回地面。

  欧洲航天局和德国宇航中心的官员应邀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摩发射。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时,俄罗斯宇航专家也曾观摩发射。

  神舟八号飞行期间,中国和德国将利用装载在飞船上的通用生物培养装置,合作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武平说,神舟八号是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它与此前飞船相比,一半以上设备发生了技术状态变化。其中,新研制设备约占15%。

  神舟八号飞船此次虽是无人飞行,但完全按照载人要求设计,旨在验证改进后的飞船能否适应载人航天飞行要求。

  武平说,飞船具备与目标飞行器对接后停靠180天的长期在轨能力。2005年,中国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多人多天飞行技术。

今后,神舟飞船将逐步形成状态固化的天地往返载人飞船,组批投产。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明年还将与神舟九号和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一名女航天员有望进入太空。

  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国际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国际上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实践遇到过很多波折,甚至发生过飞行器相撞事故。

  国际知名航天观察家蒂姆·罗宾逊在回复新华社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中国首次交会对接采取无人方案,是与美国一开始就实行有人操纵的最大不同。无人交会对接显然大大降低航天员的风险,但技术风险很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说:“世界会用放大镜来观察。虽有风险,但我们坦然面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一旦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中国就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这将为开展更大规模的和平航天活动提供可能。

  “太空探索是人类扩展生存疆域的需要。人类已离不开通信、气象和资源卫星等空间应用。空间的微重力、高真空、高辐射资源可帮助人类获得新知识、新发现、新产品,加深人类对所处宇宙和生命演进过程的了解。”周建平说。

余梁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