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达人齐玉杰:踩着高跷扮武松

2012-11-09 15:15:00作者: 杨硕来源:德州宣传网

德州高跷作为一项古老的街道文艺活动,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2008年德州高跷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高跷老人齐玉杰被评为高跷传承人。齐玉杰虽然已有78岁高龄,是小锅市高跷同乐会中年龄最长者,但他练起当年的那几路对打棒依然神气活现。

“高跷达人齐玉杰:踩着高跷扮武松

齐玉杰在教徒弟练对打棒 孙美玉 摄

 

  德州高跷作为一项古老的街道文艺活动,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2008年德州高跷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高跷老人齐玉杰被评为高跷传承人。近日,记者走进小锅市高跷同乐会,采访了这位78岁高龄的高跷老人。
  齐玉杰虽然已有78岁高龄,是小锅市高跷同乐会中年龄最长者,但他练起当年的那几路对打棒依然神气活现。据介绍,演员化妆表演的内容多是选自民间故事传说,如 《水浒传》、 《白蛇传》、《西游记》、 《仕女游春》等,登场表演高跷的人物一般有8对,在这8对中,最见功夫的要数前两对了,第一对是扮演 “水泊梁山”中武松、英哥打扮的,第二对是樵夫打扮的。年轻时的齐玉杰在高跷表演中扮演的武松,是整个表演中最重要的角色,齐玉杰和 “英哥”手拿一对木棒,在前边引路,边走边打边挑逗,他的后边有渔翁、渔婆、樵夫、农夫、傻公子、傻公子老婆等,表演些逗笑的动作。
  齐玉杰18岁开始跟随老师曲长恩学习高跷艺术。他说,高跷是一项艺术要求很高的表演项目,练习高跷表演也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每位表演者脚踩一米多高的两个木腿子,并在上面表演高跷的各种动作,奔跑跳跃灵活自如,充分发挥技巧、尽情表达内容。他所扮演的“武松”这个角色就更需要真功夫了,需掌握背剑、旋风脚、探海、二龙吐须、剪子股转八字、滚绣球、倒蹲、龙摆尾等72路对打棒功夫。齐玉杰年轻时,由于常年绑高跷,腿上的肉常常被磨破,甚至还会磨出铜子大小的 “洞”。据齐玉杰回忆,50年代抗美援朝时期,他们的高跷老会经常走上街头宣传抗美援朝,虽然很苦,但每每听到锣鼓一敲,齐玉杰和他一起练习踩高跷的小伙伴就再也坐不住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放下了喜爱的高跷演出,直到1984年,在小锅市社区居委会的筹备下,小锅市高跷老会才重新开始活动。这个时候,齐玉杰已经50多岁了,由于他所表演的武松这个角色所需体力较大,他将自己几路对打棒传给新一代年轻人,贾凤武就是替代他角色的演员。齐玉杰说,高跷表演者最好是20多岁的小伙子,但是,现在由于年轻人工作忙等原因,小锅市高跷会中这样的演员很少,这也是他所担心的。
  据齐玉杰同辈师兄弟、现任小锅市高跷同乐会会长的马国安介绍,齐玉杰在多年的高跷表演过程中掌握了全部高跷艺术表演绝活,现已有同辈徒弟、晚辈徒弟30余人。齐玉杰曾带队参加1979年、1984年德州市民间文艺演出,荣获优秀奖;荣获1999年德城区民间文艺展演优秀参演奖;荣获2007年德城区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文艺大赛特别奖。在齐玉杰等老一辈高跷艺人的带领下,小锅市的高跷不仅在德州育新街、柴市街、陈庄乡闫庄村等方圆几百里非常出名,并把高跷传授到了景县小王庄等外地,为传承德州高跷这一艺术形式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高娜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