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众创业的玻璃门]他山之石的启示

2015-08-20 14:49:00来源:央广网作者:张棉棉、张加宁

  央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记者张棉棉、张加宁)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由于门槛过高、被套利等问题,很多初期创业者无法得到政府扶持资金。政府成立基金用起来小心翼翼,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创业者又急需“雪中送炭”,矛盾如何解决?15-8-20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联想之星执行董事周自强说,不管是政府主办的大赛资金,还是政府直接提供的创业资金,借助民间机构的力量来评估可能会有效得多.

  周自强:我总体认为,政府还是一个政策的制定,基础平台的搭建。具体到对某一个创业企业的直接资助,最有效率的其实是说把这些资助某种程度上和孵化器的运营管理团队挂起来。

  3W咖啡联合创始人鲍艾乐认为,学生直接接受政府的资金创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大学毕业生希望创业,可以先考虑加入类似于创业孵化器这种机构。

  鲍艾乐: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还是应试教育,得不到什么社会的实践,就是一个个很乖的学生。你这样的人去创业、其实创业挺挑战你的心性的,你要去拿到钱、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其实学生是难以负担创业过程中的这些问题的。

  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超过20%,远高于中国的3%。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员黄万盛表示:美国的孵化器是把蛋放在里面,然后给它温度、给它水分、给它阳光,最后它变成一个鸟飞出去了。所以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从创新出发,而不是从企业出发。已经是个企业了,对不起,请你到市场上去打滚,各种各样的年轻人,有很多创新的潜能,可是没有形成企业的能力,资本能力、组织能力都不够,请进来,我们为你服务。

  在德国生活13年后回国创业的青岛一家公司总经理尹学军介绍,德国更多是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比如风投提高创业效率。

  尹学军:他要考虑他的回收率的。那自然而然他就投资很谨慎。也没什么走后门的,当然比较公正了。这是根本、让市场自己来调节、政府做一些引导就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