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鼓励民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称政策双赢要落实

2015-08-12 14:33:00来源:国际在线作者:姚毅婧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姚毅婧):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和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李克强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济学家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方面,拓展了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压力;政府应逐渐从该领域退出,让民间资本“唱主角”。

  政府、民资双受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增加投资重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把资金投在一些薄弱的基础设施方面不会造成重复投资,不会形成过剩产能,而且有利于调整结构。他特别指出,“城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包括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污水处理也不是非得政府去投入,我见过好几个地方的污水处理厂,通过BOT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是赚钱的,回报虽然不高,但却是长期稳定的。这些投资都是可以做的,当然,我们要一步一步做,不能一哄而起,否则也会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不稳定的预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对国际在线记者表示,现阶段,民间资本积累了相当的规模,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对整个经济发展是一件好事情。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方面,拓展了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压力,是双赢。

  诸建芳指出,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投资,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不可冒进的领域,所以不会有很大风险,比如基础设施如果要收费,就会有价格的听证等等,并非市场随意决定的。

  民资唱主角 政府应让位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2010年又出台了“民间投资36条”,明确提出民间资本可以进入法律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给予民间资本以“国民待遇”。但不可否认,近几年来,被激活的民间资本屈指可数,石油、天然气、电力建设、交通、电信、金融、市政工程等方面的投资经营,仍多被“国”字号企业单位垄断。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接受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时坦言,对于民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在新36条中便有提及,“只不过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我们不能只是喊口号,每个民资准入领域都应该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范剑平指出,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的领域,以及进入这些领域之后它所扮演的角色,还是有很大改革空间的,“民间资本投资效率可能更高。”

  究竟是民营企业当配角,政府主导民营企业参与,还是要让民营企业当主角,政府逐渐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退出?范剑平认为,等时机成熟,政府应该及时退出来让被民间资本唱主角。“更彻底的改革是应该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的主体今后让给民资去干,政府不能再大包大揽地去投资。从政府自身来讲,债务负担也比较重。过去欠了不少债,都是因为政府揽的事情太多,负担太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