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10年重建路:有一种奋斗叫中国力量

2018-05-12 09:0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综合
  

  这是四川省北川新县城(3月2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转瞬1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首10年,在抢救生命、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这是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5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奉献,用生命书写

  5月的汶川河谷,山岭上近40万株百年老茶树吐出新芽。龙门山脉呈现不同的色彩:翠绿、墨绿、白色、粉色。那是新生命萌发的树林,那是次第开放的花儿,是这片土地上怒放的生命。

  在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白墙青瓦楼房立于山坡之上。每天傍晚,年过花甲的张志富喜欢在田园里散步。路边,盛开着各色小花。

  张志富是土生土长的渔子溪人,地震前在原漩口中学当门卫。张志富说,他时常想起学校的老师方杰。地震发生时,方杰用手支撑住教室大门,全班几十名孩子成功逃生,而他被压在了墙瓦之间。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仍保持撑举状态,仿佛要撑住一个永不垮塌的生命之门。

  “这样的人咋能忘了呢!”张志富说。

  灾后重建中同样有生死考验。北川老县城遗址旁、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人们常在一排雕像前驻足——那是为援助地震灾区而牺牲的英雄们。其中有崔学选。

  崔学选生前是潍坊市抗震救灾援川前线指挥。冒着余震、滑坡和飞石,他带领援建人员踏遍了北川县桂溪乡的土地,有时通宵达旦。2009年7月13日,因连续超负荷工作,他倒在了援建路上。弥留之际,崔学选对守在身边的老母亲说:“妈妈,等我病好了,我带你去看一看新北川。”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建者奋战在龙门山脉的城镇厂矿、山乡田野,让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十分感动,他们自强奋进。

  就在崔学选牺牲那一年,兰辉担任北川县副县长。此后,兰辉一直奔走在破碎的山川河谷间,行程24万多公里。2013年5月23日,带病下乡的兰辉因手术伤口未愈,下车换药时意外跌进堰塞湖,不幸牺牲。

  震中映秀镇被掩埋近125小时的蒋雨航,被上海消防官兵救出生还。“是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成为他们!”当年年底,蒋雨航报名参军,如愿成为上海消防战士。

  救出蒋雨航的“老班长”周庆阳说:“救援发现遇难者,其他新兵还有些胆怯,蒋雨航就带头冲了上去。”蒋雨航班组每年都会救出二三十人。有受困经历的蒋雨航还成了队里的情绪抚慰“专家”。

  还记得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的小程强吗?如今他真的成了一名空降兵。北川中学学生杜灿灿,被志愿者疏导走出阴影,如今是公益组织负责人。

  2010年玉树地震,板房区卖衣服的北川小贩,刚进完货就直接打包发往玉树灾区;2013年芦山地震,震后4小时,汶川县水磨镇20多位村民自发去了芦山;2017年九寨沟地震,映秀镇中滩堡村党支部书记杨云兵带领群众,翻过高山直奔震中……

  奋斗之中,10年后的灾区,生机勃勃。

  

来自成都的大学生在位于四川绵竹市的“中国玫瑰谷”游览拍照(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有一种担当,叫休戚与共;有一种团结,叫守望相助

又到5月,十年前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震后最初几天,紧急调运的帐篷在灾区的路边堆成了山,谁来转运搭建?处处缺人,当地干部眉头紧锁。一辆农用三轮车停了下来,车上跳下来十位汉子,开口问:“俺们帮忙?”

  这群汉子来自山东莒县,挤着一辆三轮车,带着3000元钱、38箱矿泉水、50箱方便面、50公斤山东煎饼从老家出发。三轮车不能上高速,他们就翻山越岭,几天几夜后,终于赶到灾区。

  在南京市江宁区募捐点,一位拾荒老人上午捐了5元后,下午又将多年积攒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捐出。而他身上的衣服到处是破洞。

  这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流动的善良与担当。震后仅一个月,党中央一声号召,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先后奔赴地震灾区,近百万志愿者自发前来,海内外同胞纷纷援助,灾区成了建设战场:

  ——剑门天下险,地震给这里造成极大破坏。黑龙江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剑阁县为“龙江第一县”。

  “恨不得一下子就将倒塌的房子给扶起来!”初到剑阁,黑龙江省援建总指挥刘国会看到困守在帐篷里的老人落泪了。这位大庆的汉子拼命地干。血压上升,就悄悄服药,然后继续苦干。

  ——北川白坭乡,震后成为“孤岛”。山东烟台援建干部张耀征晚上睡在帐篷里。

  “四川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张耀征说,“作为党员,我要对得起先辈洒在这里的鲜血。”

  ——汶川绵虒镇,岷江两岸悬崖高耸。广东援建专家张彤意外骨折,他拄着拐杖上工地,小腿里钢板螺丝松动,脚踝渗血。他说:“不亲眼看到,我无法想象西部是怎样用资源、人力支持东部发展。东部现在富了,支援西部是我们的责任。”

  当上海援建队伍从青城山驻地撤离时,上万人从周边村子赶来送行。上海援建者眼含热泪,依依不舍。

  队伍撤了,情永在。这份情,从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到1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浓。

  在青川,浙江茶产业链条“嫁接”到四川青山绿水间,仅援建一个300多人的茶叶合作社,就让200多名农民脱贫。2017年,青川电商交易额4亿多元,一个山沟县变成了“电商强县”。

  ……

  在党和政府的高效组织下,干部与群众、国企与民企、社会组织与个人,上下同心、多方联动、并肩奋斗,汇成了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洪流。

  

在四川北川天讯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导电布测电阻(3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有一种责任,叫先锋模范;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重建被称为“世界性难题”,没有先例可循。

  震后第一时刻,党中央作出指示,强调抢救人民生命是当务之急,尽力安排好灾区人民群众生活。灾后重建和发展中,党中央要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民生优先”原则。

  有党作“主心骨”,有全国人民做后盾,灾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喷发。

  “这里没有抱怨。”震后,前往灾区崇州做志愿者的美籍人士约翰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情景,“一位村里的干部在泪水中为幸存者工作着,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都遇难了。”

  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险情后,中共游仙区党委及时成立了9个临时党委、43个安置点党支部、296个帐篷党小组和200余支党员义务服务队,组织3000多名党员成功疏散转移群众8万余人。

  是党员就得站在前,是干部就得担起责!

  灾区特别是10个极重灾区的党员干部大比例承受了失去亲人或伤残之痛,但他们坚守在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共产党员钟世平地震时担任什邡市红白中学副校长,在两位亲人遇难、自身受伤的情况下,坚守在学校救人现场;灾后又响应组织号召,加入临时成立的什邡市关爱办,关心帮助失去亲人的困难家庭,一干就是10年。共产党员杨凯同样忍着亲人离世之痛,地震时积极组织所在林场开展自救,震后带领28个班组以每年一万亩的速度完成鞍子河保护区中幼林的抚育。

  灾难激发实干,创新带动发展。汶川县水磨镇震前是阿坝州工业重心,集中了全州3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重建中,当地党委和政府痛下决心搬离污染企业,打造出有浓郁羌族风韵的“生态旅游小镇”,被联合国誉为“灾后重建的灯塔”。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创新,不仅挺过了大灾考验,更为今天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绵竹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原机械加工产业因灾搬迁损失上百亿产值的逆境下,坚决退出污染环境的磷矿开采,走农旅、文旅业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去年接待游客人数接近600万人次,农民收入年均增长了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96:1。

  10年生聚,沧桑巨变。穿行于灾区的山川城乡,一度破碎的山河已焕然一新,川陕甘41个重灾县(市、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走近灾区干部群众,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力量。(记者惠小勇、丛峰、江毅、周相吉、谢佼、杨迪)

  

演员在汶川县水磨镇万年台进行民俗表演(2012年5月23日摄)。新华社发(王飞 摄)

 10年过去了,看看震区百姓的新生活:“最牛矿工”彭国华:努力生活 日子越过越好


彭国华向记者展示他与恩人的照片。何孟书摄
彭国华向记者展示他与恩人的照片。何孟书摄

  道喜村位于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该村的三百多户村民都从山上搬到了离场镇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这里小区环境好、基础设施好,很适合居住。”村民彭国华告诉记者,集中安置点名为道喜小区,现在全村人都住在这里。

  眼前这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两眼炯炯有神,说话洪亮有力的汉子,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困于废墟下172小时后获救,被网友称为“最牛矿工”。

  地震发生时,正在矿山作业的彭国华,由于洞口坍塌被困。他依靠进食雨水、卫生纸、尿液熬过了度日如年的7天时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十年后的今天,彭国华和妻子文友会在道喜小区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采访当日恰逢星期五,彭国华告诉记者,在成都上班的儿子正在回家的路上,读初二的女儿也将放假回家,彭国华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晚餐,他说:“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如今,彭国华一家住在小区94平方米的新居里。当记者问及一年的收入情况时,彭国华乐观地答道:“现在一年能有个3万左右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够了。”

  “懒人才会没饭吃,只要做一个勤快的人,就不会挨饿。”彭国华说,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彭国华为养家糊口便跟人学起了手艺,做上了泥瓦匠,从开始的80元一天,到后来的120元一天,彭国华对这个工种越来越娴熟。灾后重建完成后,彭国华去往附近的茂县等地打零工,“经历了那场灾难,就想离家人近一点,不想走远。”彭国华告诉记者,现在,他做一天零工就能有2、300的收入。

  除了在外打零工,彭国华也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他说,“女儿还在读书,我还要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好。”在距安置点20多公里的山上,彭国华有一片30多亩的柳杉林,每年春天,他会待在这里薅草、种树,“现在,柳杉能卖六百多元一立方咧。”彭国华笑道,今年,他还准备在林地里种植一些中药材,期待着能增添一家的收入。

  “没有他们给我第二次生命,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十年里,彭国华一直都在惦记着把自己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恩人们。

  逢年过节,彭国华会一个挨一个地给曾经救过自己的人发送微信祝福。今年4月8日,彭国华和妻子带着一面锦旗、家乡的蜂蜜和自家绣的鞋垫,乘飞机前往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他们特地去感谢曾经救治他的医生们。“这些年我们攒下了50多双鞋垫,全是我媳妇儿为恩人们一针一线绣的。”

  “看见他们的第一眼,就像看看见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彭国华说,当救治过他的主治医生向他走来时,自己难掩激动。

  说到这时,彭国华点开了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着一张又一张他与恩人们的合影,“我会一直把他们铭记于心,这份情谊要一直延续下去,从我的儿子和女儿,再到他们的子女。”

  “接下来,希望儿子早日成婚,女儿考上大学,我们两口子再把养老保险买了。”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时,这个豁达的汉子,又幸福地笑了起来。

返乡创业者周春蓉:“让人们来农家乐感受村民的淳朴!”

  周春蓉(右)探望张仕英一家。何孟书 摄

  沿着通往汶川漩口镇核桃坪村3公里的水泥路前行,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面映入眼帘:山间溪流淙淙,林木苍翠,农家小院散落其间,仿如置身桃花源。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出行难、增收难的穷山村。“小时候,村民们下山销售农产品或是上学读书,要徒步一个多小时到以前的老漩口镇。冬天天黑得早,因为没有路灯,村民们还需要打着火把在泥泞的道路上摸索着回家。”周春蓉说,由于闭塞的交通、落后的基础设施,过去的核桃坪村发展相对滞后。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在成都工作的周春蓉正着急赶回汶川与家人联系。一路上,看到从四面八方来抗震救灾的人,她的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并暗下决心:“作为本地人,今后也要尽己所能为重建家园做贡献。”

  严重的地震灾害损毁了核桃坪村的房屋,但并没有破坏这里天然生态植被。核桃坪村平均海拔1000米,常年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茂盛,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果能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康养旅游,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增收,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目睹地震的惨状和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援助,周春蓉与丈夫商量后毅然辞掉成都稳定的工作,把年仅一岁的女儿留给丈夫,只身返乡率先在核桃坪村办起了农家乐。

  2008年,通过抵押成都的房子在银行贷款,周春蓉在核桃坪村盖起了两层楼,办起了农家乐。但是由于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来核桃坪村游玩的人寥寥无几,加上周春蓉欠缺管理经验,一两年下来亏损了近9万元。

  万事开头难。痛定思痛的周春蓉意识到,要让农家乐打出牌子,首先就要让核桃坪村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为引进客源,周春蓉便自己开车从成都拉上亲朋好友来核桃坪村游玩,并为他们提供免费吃住。“我让人们来体验农家风情,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村民的淳朴。”周春蓉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春蓉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下,她的农家乐培养了一批老顾客,并赢得了口碑,慕名来避暑休闲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2012年,周春蓉对自家农家乐进行了扩建,如今这里能容纳上百人就餐、住宿。

  更好的消息在后面。从2014年开始,汶川县委县政府开始突出打造核桃坪村的生态养生和休闲避暑度假旅游,这里的水、电、路等硬件基础设施得到巨大改变,几处旅游景点也陆续修建完工条件的改善,引来更多的游客,让周春蓉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有来自台湾的4位游客已连续3年到我们家来休闲度假。”她欣喜地告诉记者。

  现在的周春蓉,不仅自己富起来,还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业。

  “春蓉不仅给我分享了经营好农家乐的经验,还时常介绍客源给我,照顾我的生意。”以前在砖厂上班的周建群,在周春蓉的引领和带动下,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元,盖起了“刘周秀苑”农家乐,并于去年开始营业。

村支书杨云兵:“帮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参与九寨沟抗震救灾工作的杨云兵。受访者供图

  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时任映秀镇中滩堡村村主任的杨云兵第一时间组织附近的村民向镇上的灯光球场撤离,并联合当地干部群众,仅用了18分钟时间便成立了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地震发生40分钟后,杨云兵带领30多个人前往映秀小学开展救援。由于救援工作十分紧张,在地震发生后的三天内,他都未顾得上寻找自己的妻儿。

  如今的杨云兵,已是中滩堡村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在灾难来临时,他始终走在救灾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弘扬无私奉献的抗震救灾精神。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入党誓词,要率先示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始终战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去年8月8日晚上,一辆轿车正朝着九寨沟方向冒雨飞驰。再次赶赴抗震前线的杨云兵,坐在车内眉头紧皱,突如其来的九寨沟地震,让他的思绪回到了2008年5月12日。因为经历了汶川地震救援,他深知,在救灾工作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汶川地震中,很多人因为缺少相关常识和知识而在灾难面前的无能为力,也给杨云兵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使更多的人能够接收到地震等相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安全知识,2016年,杨云兵自己出资、垫资,跑项目、引资金,成功引进全国工程机械安全救援培训基地、城市应急体验中心等项目落地中滩堡村。

  “城市应急体验中心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开放,旨在让他们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并培训他们在灾难面前先进行自救,再科学救助他人。”杨云兵说,安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杨云兵介绍,即将建成的汶川城市应急体验中心将成为国内首个青少年应急能力训练示范基地。该中心预计在今年5月12日前正式对外开放。

  汶川地震也在改变很多人的生计。映秀素有“水电之乡”之称,地震前,地处镇中心的中滩堡村村民主要依靠在水电厂务工为生。地震后,水电站皆受到重创,村民的收入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怎么办?只有改变思路才能使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他尝试在中滩堡村做旅游业,并带动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住宿、纪念品销售等产业。

  “要想发展好旅游产业,我们就应该多出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杨云兵结合中滩堡村的现状,组织村民到宜宾春风村、宜宾蜀南竹海、西安袁家村等旅游业发展成熟的地区学习经验。

  “经过多次的外出学习后,我们的村民更加注重客栈或是饭店的特色文化,也慢慢去领悟怎样打造出旅游品牌。”杨云兵说。

  为使村民增收致富,经过多方考察后,杨云兵还成功招商引入汶川众城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在映秀建立分厂。他欣喜地说:“服装厂落地到咱映秀,能让村民学到一技之长,还可以帮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除此之外,映秀镇的茶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们依托采茶增加收入,“目前我们有400亩老茶园,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扩大茶林面积。”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杨云兵也把村子的民风民俗教育放在重要位置。2016年以来,中滩堡村先后获得“四川省省级文明村”“四川省四好村”等荣誉称号。

  谈到未来,杨云兵的脸上充满了期待与自信,“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城市应急体验中心也即将修好,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评论:中国力量铸就重建奇迹——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

  新华社评论员

  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也有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十年弹指一挥间。当被大地震摧毁的汶川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目睹废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迹,我们愈发坚定了从灾难走向辉煌的必胜信念。

  走进今日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经遭受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强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从与死亡竞速的生命救援,到实施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科学重建,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是震前的3.2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震前的2.8倍和3.7倍。恢复重建的累累硕果,告慰灾难中逝去的生命,见证创造奇迹的中国力量。

  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力量。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组织各方面力量资源投入灾区。无论是72小时内调集14.6万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官兵驰援灾区,还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无论是出台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灾区特殊支持,还是组织18个对口支援兄弟省(市)参与恢复重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成为战胜灾难、恢复重建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定能应对前进路上各种风险挑战,铸就复兴征程上的更多奇迹。

  这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奋斗力量。地震崩山毁屋,却摧不垮灾区人民的斗志。擦去眼泪、撸起袖子,党员干部扛起抢险救灾重任;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灾区群众迸发重建家园的干劲。重建不是简单恢复老样子,而是新起点上的再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灾区干部群众以重建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趟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从痛下决心搬离污染企业,打造被联合国誉为“灾后重建的灯塔”的生态旅游小镇,到探索农旅、文旅业融合发展,推动节能环保绿色新产业发展的转型之路,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深刻昭示,只要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就能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是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血浓于水,心连着心。灾难袭来,从企业家到拾荒者,从工人农民到青年学子,从港澳台同胞到海外华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汇成勠力同心救灾重建的爱心洪流。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甘于奉献的志愿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凝结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给满目疮痍的灾区注入恢复重建的强大精神动力。据统计,受灾地区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救灾英雄和志愿者以奋不顾身书写大爱,以无私奉献传递温暖,画出守望相助的最大同心圆,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载不懈努力,写下汶川恢复重建精彩篇章;百年接力奋斗,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新家园,共同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等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赫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