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皮子”落实要不得

2019-05-06 13:53: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李福强

  有一种现象常见:一问到项目,就说正在谋划,一提起落实,就说马上推进,一谈到结果,就说将要完成。听起来,无懈可击,问题是,无论何时何地问,应答总是如此。

  从粗里讲,用“撸起袖子加油喊”“只挂帅不出征”“雷过地皮不湿”,来形容“嘴皮子”干部的做派,最形象不过,犹如水中的葫芦,怎么摁,就是不往深里去。执行漂浮于材料、文件、档案,局限于会议、文件、调研,心思却沉迷于“乖巧嘴甜”“得失流转”“提拔重用”,实质是“调门高、行动差”、知行不一的“两面人”。

  往细里看,说起来无比重视、一直重视,做起来却“干打雷、不下雨”,动员部署轰轰烈烈,推进落实平平淡淡,实际效果凄凄惨惨。对听着而言,赏心悦耳,想听什么,来什么,对说者来讲,再难干的活,结果不用管,放开说就行。一旦心有灵犀,一个愿听,一个愿说,“表态式落实”就会有“不打折扣”“不计后果”“不顾一切”“绝对服从”“坚决落实”“保证完成”等“空对空”的表演。有人形象地把此比喻为“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比一般的形式主义难纠治。

  必须要说到一种习惯性认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说的往往比会干者更容易引人注意,“连说都不会说,更别提干了”,会说代表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这样的“顺其自然”助长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风气。“撸子袖子加油喊”“旧账甩给新官”,有危害,但不会立即兑现,隐藏性和滞后性也让宽容和默许有了可能性。

  蓝图已经描绘,梦想已经铸就,路线图、时间表不缺,缺的是施工者、执行者。邓小平总设计师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就是“干”字当头;刘家义书记说,当前不是讨论怎么干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如何干。可见,“干”是党和群众最期盼,也是最期待解决的“蜀道”。

  从理论意义上说,一名合格党员就应该无私奉献;从职责任务上说,干好工作是本职,干不好是失职;从责任追究上说,出了问题是要被问责的。于是,谈到落实,一种常见的思路就是加强教育、加强督导、加强问责,问题是一系列“加强”本身也是落实,如果“加强”跑了调、走了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依然会处于冰冻,问责问不好,还会起“干得越多出错越多”的反作用。

  继续围着“加强”努力,当然重要,如果再从激励机制上进行深化,两条腿走路岂不是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再也不能搞“吃大锅饭”“民主海选”“轮休坐庄”式激励,要个性化、差异化,抓住具体事、找到具体人,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激励”当然也是落实,也有走样的可能,那就靶向治疗,把“加强”重点先指向“激励”。“加强”解决的是“不得不”“最基本”的问题,“激励”解决的是“我要干”“我能行”的问题,两者必须兼容并存、联合作战。

  “激励”是动力,其实也是压力。据了解,有的单位奖金系数高达1.3,有的只有0.1,作为后进单位的主要领导压力先到。一年还能用客观、考核体系不完善安慰职工,年年如此,怎么会一直“风平浪静”?干好了既得实惠又出彩,干不好既不受益也不好看,搞不好,还会挨板,与其等不如干,“头雁”一飞,“众雁”将随。把抓考核的人员选好、把考核体系架好、把考核结果用好,不断完善、求真求实,就如徐徐扬起远航的帆。

  压力面前,谁也没有了“空”“等”“喊”的余地,谁也没有了“慈心养兵”“狠心养马”“佛心养己”的自由。罚要罚的心痛,奖要奖的心动,可能是今后最鲜明的特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