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畏”方“有所为”

2019-06-27 10:29: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李进贤

  有两家大企业,新近引发关注。一是华为受到美国打压,二是茅台前掌门人落马。两相对照,容易想到,《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还有去年4月,时任茅台董事长的袁仁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不敢说茅台是伟大的企业,只能说离伟大的企业越来越近了”这句话。

  不难看出,看似担忧惧怕、实则自醒自警的意味深长之问,与貌似谦逊内敛、实为自矜自负的耐人寻味之语,一个饱含危机感,一个充满优越感,理念上形成鲜明对照。在如何凭藉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问题上,华为之“困”与茅台之“病”所彰显的,是两种不同“作为观”。

  显而易见,华为之“怕”,怕的不是困难、担当,也不是惧怕、怯懦,更不是妄自菲薄、畏首畏尾。相反,从“怕”中却看到,越是取得成绩时,越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越是遇到挑战时,越有从容坚定的担当。恰恰“离伟大越来越近了”的那种自我陶醉、夜郎自大,容易迷失自我,“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陷入欲望“黑洞,束缚前行脚步,无利于施展作为。

  揆诸现实,不少“栽跟头”者,也无不从心“无所畏”,不守法纪、狂妄自大发端。道理明摆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而深谙“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就会多些理智,少些冲动;多些深思熟虑,少些恣意任性;多些谦和,少些自大。行有所规,事有所矩,有效规避诸如道德失范、政治失足、行为失准等问题,在干事创业路上行稳致远。

  在“善怕者”心中,“知止而后有定,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怕是理智的开端,也是警悟的发韧,表达的是敬畏和忧患,体现的是自律和修为。心“有所畏”,不乱为,不妄行,自觉绷紧纪律规矩弦,就不会犯“快乐一阵子,后悔一辈子”的无畏错误。相反,心“无所畏”,目无法纪,肆意妄为,即使为山九仞,做出些业绩,也终会“竹篮打水”,功亏一篑,甚至“政绩”越辉煌,危害越严重。

  “饱满的稻穗总是谦卑地低着头,空瘪的稻穗才会高傲地仰着头。”应当认识,无论董必武同志,耄耋之年仍然学“有所畏”,自谦“纷纭万有识之微”,还是任弼时同志“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邓小平同志讲过的“领导干部一要怕党,二要怕群众”,都折射“一命而偻”的辩证理性光芒,值得关注深思。

  “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作为党员干部,时常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告诫自己,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警醒自己,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鞭策自己,方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业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