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榜样在人世”

2017-07-29 11:23: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封

大众网首席评论员 王封

  《左宗棠家书》中有一段话,让人对其抬棺出征,率部收复新疆的心迹有了更深的理解:“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知难而进,舍我其谁,左宗棠的凛然大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铸剑为犁,屯垦戍边。

  “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朴素的家国情怀背后,是看得见的哲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修身齐家”“善养吾浩然之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基因,不乏“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无数个彪炳史册的榜样,点亮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荣与梦想。

  大浪淘沙,时间是检验一个榜样成色的重要参照。榜样不是靠宣传树出来的,而是靠口碑立起来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廖俊波,因公殉职后,他的事迹和精神迅速传遍华夏大地,让人久久感动,深深触动,赢得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人们怀念他,是完全自发的。廖俊波出殡那天,送别的人群,将前后数十公里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告别仪式上,吊唁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络绎不绝,许多人情难自抑,泪如雨下;时至今日,接受采访的人一提起他仍然忍不住流下热泪。

  的确,人民群众的泪水和怀念,才是对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最庄重的祭奠。在廖俊波生前众多朴实无华的话语中,“做规划,我们眼光可能不够,但要穷尽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要不留遗憾,不给子孙后代留麻烦”,其格局与境界显然要比“留些福泽与儿孙”还要辽阔高远。

  “不给子孙后代留麻烦”,廖俊波入党25年来,始终怀着这种不留遗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时刻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推动了一个个任过职的地方旧貌换新颜,创造出了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廖俊波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但他可以不留遗憾地含笑九泉,因为他已经“留点榜样在人世”了。他的政治品质、公仆情怀、敬业精神和道德情操,将永远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党员干部的楷模。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之中,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这就是榜样的磅礴伟力。“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榜样”黄大年生前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不计得失、只争朝夕,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黄大年在世时,常与同事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曾在朋友圈里提出“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可以说,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用行动和生命兑现了他在1982年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榜样之所以有力量,在于其可亲可感可学,是寻常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榜样。黄大发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黄大发是平凡的人,但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耗尽青春岁月战天斗地,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让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1982年春,29岁的习近平主动离开中直机关,不当领导秘书,放弃北京户口,到河北正定县工作,扎根基层,回到人民群众中间。现在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当初的选择无疑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用不懈奋斗打好人生底色,走好人生每一步,实现“留点榜样在人世”的志向抱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