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助母“安乐死”折射制度漏洞

2012-03-27 17:00:00来源:大众网作者:罗静宜

作者:罗静宜

 

    在母亲的要求下,买来两瓶农药,勾兑,拧开瓶盖,递给母亲服食,随后母亲中毒身亡……照顾了母亲近2 0年、从不抱怨的孝子邓明建助母“安乐死”故意杀人一案昨日在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3月27日 南方都市报)

    73岁的母亲,瘫痪18年,还要忍受类风湿、高血压、关节炎、缺钙抽筋等疾病的折磨。她曾无数次在不同的人面前,说到“想死”。 儿子邓明建二十年如一日,细心服侍母亲,毫无怨言。当邓母又一次因摔伤而病情恶化时,邓母再次严厉要求儿子为其买农药,让她永远安静地睡去。邓明建最终服从了母亲求死的“命令”。而这位孝子却因“不孝行”站上了被告席。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法律案例,在“孝”与“不孝”之间,在“情”与“法” 之间,作为旁观者,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判决?

    之前,在东莞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例,两个脑瘫儿的母亲在耐心抚养13年之后最终崩溃,溺毙了双胞胎儿子,并选择服毒自尽。最终孩子的母亲被抢救了回来,两个孩子却都离开了人世。可见,这样的“弑亲”行为已不是个案。从法律层面看,他们的行为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但从道义良知层面看,一个人常年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中,又坚持了这么多年确实不易。他们的行为在旁人看来残忍,但真正忧人心的是我们的制度。对于这位孝子和他的母亲而言,母亲病情难耐也许只是一个方面,真正让他们失望的却是看不到任何希望,没有制度保障,也没有谁会去在意或者帮助他们,倘若瘫痪的母亲因没人照顾而死,谁又该获刑?

    广州孝子被控故意杀人罪进行第二次公开庭审,在法律叩问罪犯的良知同时,但也让我们开始叩问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社会救济制度不完善。孝子可以被判刑,但刑罚过后,我们该用什么去填补这份社会责任?

    一个成熟社会的制度,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投入,大量的人才投入,同时还要建立起专业的服务体系和心理疏导机制。对于长期性的救助,还需要民间救助力量的配合。法庭审判的只是案例,我们更需审判的是缺位的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障、保健医疗、医疗补助等的投入才是对类似案件的最好回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