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新闻>即时新闻

云南昌宁:工作队“献良方”村集体经济“活”起来

2020

/ 12/07
来源:

云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接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引领广大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面对村集体经济“散、小、弱”的严峻形势,保山市昌宁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因村施策,围绕“盘活资源、抱团取暖、产业带动、合作经营、抢抓项目”思路,让村集体经济“破茧化蝶”,鼓起村里的“钱袋子”也带动村民迈向“好日子”。

  2019年全县6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全县贫困村(社区)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至20万元的有19个村,20万元至30万元的有5个村,超过30万元的有1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73万元。

  盘活资源,“强筋壮骨”实现稳定脱贫

  工作队结合驻村走访,调研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全面摸清资产“家底”,充分挖掘村集体现有沉睡资源,针对资源禀赋,立足实际全方位盘活村级现有固定资产。

  昌宁县耈街乡新厂村将村委会东楼楼顶、临街5间商铺、岔河完小临街房屋、原新寨小学和新厂小学房屋分别对外出租,并充分发掘利用新厂集镇位于漭水集镇和耈街集镇中间位置群众习惯集聚于此的客流优势,设立摊位并向商户收取摊位费和垃圾清运费,每年实现收益8.63万元。

  珠街乡金宝村利用土地与金鼎盛免烧砖厂入股,2016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根本转变,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2017、2018年每年收入7.0万元;驻村工作队以建设高月安置点为契机,依托脱贫攻坚奖励扶贫资金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并积极向挂包单位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申请资金40万元,建成高月安置点红白理事客场、15间商铺,每年租金收益10.55万元。湾甸乡下甸村通过出租房屋、摊位、冷库和收取水利款,每年可收益15.5万元。田园、更戛、勐统、翁堵等乡镇工作队也着力挖掘区位、资源优势,通过资产租赁、资源盘活等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抱团取暖,“互融共赢”破解空壳焕活力

  对于个别集体资源匮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村,工作队积极协助乡镇打破以往“各自为阵”传统,推进抱团发展新模式。

  耈街乡共有11个村,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各村因受交通、资源、区位、产业等因素制约,无有效发展载体支撑,除3个村集体经济达3万元以上,其余都是“空壳”村。

  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贯彻“抱团发展”的思路,协助乡人民政府通过“政府+公司+村委会”合作的运营方式,动员11个贫困村以入股形式盘活账上资金,共建集镇综合市场,实现每村每年租金收益3至5万元。

  “抱团取暖”新型式,让1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彻底消除了“空壳”村,有效的推动公共资源管理与村集体经济收入互融共赢。

  产业带动,“造血补能”村富民富双增收

  依托地域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兴村富农产业,鼓励和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兴办实业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民经济“双增收”。

  珠街乡金宝村驻村工作队,立足“巩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根本举措,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带动,有利促进村民和集体经济“双增收”。通过挂钩单位帮扶和村“两委”自筹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4.4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一马平川”青花椒70亩,辐射带动群众98户种植400.6亩,三年后投产,预计每年可增收470余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70万元),可有效巩固群众脱贫增收。

  工作队充分利用群众真正“看得到”、“摸得着”的直接感观刺激,有效克服群众畏惧、犹豫和观望心理,以村富带民富,激发群众比学赶超的决心和信心,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积蓄强大后劲。

  鸡飞、柯街、卡斯等乡镇工作队也积极以“村集体有支柱产业、村民有稳定收益”为目标,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合作经营,“拓路前行”合作社变摇钱树

  有效利用闲散资源、项目资金,引导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经营,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和资源资产资金滚动式升值,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同时提高集体经济收益。

  勐统镇长山村驻村工作队依托退耕还林项目支撑,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工作。积极探索“贫困户+党总支”和“贫困户+基地+合作社”的“托管代种+股份合作”模式,动员贫困户土地入股,村党总支提供优质种苗,组织贫困户有偿栽种澳洲坚果。合作社定期不定期为贫困户进行种植管理技术指导,投产后统一收购,有效解决了管理难、销售难等问题。

  目前,已吸引30户贫困户入社种植澳洲坚果202亩。2020年开始正式投产,实现产量14.6吨,产值18.4万元,按照农户70%(含管理费用21%),村委会30%的比例分成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今年坚果合作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53万元。

  温泉、大田坝、鸡飞、柯街、更戛、珠街等乡镇工作队也积极充当合作社的“催生员”和“服务员”,建立起“收益+分红”的新型合作经营模式,实现村集体有收入,农户有动力,合作社变身农民“摇钱树”的转变。

  抢抓项目,“巧借外力”变风景为钱景

  凭借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增收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服务潜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漭水镇沿江村立足毗邻天堂山生态旅游区,每年有大量游客到此徒步、露营、骑行、游玩的优势,工作队协助镇村两级抢抓项目申报,巧借外力整合试点项目资金100万元、村集体资金145万元、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项目资金318万元,新建旅游服务中心大楼、旅游厕所、旅游栈道、管理站,购置导游车、山地车、野营设施,配置垃圾清运车。村集体以试点项目形成的资产入股昌宁天堂山旅游服务公司,村民以流转土地入股,每年固定分红,村集体每年可实现收入20万元,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收入,旅游服务公司还优先雇佣村民从事旅游业,实现了公司、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

  卡斯、翁堵、鸡飞等乡镇工作队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围绕 “旅游+”的模式,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从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农户经营农家乐、协调服务技能培训、大力宣传旅游特色等入手,充分推动“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以美丽经济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

  经过不懈努力,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功“破冰”,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良性发展,走出了“无钱办事”窘境,有效解决了“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来”的尴尬。

  工作队在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党组织服务力和凝聚力持续增强,同时还引导各村(社区)全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使用,明确集体经济收益主要用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使村级的威信在群众中树立了起来,做到了“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 集体经济收入逐渐壮大,辐射带动村民增收,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激活了新动能。

  云南网通讯员 禹鑫利

  责任编辑:李享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