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明畅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2-02-02 14:18: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2011年2月18日下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项目恳谈暨推介会结束后,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的主引擎,将带动山东区域经济面向大海,如雄鹰般展翅欲飞。”

 姜大明畅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海统筹的主引擎

 

    2011年2月18日下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项目恳谈暨推介会结束后,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的主引擎,将带动山东区域经济面向大海,如雄鹰般展翅欲飞。”

    “蓝黄”交映展现新魅力

  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姜大明用“千载难逢”表达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给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他说,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前沿地带,是山东优质资源最富集的地方,未来发展潜力无穷。此次项目推介会单签约项目就23个,总投资2000多亿元,相当于山东每年投资总量的1/10,说明市场反应最敏锐的企业也十分看好这个区域。
  姜大明表示,山东已拥有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两大战略有11个县市区重合,在两大战略规划推动下,11个县市区拥有政策叠加效应,发展起来必将如虎添翼。“目前,‘蓝’‘黄’成为山东两大色调,在两种颜色的交映中,山东将面向新世纪,展示新魅力。”

    “五大重点战略”密织齐鲁

  无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还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都充分显示了山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高超布局。姜大明说,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坚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姜大明告诉记者,目前,山东的区域发展格局已成型。在东部,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北部,有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南部,有鲁南临港产业基地和日照精品钢基地建设;在西部,山东正以济宁、菏泽为中心打造苏鲁豫皖科学发展高地;在中部,有济南都市圈建设、有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同时还有蓝色经济区28个联动区等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基本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可以预期,山东区域经济在重点带动战略下,沿着统筹发展之路,必将加快走向协调发展新局面。

    “主引擎”加快富民强省新跨越

  姜大明十分看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他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接合部,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这里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海岸线占全国的1/6,海洋生物、能源、港口、矿产等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海洋产业基础较好,预计2010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此外,区内载体支撑能力较强,有各类园区68家,其中国家级16家。姜大明表示,依托这样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将成为山东发展的“主引擎”。
  姜大明对记者说,在区域布局上,该区域将重点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重要增长极。在产业发展上,将抓住机遇加快构筑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等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牵引、带动山东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成为富民强省新跨越的主要动力源。

    呼吁网友编“围脖” 给力新山东

  在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时,姜大明曾对记者说,自己将三分之一的精力投入到推动黄三角战略实施当中去。此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之际,记者再度将同一问题提问省长,姜大明告诉记者:“我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上。”
  姜大明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山东全部陆域面积,同时,还包括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其发展举措必然关系到每一个山东人。因此,面对“网友们在山东建设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能作些什么贡献”的提问,他热情呼吁广大网友积极“织围脖”,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出谋划策,给力新山东。(来源:大众日报)

 

余梁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