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济南经济广播:小记者采访路上收获多

2011-12-14 19:58: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说起这个礼物,其实不一定是具体的,所有没见过的,这些经历都是给我的一个礼物,但我现在说一些比较切实的。我们到朝鲜族的时候,当地的一个阿姨就送给我了一个长鼓的小模型,那个长鼓是他们民族特有的一种鼓,他们都有长鼓舞和象脚舞。
  施晓亮: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刚才我听说预告25号的摄影展,大家也不要对这个摄影展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因为现在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做出这么一个匆忙的摄影展,我想它的质量一定不是很高。我说的匆忙主要是有这么几个困难,最主要的是我现在还在途中,而挑回去的照片是海量的,家里面的后期的编辑,他在面临这些图片的时候,我感觉到他们可能比我走还累面对这些图片无从下手。因为这些图片我看到之后,我就会想到,我明白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它拍摄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情形,而他们面对这一大堆数万张,一共300多G,近400G的海量的图片,他们很难去挑出一套成系列的故事来,只能是从这个感官上看到哪个图片稍微好看一些,视觉上稍微舒服一点,就这样来挑的,所以他和我自个儿挑的图片是有区别的,也不要紧,可以先让大家直观的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以后的书、画册可能由我自个儿来挑,稍微全面一点,做这样一个解释。
    主持人男:相继之后还会出书和画册?
    施晓亮:对,现在已经有若干个出版社他们在约,因为感觉到尽管我们也算不上什么家,什么摄影家、作家,但是这一次经历还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并不是能够很容易亲历亲为的,我只能是作为你们的眼睛和耳朵,作为你们的一个特派员,代替你们来看,然后和你们一块来分享。
    主持人女:那我们知道昨天下午你采访了一个新的民族,我们今天也比较期待。
    施晓亮:我大概先说一下,现在想说的东西也比较多,我顶多再说两分钟,这几天的东西主要还是让小记者莹莹来说,因为昨天没有节目,就没有连线,前天因为我们的车困守在南宁,也不能老待着,我们就去了下面的一个地方叫百色地区,就是百色起义的那个地方,一个地方叫平果县,见证了他们的嘹歌。嘹歌是壮族的山歌中的另外一种形式,在以后有时间的情况下,我会把音频发回去,可以在节目中插播,另外因为修车的原因,耽误了接近十天了,那么行程受到一些影响,在海南椰树下的黎族,我就不能亲自去了,在四天前派了随队的大众网的记者小刘,他飞到海南代替我去,他自个儿一个人去采访黎族,等他回来以后,也会把黎族的情况在以后的行程中,以后的行程是慢慢长旅,等到回来我和他交流一下,这十年来有什么变化,再向大家汇报。另外一个由于行程上的原因,还有另外三个民族我们没有亲历,而由当地的兄弟媒体以及宣传部代为采访了,他们是香格里拉下面一个维西县傈僳族,还有四川茂县的羌族,以及湖北恩施的土家族,还有贵州遵义下面有一个务川县仡佬族,这四个民族如果以后有时间,插空我会向大家来连线汇报。
    前天在主持人和我女儿在通话的时候,问她你受到的第二个礼物是什么,一下子就把她问卡壳了,节目完了以后,她就说其实很多,每个民族都有很多收获,现在就把电话交给她,让她继续来说完这个问题。可能这次节目都说不完,就让她能说多少说多少。
    施哲莹:你好。
    主持人男:今天来继续分享一下你到了各民族的时候,收到的礼物。前两天我们是说到了第一份礼物,那接下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印象比较深刻的礼物吧。
    施哲莹:说起这个礼物,其实不一定是具体的,所有没见过的,这些经历都是给我的一个礼物,但我现在说一些比较切实的。我们到朝鲜族的时候,当地的一个阿姨就送给我了一个长鼓的小模型,那个长鼓是他们民族特有的一种鼓,他们都有长鼓舞和象脚舞。说起朝鲜族其实有很多的说的就是我们到朝鲜族的时候,他们给我们表演的歌舞,他们的说话、跳舞都和韩剧里的一模一样。说的也是和韩语一样的话。
    主持人男:你平时爱看韩剧吗?
    施哲莹:一般。多少也看过。然后我们在非遗馆里有一个传承人,吹一种乐器,也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就穿的那种白色的长袍,就和韩剧里的穿的一样。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他已经六七十岁了,但是上下班还都是穿轮滑上下班的。那个长鼓就在我们车上,整理车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看见的时候就会想起当时在朝鲜族的一些经历,吃朝鲜的冷面、烧烤。
    主持人女:我还看到你微博上还有你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的衣服。
    施哲莹:对。
    主持人女:那是一段美好的经历。
    施哲莹:再往后走就到了赫哲族,在同江市,是赫哲族本身就是鱼皮部落,他们所有的穿戴、衣服、鞋子、帽子,吃的都和鱼有关系,他们那里有一个江叫同江,是中国最北的一条公路就是同江公路。在江里面有很多的大马哈鱼,以前的时候大马哈鱼特别特别的多,五六十斤、七八十斤,都很多很多,当地也没有什么棉花的,只有用鱼皮做衣服,就是那么一件衣服需要五六十张大马哈鱼的鱼皮才能做成一件衣服,他们的鞋子也是用鱼皮做的,以前我们都认为鱼皮是特别软的,甚至就是一碰就破了。但是他们当地的人就和我们说其实鱼皮的坚硬程度和柔韧度比牛皮还要还七八倍。他们冬天穿的鞋子比较薄,当地有三宝,是人参、貂皮和乌拉草,这个乌拉草就是他们冬天用来取暖的草,就是把草打的很软很软的,放在鞋里就和棉花一样,特别特别的暖和,那么一双鞋他们就可以穿好几年。当时我去的时候,他们就送了一个小鱼皮的挂件,也算是赫哲族的一个小礼物。
    主持人男:这个挂件你戴过吗?
    施哲莹:是挂在车上的那种。
    主持人女:除了这个什么其他的民族还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吗?今天我们就总体来说你印象深刻的礼物无论是实际的还是你的收获。
    施哲莹:在草原上那天我也说了,除了送了一件衣服之外,在鄂伦春和鄂温克,草原上民族都会献哈达,特别热情好客,都会献哈达,然后在达斡尔族的时候,那个姐姐不光给了一件他们民族的服装,我们当时去了七个人,他们特别的细心,从城里给我们买的T恤,但是那种T恤是有他们的民族特点的,上面有驯鹿还有篝火,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被称为驯鹿的民族,这也是代表了他们民族的一些特点。然后在蒙古族的时候,我爸和他们说是拜了干儿子,就给了小钱包,一个红色的,是皮的,上面有蒙古族的那种图腾,里面也有钱,四五前年我也是去了这个蒙古族家庭玩,当时我们也是两三家一块去的临走的时候也是给我们每人都包了一个红包,其实这也是他们民族的一个习俗,也包含了他对客人的一种情感。
    主持人女:说到现在我们大概都说的是一些比较实实在在的能够看到的礼物,那你这一路上内心比较丰富的,不是看得到,摸得的到,精神层面的东西?
    施哲莹:然后到了保安族的时候,说到保安族大家都知道保安腰刀,中国的三大名刀之一,和户撒刀、英吉沙刀并称,当时除了买那个刀之外,他还送给我们一把保安腰刀。说起这个保安腰刀它的工艺是非常的复杂的,几十层的铁加钢,然后不断的打,烧红了打,然后再把它折起来,然后再打,这样刀上就会有自然形成的纹络,特别的精美。到贵州的时候,正好赶上侗族和苗族过年,他们在过年的时候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跳铜鼓舞。在贵州的时候就收到了一个叔叔送给我们的芦笙的小模型,不过也能吹,特别的可爱。到西双版纳的时候,当地的老州长是被毛主席封为终身州长的那个老爷爷,特别德高望重,平常老百姓也会去看他,让他给摸顶,然后在西双版纳那个傣族最高的礼节就是给你系一根红绳或者是相当于那种金刚结,然后当时我们去老州长家的时候,他就给我们系了红绳,然后还送了我两根。
    主持人女:我在微博上有注意到,你拍下来给我们看了。
    施哲莹:其实那老州长夫妇有一个干女儿,当时我们西双版纳的时候,她就陪我们去看了傣族的演出,但是那一天晚上她就给我了傣族泼水节用的银碗。当时白天去傣族风情园的时候,也有傣族的那种旅游项目,每天有两场泼水活动,而当时他们用的都是那种塑料盆,但是他们传统泼水的话都是用银碗和橄榄枝,如果比较亲切的话,就直接用那种银碗去泼,代表的是吉祥如意。
    主持人男:他们泼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拿银碗泼的。
    主持人女:还有吗?
    施哲莹:到昆明的时候,昆明一年四季都是鲜花盛开,当地的一个叔叔,当时我就快过生日了,他听说了以后就给我们鲜花饼,他说你快过生日了,这也是我们当地的一种特产,也不给你买什么别的生日礼物了,就当是你的生日蛋糕吧。
    主持人女:那个是可以吃的吗?
    施哲莹:是可以吃的,是用鲜花做成的。
    主持人男:这个味道是怎样的?
    施哲莹:味道就和月饼差不多。
    主持人男:里面馅很多?
    施哲莹:是。其实还有很多的民族,比如说拉祜族、基诺族、还有布朗族他们都是以茶为他们日常的收入,在拉祜族的时候,有一个阿姨种茶的,他们家就有很多的1000多年的古茶树,树上还有那种螃蟹脚什么的。在基诺山乡还有布朗山乡,还有老曼娥,就有一棵1800多年的古茶树,就是因为这棵茶树改变了世界上的人们,茶出印度的这个想法证明了茶是出自中国的,这个老曼娥的茶叶的价格也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但是和老曼娥高昂价格的茶叶相比,在佤族他们也是种茶的,不过他们这个茶没有推销出去,也是他们自己种的茶,是生态茶,特别的便宜,是5块钱一斤的,我们到这些种茶的民族,每一个民族也都会多多少少给我们一些茶,甚至到大益茶厂的时候,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制作工艺,之后他们也给了我们每人一个茶饼。
    主持人男:可以说一路来,莹莹是收到了很多的礼物,光我们一期节目都有可能不够分享的,不过,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到这里了,我们明天继续连线。
    施哲莹:好的,再见。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