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写在“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前夕

2015-08-25 20:50: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文字,是一种创造;

  文字,是一种文化;

  文字,是一种历史;

  文字,是一种记忆。

  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

  几千年来的中国人,在一个个方正的空间里,用刀刻,用笔画,把自己对世界的描绘,对情感的抒发,都浓缩在一方方汉字里。或象形,或会意,或格物,或抒怀,它甚至自成一体,成为一门表情达意的书法艺术,在全世界的文字历史上独领风骚。

  古书上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这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汉字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写形态,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从公元前3000年前的甲骨文至金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再到今日所用的楷书,字体的演变也从未停息。

  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生命过程,每一次蜕变都经历坎坷,每一次化茧成蝶后,都是一次惊艳的亮相。在横空出世的计算机面前,古老的汉字毫不退缩,不甘徘徊在紧闭的大门外,勇敢地寻找突围的路径。就在国人还在嘘唏、外国人还在嘲笑它的时候,聪明的中华儿女用了十几年的功夫,便解开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死穴而完美闯关了。令人称奇的是,汉字出其不意地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结出丰硕的成果。古老而活力四射的汉字,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无以伦比的魅力。

  任继愈先生在《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一文中说:“汉字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汉字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对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等多方面的功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又说:“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正是由于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才能顶住外来各种侵略势力,打败入侵的日寇。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或缺的联系纽带。”有了汉字,政令得以畅通无阻,汉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各民族之间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汉字作为全体中华民族使用的最主要文字,承载着世界上最多的文化典籍,构筑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丰富的宝藏,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这条河流经之处,一些东西会被裹挟而去,一些溪流可能会干涸。伴随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通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浪潮席卷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正在迅速地消失,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国,汉字的传承也面临空前的困难。数字化使人们不再依赖笔和纸张,阅读不再是捧读书本,文字的记录方式在许多情况下由书写而变为敲击,文字书写所折射出来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变得鲜为人知,无人问津,文字赖以生存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脆弱。

  如今,曾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两个成员——书法与篆刻,赫然已列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正是鉴于文字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中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以文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矿藏之富赡、深沉,也是有感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字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在由山东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召开之际,由山东大学主办的“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在山东大厦美术馆重磅展出。

  傅合远先生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长期的理论研究,使他熟悉书法艺术的历史演变和逻辑进程,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书法艺术的审美特质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他先后出版了《汉字与书法》、《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等多部学术著作及在《文史哲》等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及赏评文章,也曾先后赴日本、韩国进行讲学和书法艺术展览、交流。

  本次“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傅合远先生用书法的形式,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主要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轨迹,展现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华。汉字更大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其书写的雄浑端庄或者龙飞凤舞,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深厚意义,如果说汉字之美可以让人倾倒的话,美丽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让一个民族跨越几千年,能够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