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书家傅合远

2015-08-26 15:57: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有论者以为:近代以来,书法家可分为两类:学者型书法家和艺术型书法家,前者风格多儒雅纯正,后者则更汪洋恣肆。以此标准,傅合远教授当属前者。针对书法的民族文化特征、儒学与书论,以及当代书法界的现状等问题,傅合远教授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曹传虎 张立民

  书法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谈起书法艺术的民族文化特色,傅合远教授颇感自豪地认为,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有古文字的国家就更少了。放眼世界,目前只有中华民族的现代人还能看懂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几千年前的文化史料信息。更为可贵的是,也只有中华民族将实用的古老文字创造为一种高雅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繁荣至今。这是中国在世界文化史上尤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但是仅以此来阐释书法的民族文化特征,就显得较表面和简单化了。书法艺术的民族文化特性更深层的内涵,是中国人在将实用的汉字创造为一种丰满完备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不仅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境界,而且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和表现理想,而这又对中国其他艺术形式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傅合远教授认为:早在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就深刻地洞察了书法的审美特征,他说要有独见之明、独闻之声的睿智,才能欣赏书法艺术的“无形之相”、“无声之音”之美。

  所谓“无形之相”,是说书法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法度技巧的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了实用汉字笔画造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永字八法”中写一点画,不仅强调取侧势,还要有“高山坠石”的力量感和如“人之眉目”一样的传神作用,这样既可以使汉字的笔画造型更为丰富多变,消减和弱化了书法的象形再现的势态,又使书法的主体的“心相”、“情相”和意趣精神获得更为自由和充分展示,由“以形写神”发展到“以神造形”,大大提升了书法艺术的精神表现价值。

  所谓“无声之音”,是说书法在创造过程中,不仅将汉字分间布白,显示空间的笔画进行了巧妙的先后时序规划,强化了行、草书的萦带句连作用,达到了一笔书一维时间推移过程,更强调书法的线条在一往前行的流动中显示出轻重缓急,提按顿挫,浓淡枯涩、刚柔疏密的节奏和韵律,而这种节奏韵律同听觉的时间音乐中的节奏韵律一样,都是艺术主体情感力度和心理节律的显示和物化,有着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傅合远教授强调,音乐是表现艺术的王冠,而书法“无声之音”的审美表现的价值趋向与追求也使其达到了愈简单愈丰富,愈直观愈玄妙幽深,“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的表现境界。林语堂先生说,在中国,只有书法体现出中国人艺术心灵表现的极致。这应是林语堂先生深刻洞察书法的民族文化特征,不由自主发出的感慨。

  儒学与书论

  对于儒学与书论,傅合远教授颇有研究。

  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不久,傅合远教授为使自己的文艺美学理论研究与学院研究儒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和特点相一致,确定申报了这项重点研究课题。但当这课题申报获得批准后,傅合远教授对这一课题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后,感到其难度还是很大。“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系统研究儒学与书法理论的专著。”傅合远教授认为,中国有儒、道、释三大哲学。而在这三大哲学中,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人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和生活中,发挥了更为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居主导地位的哲学。而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是善,艺术创造的中心是美,儒学对艺术产生影响,就是仁善伦理思想在艺术中的传播,对艺术的浸润,使艺术美的创造包含着浓厚的善的内容,由此,也使得中国的艺术和美学形成一个鲜明民族特色。它是美善结合的,而不同于西方的美与真(科学)的统一。甚至也因此导致中国艺术的社会功能与西方艺术的差异。“中国的艺术更强调要有净化人的心灵,产生伦理教化的作用,而西方的表现艺术更强调尽情的展示自我,宣泄情感等等。”

  傅合远教授说,要进一步谈儒学对书法的影响,就不难发现它在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多个环节,都发生着作用。

  首先,在书法由实用性书写生成发展为一种具有深邃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儒家不仅尚法,而且以仁释法,依仁建法,如强调中锋用笔的表现价值,认为只有法度技巧的完备,才能创造出和谐完美的艺术形式。

  傅合远教授介绍,在艺术创作的心态上,儒家张强“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理性构思的作用,这与道家崇尚“无意”为之,信手自然的创作观是不同的。在艺术的表现境界上,儒家主张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情中见理,理中含情,情理统一,中和优雅的谐和的审美表现境界。唐代的李世民不惜尊位,为王羲之作传并评王羲之为“书圣”,就是认为书法史上,只有王羲之的书法达到了尽善尽美,无人能触的表现境界。再有在书品与人品的关系上,儒家强调人品对书品的重要作用。认为要创作出好的书法,书法家先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这也由此使得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王公大臣,文人士夫,下至平民百姓,在喜欢书法,投身书法的过程中,不仅仅看作是一种技艺活动,而是修炼人格,陶冶情操的文化方式和途径。

  “这点也可以算是书法繁荣不衰的重要原因。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学对书法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弊端,这也是我的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特别注意的方面。”

  当代书法的现状与问题

  对于当今书法界的现状,傅合远教授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和发展,书法界至少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历史上没有过的景观。一是书法家有了专业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大概是1981年才成立的,多省市甚至县,也成立了相应的书法组织。虽然书协组织成立得比较晚,但这个组织会员发展比较快。据说中国书协已有近万名会员,或许现在已是中国文联艺术协会中会员最多的组织了。再加上各省市书协的会员,这标志着中国书法家已形成了庞大的组织群体。另外中国书协和省市书协都组织了不同级别,名目众多的书法展览、评比,以及书法交流拍卖活动,这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世人的书法热情,与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如诗歌、戏剧等感到越来越冷的境况是不同的。二是历史上书法家的成长和培养,大都是私人拜师、师徒相授,或靠自己天分,悟性和功力、自学成才的,那时候没有设置书法学科和专业的学校。但新时期以来,我国不仅艺术院校,甚至不少普通高校,都设置了书法专业,不仅有本科生也有了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这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学校书法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等艺术专业人才,这也为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傅合远教授强调,当代书法艺术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问题,如急功近利,商业气息浓厚,缺少衡量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标准,也缺少提升和引导、提高创作水平和质量的方法和思想。还有的艺术组织,掌握了艺术资源,也控制了书画市场,艺术作品价格往往不是根据艺术家的创作水平由市场筛选,而是利用行政手段,根据艺术家的社会地位、等级、权力集体商定的,这是很可笑的,是不利于艺术自身发展的。有不少艺术买家,贵耳贱目,不考察审视作品的质量,但闻书者出处,唯名是尊,唯贵为美,这也容易给书法的传播带来误导。还有当代书坛名家满天飞,但缺少可与历史上有成就的书法家媲美的大家,也没有出现内涵深邃,味之不尽,赞叹不已,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品。还有的书家,明知自己创作不出高水平的作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根底不厚,艺术修养不够,但又不肯切实作出努力,而热心于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出奇出巧,以博取声名,这实际上是自绝进域,对自身艺术发展是不利的。

  由此而见,当代书坛繁荣背后,实则隐含着一定的危机和弊端。

  谈到书法艺术的未来,傅合远教授认为:尽管而今的书法确有值得忧虑之处,但对书法的未来没必要悲观。随着我国政治反腐的深入和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一定会对当今书坛产生积极的影响。“繁荣的当代书坛一定会出现视艺术为生命,为艺术而献身的英雄和大家。他们也定会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使书法艺术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