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学连载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二十二)
□ 余秋雨
2004-10-17 07:27:33 

  乡下故事的纯粹和透彻是爸爸不能想象的,他只能把心中的疑问
说给叔叔听,叔叔只是淡淡地说:“来一下上海也可以,以后不知会
到哪里去。”
  爸爸对叔叔的这种口气,总是不太理解。
  我到后来才明白,他们之间的这类差异,问题主要出在叔叔身上。
  叔叔由于自己对上海的脱离,总是有意无意地看淡我们全家对上
海的进入。这种心态,已经明显地有失公正。对此,他自己其实也感
觉到了,却一时无法点破,成了隐隐的一块心病。
  以我为例,他已看到,上海这座城市以一种多年沉积的文教力量,
对一个乡下孩子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如果说他觉得那些功课在小城
市里也能完成,那么在一个人的整体文化素养上就不是这样了。他每
次来上海,总会很饥渴地先看一些外国电影,却发现我几乎已经和同
学们一起看过全部当时被允许放映的苏联电影、意大利电影、美国电
影和法国电影,可以很知心地与他讨论银幕上的《白夜》、《白痴》、
《上尉的女儿》、《奥赛罗》、《第十二夜》、《偷自行车的人》、
《百万英镑》、《天堂里的笑声》、《红舞鞋》……这只有在上海才
有可能。他很清楚,谈论这些作品和它们的背景、作者,也可以在各
地大学的课堂里,但最适合的地方还是在上海的落叶梧桐、斑驳洋楼
间。
  本来,安徽的一切是他的彼岸,但这么多年下来,他对彼岸已渐
渐失望。结果,反而是上海成了他的彼岸。他不想承认自己当初“从
旧世界突围”的青春激情已经蜕变,只叹息自己落脚的环境不太干净。
  好几次来上海,他都要我为他抄写几封寄给北京领导机关的投诉
信。不是为自己的事,而是为安徽隐瞒下来的巨大灾情。他说,老百
姓太苦了,北京却不知道。凡是安徽写给中央办公厅的信都被截留和
侦察,因此他只得到上海投寄,又只得让我抄写。我在抄写中看到了
另一个叔叔,与平日温和谈吐的叔叔完全不同。
  祖母知道我在为叔叔抄信,会问起信中的内容。我说了一些,祖
母就叹气了。叹完天灾之重、人祸之深,便再叹一声:“他不会在安
徽成家了!”
  当时爸爸、妈妈也在一旁,爸爸就对妈妈说:“他成家的事,你
明天随意地问问他,我和妈不方便。”
  那几天叔叔在上海,住在福州路、浙江路口的吴宫旅馆,他单位
驻上海办事处的所在地。第二天下午他回家,祖母到厨房做菜去了,
妈妈就当着我的面与他谈起了成家的事:“你给单位领导说说,以后
就在驻上海办事处工作吧,也好在上海成了家。上海人多,选对象方
便。”
  叔叔说:“嫂嫂,我比过,我们那里,环境不好,人倒贤惠;上
海相反,环境不错,人吃不消。”他说的“人”,当然是指女性。
  妈妈说:“那里有看上的吗?”叔叔看了我一眼说:“反正侄子
也大了,我做叔叔的不用避他。有不少人给我介绍社会上的,其中有
一个演员特别主动,但我想过,不合适……”
  “其实上海有很多好女人,好像更适合你。”妈妈说。
  “再说吧。”叔叔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他站起身,朝我挥一下手,要我跟着他去吴宫旅馆,去认识他们
单位的两个人。
  “今后家里有事可以请他们帮忙。”他说。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借我一生(二十三)
下一条:借我一生(二十一)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