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论坛:引领人类文明深入对话相融

2018-09-26 07:20:37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尼山论坛:引领人类文明深入对话相融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简称“尼山论坛”),是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学术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

尼山论坛创办以来,积极加强与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文明联盟的合作。四届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都派要员全程参加,并与论坛组委会召开工作会议。

据统计,历届尼山论坛共进行了110多场高端对话、学术全会、学术分会和电视论坛等活动,与会专家先后精心撰写了317篇高质量的论文,编辑出版论文集12卷、实录8册及“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等达1000多万字,形成“尼山论坛文库”。通过不断的价值对话与沟通,与会专家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

2010年9月26日至27日,首届尼山论坛在曲阜尼山举办。论坛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为主题,首次开展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高层次对话,70多位中外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举行了18场次高端对话、学术研讨活动,通过了《人类和谐宣言》。

2012年5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尼山论坛在曲阜尼山举办。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爱”为主题,突出联合国“世界文明对话日”1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了52场次高端对话、学术研讨、电视论坛、主题演讲和博士生论坛等活动,130多位中外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形成了《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通过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尼山共识》和《青年人走向世界文明对话前台倡议书》。

2012年11月10日至11日,纽约尼山论坛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中国、北美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超越国度,不同信仰,共同伦理”主题,开展了5场儒家与基督教文明对话。这是第一次由非政府组织进入联合国总部主办文明对话活动,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在美国纽约主办的儒家与基督教文明对话,在联合国及美国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3年10月12日,北京尼山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以“信仰,伦理”为主题,为第三届尼山论坛作了学术准备。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视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14年5月20日至23日,第三届尼山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在尼山、山东省图书馆举办了高端对话活动。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中外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围绕“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主题,提出并诠释了“人类共同伦理”概念,在世界思想领域取得了前沿性的突破,推动“人类共同伦理”新概念成为全球学界新热点。与会学者签署了《在文明对话中培养人类福祉之责任意识共同协定》。

第四届尼山论坛于2016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曲阜举行,成功举办了分论坛“尼山世界女性论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和专家学者等国内外各界人士共500多人出席了论坛各项活动,共收到论文109篇,通过并发表了《人类简约生活宣言》和《世界女性尼山共识》,特别策划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学术座谈会”。

尼山论坛还先后应邀出席了世界公众论坛“罗德岛论坛”、联合国文明联盟“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磋商会议”及第五届论坛、首届澳门论坛,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进步高度,把握世界发展格局变化趋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些重要论述,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众多全球性挑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多元文化交融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五届尼山论坛定于2018年9月26至27日在曲阜举办。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举办的新一届论坛,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五周年之际举办的新一届论坛,是进行机制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届论坛,也是山东发挥文化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新形势下举办的新一届论坛。本届论坛有效整合山东文化资源,将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统筹谋划,由文化与旅游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进一步提升了论坛的层次。

(记者 赵琳 整理)

文明实践传新风,研学游里培新种

孔子故里以德化人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孟一

本报通讯员 梅花 张艳

“有丧事、简程序,不披不吹少招待;存善心、懂孝道,人人都要活到老;讲诚信、有爱心,和谐社会处处新……”9月23日,中秋前夜,曲阜市小雪街道南雪村里热闹非常,南雪村把回家过节的村民聚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小广场,搞起了村里的中秋晚会。69岁的村民孔凡民直言,村里自己搞中秋晚会,把孝老爱亲、团圆丰收的内涵编进晚会节目,就是要重拾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让富含深意的老传统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实践所刚开建那会儿,很多村民没把它当回事,后来各种活动越搞越多,才意识到这个实践所不一般。”南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任邵敏说。

融入生活,传统文化才会重现昔日生机。从专门为留守儿童监护人准备的科学育儿课,到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社保政策讲解,再到重拾“中国节”、志愿者义务开办特长班……南雪村人的好传统捡起来了,视野开拓了,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今年,村民自愿出钱建起“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街坊邻居闹乱子的越来越少,婚丧嫁娶能简则简、质朴温馨;上到80岁老翁下到三四岁的孩童,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乱丢废纸、不乱光脊梁。

作为全省最早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地区,曲阜市在全市20个村率先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多种方式,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专门成立了由理论教育、科技文化、法律法规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6支专业队伍,并调动志愿者等力量,发挥不同群体的优势,解读好政策、策划好活动,直抵人心。市里设立每年2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加强实践所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

“三孔”旅游,古建筑鉴赏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专业性过强、讲来晦涩难懂,别说孩子,连成年人听起来也经常一知半解。可如今,穿过曲阜古城墙外游人熙攘的后作街,一处闹中取静的中式庭院里正用“中国乐高”的形式破解着“三孔”古建的密码,成为曲阜研学旅行板块中最受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

8月15日,来自青岛的42名小学生来到曲阜市古建博物馆,很快被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呈现的古建知识所吸引,而更让他们玩起来停不下的,是一个个用实木做成的古建微缩模型。

“什么榫卯啊、斗拱啊,老师讲得再细我们也很难搞清楚。现在拿在手里一块块地拆解组装,为什么可以防震,为什么能扩大室内面积,很容易就弄明白了。”4年级的孙思琪一边摆弄手里的鲁班锁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研学讲师还在体验过程中给他们出了“难题”,让他们到“三孔”游览时寻找刚刚拆解过的木质结构和飞檐走兽,到时候一定好好观察。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至此,研学旅行正式成为中小学生“刚需”。面对这样的一次政策利好,曲阜市看到的不仅是偌大的市场蛋糕,更看到了在青少年心中重培中华传统文化“种子”的宝贵机遇。

8月1日,曲阜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迎来了一排排“古老的新朋友”——抱着吉他、敲着电脑、蹬着车子的“夫子爷”。类似于早年面世的“HELLO孔子”系列Q版公仔,“夫子爷”是由山东儒家控股集团基于吴道子版孔子像运用现代动漫技术推出的孔子文创新IP。

一直以来,曲阜不缺少文化资源,但却始终没有开发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创产品。“难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文创产品也就担不起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曲阜文化产业创意中心负责人李遵廷说,设计“夫子爷”形象、推出系列产品,就是想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通过创意和设计对曲阜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满足这个时代的接受习惯。

6月22日,曲阜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正式揭牌,这也是曲阜市的首个文化创意机构。“通过产业化发展,诸如楷木雕刻、毛笔制造等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都在曲阜开始起势。”曲阜文化产业示范园党政办主任孔鹏说。

韩国成均馆大学金圣基——

从中国智慧中求索文明相融之道

□本报记者 赵琳

前来参加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圣基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往返于中韩之间了。几年前,卸任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后,他开始担任韩国儒经编纂中心主任、韩国儒教协会名誉会长。与东亚乃至全球儒学学者的多次交流中,他更觉儒学的珍贵。“越来越多的学者愿意在中国智慧中求索,探讨文明的相融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途径,为人类未来和平、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金圣基说,“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族群或民族认同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群体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注重伦理,讲‘天下太平’,‘天下’无所不包,不分国内国外,无疆界可言。孔子在民族、文明问题上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对今天我们研究民族问题、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融合,仍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文化导师和精神领袖: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代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世界上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金圣基认为。

孔子的民族观、文明观是儒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创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的特点。金圣基说,春秋时代,中华文明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对三代以来的文化作了总结、损益和传承,同时又汲取了各个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如巫、史、儒(孔子创立儒家之前的神职人员)等文化,创立了儒家。

《礼记·檀弓》篇记载,孔子临终前曾说“丘也,殷人也”,并让弟子按照商朝人的丧葬方式举行葬礼。殷人就是商朝人,傅斯年在《夷夏东西说》中认为,商朝与夏朝、周朝等中原华夏民族政权不同,商朝先人是发源于东北和山东,生活在山东、苏北等地区的游牧民族。傅斯年先生的观点,后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也有所证实。

“据孔子对夏殷周文化态度,他没有因周灭商而心怀狭隘的民族感情,而是对当时盛行的‘华夷之辨’观念持理性、自觉而谨慎的态度。”金圣基说,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杂居,文化逐渐混合的趋势,孔子大胆地冲破民族的界限,宣言“吾从周”。

“孔子的伟大贡献正在这种博大的‘择善’的新精神,他顺应民族融合的社会运行大道、超越民族与文化畛域的民族观、文明观。”金圣基说,孔子打破了殷周文化的藩篱,打通了殷周民族的畛域,以开放的心态,超越种族和文化区分,对夏、商、周各自优秀文化成果一视同仁,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由此而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与民族观念。

金圣基认为,在孔子眼中,在各民族交往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对于各民族历史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往往都是相互接受并加以继承和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原的礼崩乐坏中失传后,有可能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方得到保存或发扬。例如,孔子就曾向夷人后裔小国的郯子求教古代官制,并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孔子在诸夏“邦无道”,“道不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为所用时,打算“居九夷”(《论语·子罕》)或“乘桴浮于海”(《论语·卫灵公》),表明孔子除了想在夷狄之地传播文化,推行自己的治邦理念外,也不无“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味。

《论语·颜渊》有云“四海之内皆兄弟”,充分体现出孔子没有种族主义,这一思想也孕育了中国人“天下一家”、“天下一体”的民族包容性和超民族国家观念。

金圣基认为,特别是“有教无类”的思想,说明孔子的思想打破了当时的国界、种族之分。他说,《论语·卫灵公》有云“有教无类”,“类”一般都解释为阶级、阶层方面的差别。但通过李济对安阳殷墟人骨的分析表明,活动在商代中心地区的人们,有着极不同的种族来源,远不是纯一人种。到孔子时代,中原地区的人种差别仍然很大,所以孔子“有教无类”中的“类”主要不是指贫富等级差别,而是指种族特征差别。从国别看,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卫、宋、陈、蔡、燕、秦、楚、吴等不同诸侯国。诚如费孝通所说,从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看,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只是文化的,在人的本质——“类”的层面是一致的。

金圣基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更需要有孔子那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意识,以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为核心,以促进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为宗旨和立场”。他特别指出,在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要防止文化霸权与强制同化,也要警惕将文化差异绝对化和本质化,人为扩大文化差异、制造矛盾和纷争的做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中秋文化盛宴,山东百家景区纳客近300万人次

    1_副本.jpg

    9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了解到,三天中秋假期,我省围绕全域旅游、精品旅游,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中秋文化旅游活动,全省纳入监测的1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97.2万人次,门票收入1.1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5.1 %和12.8%。[详细]

    09-25 08-09新锐大众
  • 山东:校园体育活动每天至少1小时 开放体育设施

    3_副本.jpg

    条例提出,学校应当通过早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方面,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详细]

    09-25 08-09大众日报
  • 中部疏解 新城加密!济南出大招要重构公交线网

    2_副本.jpg

    今年以来,济南公交进行了大规模的线网调整。8月3日,在济南公交首批线网优化成果通报会上,济南市交通委副主任罗卫东在肯定济南公交取得成绩的同时,直言公交目前存在功能、层次以及规划等问题,点明了线网优化的缘由。[详细]

    09-25 08-09齐鲁壹点
  • 济南或修订地名管理办法 再起怪地名可能受处罚

    4_副本.jpg

    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少地名蕴藏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寄托着济南人的乡愁。”  济南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副处长刘琦表示,对于人们关心的老地名保护问题,济南也在积极尝试移植和复活。[详细]

    09-25 08-09齐鲁壹点
  • 提高办案质效 山东检察机关严惩黑恶势力犯罪

    在扫黑除恶“东营攻坚”行动中,东营市检察机关推出“五个一律”办案机制,全力做好批捕、起诉和出庭公诉工作。”胶州市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活动,参与重大涉黑涉恶案件现场勘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讨论,监督和引导侦查机关调查取证,确保涉黑涉恶案件办案质量。[详细]

    09-25 08-09大众日报
  • 或阴或雨或多云 中秋过后山东迎来更加"凉爽天"

    据山东省气象台今晨6点消息,今天(25日)白天到夜间,鲁南地区天气多云转阴有小雨,鲁西北的西部和鲁中的南部地区天气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其他地区天气多云。另据济南气象局消息,今天白天到夜间济南多云转阴,傍晚到夜间部分地区有小雨,南风转北风都是2~3级,...[详细]

    09-25 07-09山东省气象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