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征文作品

乡风文明建设应着力抓好“四个环节”

2006-12-15 11:17:33 大众网
   
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为使这项着眼高远、内涵丰富、头绪众多、任务繁重的工作落到实处、呈现实效,应该着力抓好“四个环节”。
 

重庆南川市委宣传部章国友  张仁俊


  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为使这项着眼高远、内涵丰富、头绪众多、任务繁重的工作落到实处、呈现实效,应该着力抓好“四个环节”。
  一、应着力抓好基础环节——明确乡风标杆
  标是目的,杆是要求。望标而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凭杆而动,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标杆明确才能增强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应明确乡风标杆。
应  毫不动摇,牢牢把准标杆的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决定,明确乡风标杆应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大和谐为终极标杆,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要求,保证标的远大崇高,杆的科学权威。否则,乡风的标就会偏向,短浅而狭隘,导致工作盲目失序;乡风的杆就会失衡,没有准绳,导致工作无力乏效。
  应联系实际,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大国,乡风文明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具紧迫性,又具长期性。“唯书、唯上”不科学;“一刀切,一个模式建”行不通;想“朝建夕达”更加不现实。唯有讲求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分析基础,多行讨论,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突出阶段建设重点,用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建设,方能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达到终极目标。
  应针对问题,具体明确阶段性要求。乡风方面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旧问题突破了,可能新问题又产生了,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问题。要突破这些问题,就应“对症下药”,根据形势的变化,深入调研,广听人言,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对象主体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全面、准确把握对象主体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严格明确在一个阶段,重点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并将之细化,使之不抽象、不庸俗,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容易践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从而实现“药到病除”。
  二、应着力抓好关键环节——强化宣传教育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舆论氛围是行动的“保健品”。宣传教育作为认识和舆论氛围的“助推器”、“催化剂”,自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应抓紧而不懈怠,做到“广新深”。
  “广”,就是要增大宣传教育的影响面。乡风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因此,应树立大宣传教育的观念。延伸宣传教育的时间,把宣传教育融人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去;扩大宣传教育的空间,向整个农村扩展,向农村社会实践扩展;顾全宣传教育的对象,既不能只注重中青年而忽视老人和儿童,也不能只注重在家的人而忽视外出人员,还不能忽视外来暂住人员;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既要宣讲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举措、成效、先进典型,也要为对象主体积极提供科学的思想、先进的知识、正确的理念,权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形势分析、市场信息等。总之,全面开动宣传教育机器,点面结合,重点带一般,注重薄弱环节,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用宣传教育覆盖实现思想、信息、知识等的覆盖。
  “新”,就是要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宣传教育工作“新”就能引发人的好奇、激起人的兴趣,使人乐于受教,主动受教。因此,宣传教育工作应在坚持很多传统而有用的举措的基础上,紧扣阶段工作的重点、难点,树立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观念,组建、规范行业协会、文艺团体、居民谈心队、爱心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村民自治“诚信小组”、义务宣传员队伍等使组织有新健全、人员有新充实,全力构建大宣教格局;树立综合教育和开放教育的观念,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和要求,采取思想教育“大家谈”、新闻点评、农民论坛、文艺演出、帮扶活动等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宣传艺术,多用鲜活的内容、生动的事实、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内容有新突破、形式有新改进;树立阵地育人的观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可能地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有经济就在全、多、精上下功夫,经济紧张也得开拓思维,在经济型实用型上做文章,同时还应在晚上、节假日等时间充分利用小学校等闲置阵地,使阵地有新建设和新运用。
  “深”,就是要增强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宣传教育工作“深”才能让群众所知较广,知而不忘,即或忘也能再知;才能让我们宣教的道理和要求震撼人心,增强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催人为之,教有所效,避免一些群众对道理和要求消极忽视、知而不为。因此,宣传教育不能刮一阵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应在入群众之眼、耳、心上下功夫,打好“持久战”和“攻坚战”。比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在规范建设文化活动站(室)的基础上,加强建设文化中心户;在刷写长期标语的基础上,规范建设便民阅报栏,坚持定期办好板报专栏;在推行门板报的基础上,向每家每户免费张贴新风对联;在定期举办文艺节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小型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在适时举行报告会的基础上,针对白天群众忙,利用夜晚开展“山村夜话”活动进行宣讲等;在设置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咨询点的基础上,时常组织病患、车祸等直观图片展,有的还组织党员干部去看监狱、看医院、看火葬场,直接震撼人的眼、耳、心等。好的做法不胜枚举,都能有效保证群众时时受教、处处受教、长期受教、反复受教、心灵受教。同时,党员干部应通过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去激励人、感召人、带动人,这也是增强宣传教育工作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三、应着力抓好根本环节——着眼着力实践
  科学的标杆必须依靠实践,才能证明和体现,否则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丰富强势的宣教也须实践,才能收到实效,否则都只能是空了吹。实践既是检验乡风文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又是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目的的根本途径。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应着眼于实践,着力于实践,强力推进。
  应着眼着力于乡村物质文明实践。《孟子》曾提出“穷则独善其身”,然而事实上,穷则易起盗心,盗心起就可能绝仁绝义,乃至走上极端,难善其身。物质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乡村物质文明为民众从事精神生产提供物质生活条件,为乡风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是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对乡风文明建设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乡村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为乡风文明的发展提出了任务和要求,并起着推动作用。只有民众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逐渐把民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民众才会有更多的心思、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从事乡风文明建设和享受乡风文明成果。因此,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基础,真正实现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积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生产,做大做强民本经济,切实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使民众得实惠,生活富足,为乡风文明建设创造最为有利的前提基础。
  应着眼着力于基层民主政治实践。基层民主政治与乡风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基层民主政治越发展,民主法制则自然深入普及,才能纯正党风、政风,才能确保民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广泛性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全面性、实效性;基层民主政治不发展,就难讲民主法制,也不会有成功的乡风文明建设,一个不民主、不讲法制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政治腐败、法制无序、思想滑坡、道德混乱的社会。因此,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其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应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全面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用良好的政风引领乡风的文明;应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们自觉地习惯和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把思想意识提高到新的层次,进入新的境界。
  应着眼着力于广大民众道德实践。广大民众道德实践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重要途径、形式和有效载体;是提升广大民众道德境界的重要保证,还是文明乡风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具体措施和关键环节。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众,从“高”处着眼,“实”处着手,以提高民众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服务民众、服务发展为主题,以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全面推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解决有损乡村文明形象的问题为重点,以为民办实事、好事为着力点,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道德实践和树立先进典型为突破点,继承优良传统、好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民众道德实践活动的规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从具体事情和行为抓起,从家庭等乡村“细胞”抓起,不以小为小,不以细为细,做深做实,坚持不懈,使民众在道德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良心、有爱心、有正气、有正义、有原则、有力量、有作为的人。
  四、应着力抓好重要环节——加强必要保障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需要全社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加大投入,搭建平台,依靠制度,强力持久地推进。
应增强各方能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和人,是全社会的事业,大家都有义务主动承担起建设任务。因此,既不能让乡风文明建设陷入“抓不起来、热不起来、硬不起来”的困境,也不能让乡风文明建设陷于党政“包打天下”的窠臼,也不能形成各个行政区域或建设主体“单打独斗”、“自拉自唱”、封闭自赏的定势。应切实建立和完善党政为“龙头”、乡村民众为主体、社会组织支持参与的大建设格局,充分发挥好党政的组织、引导作用,调动和保护好乡村民众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和协调好各方面、各层面的力量,形成社会联动、齐抓共建进行“大合唱”的生动局面,营造社会化建设的强势和大势。
  应夯实物质基础。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经费投入和建设阵地,一旦缺乏就会患“贫血症”、“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应切实夯实物质基础。对此,公家是主渠道,应健全、完善刚性的制度和纪律,使相关工作保质保量保到位;社会赞助建设是可取策略,应切实优化赞助建设环境,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争取赞助建设者信任、顺心、乐意地参与进来;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是有效途径,应采取民办公助、谁办谁受益的策略鼓励民众及其它社会力量投入建设,并不断强化民众的消费意识,对于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实行谁消费谁埋单;同时,应打破条块分割,克服各自为阵,节约公共服务成本,统筹投入、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共投共建共享。
  应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全社会注重务实真干,乡风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大进展。事实说明,建一点儿设施或开展一些群众活动并不很难,难的是将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只有依靠机制,才能保证乡风文明建设持久有序有力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因此,要让乡风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还有待于深化,既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层面上,深入到隐藏其后的机制层面上,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决策机制、组织活动机制、协调机制、物质保障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学习培训机制、为民服务机制、检查评比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体系,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期抓,反复抓,打好“持久战”,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编辑: 杜福
 
 相关新闻
· 走进新农村 熟悉新农民 塑造新农民——文...
· 真正的障碍是……
· 建立村级监督委员会 推进管理民主化进程
· 建设新农村农民有“十盼”
· 山乡里的小都市——枣庄市山亭区焦山头村...
· 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多“卖柑书记”
· 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 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
· 蓬莱市:科技人才“领跑”建设新农村
· 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