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 分站 网站导航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手机客户端 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 2019-06-17
    18:33

    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济举行

      智汇齐鲁 科创未来

      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济举行

      刘家义发言 李晓红致辞 龚正主持

      

      6月17日上午,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大会以“智汇齐鲁、科创未来”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国家科技领军力量,发挥院士高端智力优势,谋划创新驱动发展道路。116名院士济济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共享山东机遇,共谋未来发展,携手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恳谈会并发言,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主持。

      刘家义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1亿山东人民对各位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山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山东历史厚重、人文荟萃,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文化大省,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有条件有能力在全国大局中担当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军民融合等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随着八大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山东正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刘家义说,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指示,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引育科技创新人才,齐鲁大地焕发出科技发展的勃勃生机,迸发出创新创造的巨大活力。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是山东创新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真诚希望各位院士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山东,把目光聚焦在山东,把力量投放在山东,把成果转化在山东,为山东创新发展贡献智慧。我们将全力搭建创新平台,全力创新支持政策,全力优化创新环境,全力提升服务保障,让各位院士在山东工作生活得更加顺心、舒心、安心。

      刘家义最后说,芒夏时节,且收麦香,且种希望。今天我们在这里播下合作的种子,期待收获的季节,展望美好的前景。我们将努力打造好院士恳谈会这一平台,将其机制化、制度化,诚挚欢迎各位院士与山东人民一道,共同创业发展,共享山东机遇,共创科技辉煌,谱写新时代山东发展新篇章。

      

      李晓红代表中国工程院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中国工程院与山东省历来保持着非常友好密切的合作关系,院省合作起步早、起点高、成效实,为山东重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广泛组织省内外院士专家,围绕山东省重要战略部署,更好地将山东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工程院智力优势、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助推山东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

      

      张涛在致辞中说,山东是最早和中科院开展全面合作的省份之一,双方同心协力、携手创新,推动院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这次恳谈会和签约仪式的举办,向全社会释放了山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开放胸怀。中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山东省的全面战略合作,策划更多重大科技项目在山东布局,引导更多人才向山东聚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恳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宣读了“学习郭永怀、建功新时代”倡议书。

      

      陈清泉、刘中民、吴立新、贺林、岳清瑞、江桂斌、张立人、彼得·叶甫根尼耶维奇·斯特利扎克等8名院士先后发言,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

      

      大会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和揭牌仪式。山东省政府、中国科学院、青岛市政府签约共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省政府、中国工程院签约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山东院士专家学者联合会暨院士之家(济南)、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揭牌。

      17日下午,举行了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举行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等7个平行论坛。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何华武,有关省领导,各市、省直部门、部分高等院校和企业负责同志等参加恳谈会。

  • 2019-06-18
    14:30

    图解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 看院士们都说了啥?

  • 2019-06-18
    14:04

    【海报社评】“最强大脑”助力山东创新发展新征程

      【海报社评】“最强大脑”助力山东创新发展新征程

      海报评论员

      6月17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济南召开。116名院士相聚泉城,围绕“智汇齐鲁科创未来”的主题,为山东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出谋划策。

      116名院士出席、7个平行论坛、30多位院士做主题演讲,本次恳谈会规模空前、意义重大,紧扣山东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智力需求,坚持聚焦中心大局、强化精准对接、刚性柔性并举、致力长效机制的原则,坚守山东主动汇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雄心,讲好山东故事,传播山东声音,展示山东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山东不遗余力地招才引智,在院地合作上更是大步推进,硕果累累,跑出了创新引领发展的“加速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全省共备案院士工作站621家,引进院士331人、院士团队1426人;近5年来,山东已与中科院院属单位签订21个区域性战略合作协议,893个合作项目在山东落地实施。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了院士在创新驱动上的“人才库”“智囊团”“攻关组”作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这一个个数字,对山东创新发展而言,既是前提,也是后盾。

      让山东创新发展更有闯劲。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敢闯敢试”的胆量与魄力。科技创新更可能是九十九次失败才换来一次成功。院士团队作为科研创新相关领域的权威,既有试错纠错的底气,也有试错纠错的勇气。当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少不了成果转换的试验田,因此,院士团队的加入,让这些成果转换更有底气,让创新驱动发展更有勇气。

      让山东创新发展更有韧劲。创新驱动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久久为功的坚持。不管是实验室里的科技创新,还是车间里的成果转换,都是摸石头过河,都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常有之事。院士团队与一般科研团队相比,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更优秀的人才队伍,这些优势既增加了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也减少了成果转换的差错率,这样的创新发展怎会半途而废、没有韧劲呢?

      让山东创新发展更有后劲。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加入其中。不仅需要参与,更需要传承。重大科研成果常常是站在他人肩上完成的。院士团队合理的人才梯度,既保证了科研团队的可持续性,也为山东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正如泰山在祖国山川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一样,院士同样是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峰。这次恳谈会,依靠“智汇齐鲁”成就“智慧山东”,院士们必将助力山东创新发展迈向新征程。

  • 2019-06-18
    14:02

    以奋斗回报伟大时代——“学习郭永怀、建功新时代”倡议书发布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王磊

      51年前的冬天,郭永怀带着导弹热核武器的一份绝密资料,从青海基地赶往北京,飞机不幸坠毁。找到遗体时,在场的人失声痛哭: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大家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俩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斯人已逝,事迹不灭,精神长存。6月17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发出了“学习郭永怀、建功新时代”的倡议。参会院士和专家一致表示,要以郭永怀为榜样,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奋斗回报伟大时代,不负人民期望。

      “郭永怀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承载者。他还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更是山东人民的骄傲。”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现场宣读了倡议书,“我们要学习郭永怀心系祖国、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恳谈会期间,郭永怀恪守“出国就是为了学成后回国”的初心,引起院士们的强烈共鸣。“对国家忠诚实际上就是一种动力。真正把科研做出成果,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最根本的是对国家的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任露泉诚恳地说。82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颜德岳是郭永怀的南开校友,他在郭永怀事迹展前讲起郭永怀的爱国往事:抗日战争时期,在前往加拿大留学前,得知船将在日本停靠三天,郭永怀与同伴义愤填膺,“绝不接受敌国签证”,全体下船,坚决维护民族尊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总参工程兵第三研究所研究员周丰峻说,郭永怀一辈子全心全意搞科技,专心致志给国家作实实在在的贡献,新时代的院士要向他学习这一点。

      科技报国,要艰苦奋斗,勇于登攀。“最近的国际形势,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提醒’,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做到原创,不能从基础研究上掌握发言权,而只是跟着人家做,并满足于此,那就错了。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表示,每个科技工作者都要从自己做起,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平衡,不能所有事情都从个人利益出发,这样就忘记了前辈们作出的贡献。

      学习先进,贵在行动。当前,山东正处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需要很多基础性、默默无闻的工作。王恩东说:“以郭永怀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为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忘我推进科技研发,不断推出重大科技成果。我们要学习他在科研方面的这种拼搏奋斗、不断创新精神,来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山东高质量发展。”

      这种创新精神同样应用于海洋强省建设。“建设海洋强省,不在于有多少海岸线,关键是山东有人才。”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金翔龙院士是山东的老朋友,曾在青岛工作30年,他表示,“山东有那么多海洋研究单位,大量的人才集中在这,只是选哪个突破方向的问题,只要突破了,就站住脚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新的征程就在脚下,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倡议书中,山东还向院士们发出了诚挚邀请:“关心山东、助推山东、与山东携手前行,智汇齐鲁、科创未来”。

  • 2019-06-18
    12:01

    大众日报评论|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智慧力量

      □本报评论员

      智汇齐鲁,科创未来。昨天召开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群贤毕至,名家云集,116位院士齐聚一堂,共同为山东创新驱动发展建言献策、集智聚力。这是山东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必将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智慧力量、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是科技创新的“稀缺资源”、科研人才的“金字塔尖”,是山东创新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当前,山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动能转换的胶着期,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要实现总书记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要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引领,比任何时候都更依靠人才驱动。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一定要以恳谈会为契机,围绕八大发展战略,聚焦“十强”产业,加强与院士及团队密切合作,用好高端智力资源优势,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携手两院院士及团队,山东创新驱动发展必将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情系山东、支持山东,两院院士及团队也必将在山东这片热土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智慧力量,必须充分发挥院士集聚效应,把院士的智慧成果珍惜好、利用好、转化好。广大院士专业知识精湛、学术造诣深厚,科学视角宽广、国际视野开阔,对世界科技前沿有着深刻了解,对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敏锐判断。这次恳谈会上,与会院士针对山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专业化、建设性宝贵意见,为我们探索动能转换路径、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发挥好院士这一强大“智囊团”作用,就要消化好、吸收好院士宝贵意见建议,把这些真知灼见运用到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中,运用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中,运用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方面面,把专家智慧真正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良策高招,变成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智慧力量,必须拿出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留才的实招,全面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引进最优人才,就要提供“最优政策、最优环境、最优服务”。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借恳谈会之机,全力搭建创新平台,为院士及团队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要全力创新支持政策,尊重科研规律,赋予院士在科研成果转化、经费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更多自主权。要全力优化创新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速实施“一次办好”,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为院士及团队创新创造提供法治保障。要全力提升服务保障,把服务院士及团队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领导干部与院士及团队联系服务“直通车”,解除院士后顾之忧,让院士心无旁骛致力于创新创造、事业发展。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广大院士把目光聚焦在山东,把力量投放在山东,把成果转化在山东,把科技创新的魅力化为山东发展的生动实践,齐鲁大地必将焕发出科技发展的勃勃生机,迸发出创新创造的巨大活力。

  • 2019-06-18
    12:08

    共话科技创新共享山东机遇——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院士发言摘登

     

      6月17日上午,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大会以“智汇齐鲁、科创未来”为主题,116名院士济济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共享山东机遇,共谋未来发展。以此为平台,播下合作的种子。院士恳谈会汇聚国家科技领军力量,发挥院士高端智力优势。院士们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现将他们的发言摘录如下。

      汽车革命要和 

    能源革命结合起来

    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什么是创新驱动?创新要有内涵:理念是创新之魂;创意是创新之源;人才是创新之本。创新生态和氛围是成功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自由、开放、合作、包容,公平的市场竞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驱动,融合政策、技术、文化、市场和金融,共同组成当今的科技奥运精神。

      如今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革命已经到来,汽车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汽车革命要和能源革命结合起来,发展低碳、智能、终端能源。信息化、自动化不等同于智能化。从能源生态系统角度研究智慧能源的基本机理,智慧能源就是将废弃能源转换成有用能源。

      市场不能换来技术,核心技术必须自己研发,培育领军人才。但市场可以换来市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应开放给外国,中国也应打入国外市场。在技术与市场层面,需要一手抓核心技术和高端产业,一手抓国内外贸易。

    科技创新助力构建 

    山东能源新体系

    刘中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正处在能源大变革时代,能源清洁化是国际大趋势,能源结构正处于从高碳到低碳、无碳的过渡期。能源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能源产业变革、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源动力。

      山东能源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双第一”。但也存在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能源消耗强度较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新一轮能源革命、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是国家战略安排,山东也需要在国家甚至世界的大格局下思考未来能源发展问题。山东省已发布《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省的目标。在此,结合山东能源现状、存在问题与挑战及发展目标,建议:一是以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技术促进山东能源及重化工业转型升级;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新技术;三是加快完善山东能源创新体系。

      我与我的同事们有信心通过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建设,聚集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汇聚重大项目,产出一批一流成果,努力建设成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长期支撑山东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服务山东支持国家能源革命。

    海洋强省建设要转入 

    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吴立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是传统的海洋大省、经济大省,要在全国区域竞争大棋局占据主动地位,必须尽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加快突破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海洋科技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由技术支撑型向创新引领型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5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谋划实施了海洋科技创新等“十大行动”,海洋强省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我就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主题,谈一些个人思考和建议。

      一、聚焦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释放海洋科技创新活力,强化海洋科技资源的系统布局,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汇聚人才,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二、围绕增强引领型发展能力,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以大科学设施作为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加快启动一批重大研发专项,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顺畅渠道。三、着眼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参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拓展双边和多边创新合作,打造共同发展新平台,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年,也是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扛起国家实验室“探路者”的使命,聚集国内外一流海洋人才,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突破急需的海洋领域核心关键问题和“卡脖子”技术,不断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探索新路径、开辟新局面。

    医疗事业发展迫切 

    需要新医学的问世

    贺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眼中,生命是一条线,在生命线的末端各种健康问题影响着生命质量。有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民众对疾病和医疗的认知极其有限,普遍存在盲目治疗和过度治疗的现象。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医学的问世。

      我所说的新医学是指老医学加上基因组学测序分析和遗传咨询解读。换一句话说,就是指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基因组深度测序和大数据分析,发现与复杂疾病或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变异,通过基因突变分析和遗传咨询解读,从而帮助临床医生为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医疗。

      新医学的核心是遗传咨询。现阶段,随着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器的快速创新和更迭,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如何从海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分析挖掘出有效的遗传信息,就需要遗传咨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转化医学是模式,精准医学是标准,个性化医疗是目标。

      当前,山东省正处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既有重大的机遇,也有重大的责任与挑战。近年来,在传统动能改造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例如建成生物医药等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也走在全国前列。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山东省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施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以科技创新推动 

    城镇绿色可持续发展

    岳清瑞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非常关注山东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在山东省战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功能调整以及城镇基础设施的更新,应坚持历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创新发展的理念。

      过去我们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粗放式的大拆大建。流传千年的城镇历史文化遭到破坏,目前我国得以完整保留的历史古城仅剩平遥和丽江两座。在经济战略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重视城镇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传统的特色民居建筑通过保护、功能转换和性能提升,可以创造城市的新活力、打造城市的新名片。

      我国环境和资源瓶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去年以来,砂石料等天然建材资源的短缺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安全。在山东省战略转型过程中,要吸取经验和教训,借力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功能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寿命普遍偏短,粗放式的发展和重复建设模式已经导致了严峻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城镇基础设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山东省的城镇基础设施存量规模十分巨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开展合理的诊治和性能提升,延长服役寿命,保障服役性能与安全,任重而道远,也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高效的城镇基础设施的诊治和性能提升必将是建筑业发展的新蓝海,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衷心希望山东省能够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开发这片新蓝海,打造新的制高点。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改革开放40年,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科教卫生、文化建设等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山东省是资源型、重化型的工业结构,产业层次低、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健康的环境、健康的地球和健康的社会,特别是健康的身体。坚持绿色发展,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从系统生态学的原理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瓶颈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议山东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制定有利于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价格、金融、投资、科技等政策。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制约因素,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保持传统名优农业特产。建议坚持污染源头防治,有序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加快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和农业投入四个结构。加强顶层设计,协调行动,以渤海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推动近岸海域水质改善。要切实做好环渤海污染整治,建设胶东半岛海洋绿色交通长廊、海洋长廊与绿色产业长廊。加大海岛保护力度,推进长岛等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和海洋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

    当前如何有效集聚 

    海外顶尖人才

    张立人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目前国外的高级人才回归国内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我就如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谈谈我的想法。

      按年龄来划分,目前海外人才可以分为三类:一部分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他们处于奋斗阶段,从某种角度讲,国外的环境和条件更有利于他们发展。另一部分是学有所成的中年科技专家、学者。这部分人正值壮年,有能力但也有顾虑。他们在国外有家庭、也有孩子,即使回来往往也是短期行为、蜻蜓点水,很难全身心投入。

      还有一部分人群,就是像我这样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科技工作者。这部分人已经事业有成、孩子也已成家立业,没有顾虑和负担。一旦退休之后,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却都没有了,实验室没了、办公室没了,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积累已到了一定的高峰,却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这部分人迫切需要一个平台继续发光发热,迫切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终生所学献给自己的祖国。这部分人大多对名利没有什么要求,只是想做点事情,这部分人是最应该、也是最容易吸引的。

      我建议,政府在引进人才的布局上作系统安排,和当地生产企业结合,把知识和学问变成生产力,真正转化为促进山东发展的动力。对新生代的学者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在引才方向上,可以向新加坡等国家人才倾斜。多为老年专家归国效力创造更多机会和舞台,力争把国外学到的,都留给我们的祖国、贡献给我们的人民。

    国际合作对新材料 

    开发至关重要

    彼得·叶甫根尼耶维奇·斯特利扎克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

      科学和技术成果正在日益成为国际性的事业。如何让知识广泛传播,如何避免和识别欺诈,如何获得专业领域国际层面上的新视野,要回答这些问题,国际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总是会问,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国际合作?答案清楚简单: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个人在新材料领域从事研究,通过山东省组织实施的“外专双百计划”来到这里。我在乌克兰是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在青岛大学进行有机碳氢化合物脱氢制备纳米碳材料研究,与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广泛合作。

      国际合作对新型混合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青岛大学与各国科研团队合作,开展混合材料技术合作。各方都从这次合作中获益,为创造新的混合材料带来新的想法,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非常重要。每个团队都有一定的材料科学领域的经验,将特定的知识结合起来,共同努力开发混合材料。科学家很容易传播知识,因为当今开放的社会让科学没有国界。实际上,从新的科学发现到实现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唯有知识的无障碍传播,才能为创造新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每个人的努力加起来,就变成对全人类发展的贡献。

            (□记者 卞文超 整理)

  • 2019-06-18
    12:13

    且收麦香,且种希望——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侧记



      这是中外院士的一次集结,这是山东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开放大省,再一次展现了强劲有力的创新潜力、面向未来的发展前景。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6月17日上午,山东大厦金色大厅群贤毕至,116名院士济济一堂,以“智汇齐鲁、科创未来”为主题,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这里如约举行。
      “省级专门组织这么大规模的院士恳谈会,在我印象中还是第一次,这么多院士参会说明了山东发展的吸引力,体现了山东对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主会场外布置了院士恳谈会展览,展出了我省与院士合作成果及院士风采。早上8点30分许,在此驻足观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国法说。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是山东创新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之一。一个小小细节凸显了山东对院士的礼遇:金色大厅内,院士席位被安排在了前排和大厅中间座次,有关省领导,各市、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则坐在了大厅两侧座位。
      上午9点,金色大厅已是一座难求,报道会议的媒体记者都在聚焦着盛会的启幕,大会的动态在各大网站和微信朋友圈实时更新。
      “这里依山傍海,这里人文荟萃……”伴随浓缩山东之美的大幅图片出现在屏幕上,大会正式开幕。几分钟的宣传片不仅让人看到了山东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灵秀斑斓的海岱景色,也集中呈现了动能转换的“山东机会”,释放了尊贤尚功、求贤若渴的“山东诚意”:八大发展战略是院士们孕育创新成果的千里沃野;十强产业集群为院士们勇攀科技高峰提供了广阔空间;“科技创新31条”“人才新政20条”,开辟出行、就医、生活绿色通道,为每一名院士提供“一对一”全过程精细化服务……
      院士之光,星耀山东。回看过往,潘承洞解析数论、曾呈奎向海要粮、余松烈情系麦浪、蒋民华晶体研制……院士们在山东充分施展聪明才智,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进步作出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对双方的密切合作赞赏有加:“院省合作起步早、起点高、成效实,在山东重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作用。”
      山东也是最早和中国科学院开展全面合作的省份之一。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致辞时说,中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山东省的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随着八大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山东正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齐鲁大地焕发出科技发展的勃勃生机,迸发出创新创造的巨大活力。
      “我回来两年多,与济南润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创新合作,感觉如鱼得水。”在海外工作30余年的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立人说,看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他已联系了几个尚在国外的院士同事,打算一起在济南注册成立一家高科技咨询公司。
      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山东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列为十强产业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说:“我们有信心通过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聚集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汇聚重大项目,产出一批一流成果,努力建设成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把目光聚焦在山东,把力量投放在山东,把成果转化在山东,这是山东的盛情邀请,也是庄严承诺。“我们将全力搭建创新平台,全力创新支持政策,全力优化创新环境,全力提升服务保障,让各位院士在山东工作生活得更加顺心、舒心、安心。”省委书记刘家义的发言让嘉宾们倍感振奋。
      一上午的恳谈会,不仅让山东收获真知与灼见、友谊与共识,更收获了支持与帮助:在与会嘉宾见证下,山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签署了重要协议,共建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山东院士专家学者联合会暨院士之家(济南)、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揭牌。
      恳谈会结束走出会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我们与中科院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项目中已经开展了不少合作,现在又有了更高的对接平台,今后的合作会更顺畅,创新成果会更丰硕。”
      “2300年前,齐鲁大地产生了世界第一个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会聚了诸子百家的人才。我认为,这次恳谈会是山东创新开放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中科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说,他们将乘着盛会东风,加快集聚一流海洋人才,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汇聚国家科技领军力量,发挥院士高端智力优势。未来,山东将完善常态长效机制,实现院士恳谈会这一平台的机制化、制度化,山东人民将与院士一道共同创业发展,共享山东机遇,共创科技辉煌,携手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芒种时节,且收麦香,且种希望。

  • 2019-06-18
    12:13

    交融与共和合共生——院士与山东科技合作成果展展现双方新期盼



      “山东人民感激院士,山东发展依靠院士。山东期盼与院士交融与共、和合共生。”流金夏日,山东求才。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的会场内,建言献策、真诚交流;会场外,专门设置的院士与山东科技合作成果展,如同献给为山东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院士们的赞歌,以及对海内外院士等高端智力资源的诚挚邀请。
      通往主会场的长廊,成为了一条创新的蓝色展廊,齐整的巨型展板分列两侧,图文并茂,内涵丰富,夺人眼球。6月17日一早,与会院士三五成群步向会场,与自己的照片、成果在这里不期而遇,有院士直言:“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雪友在院士风采展板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开心地驻足合影。长于江浙的闻雪友却对山东满怀深情,坦言自己几年前能来山东开展新材料方面的研制并取得一定成果,与山东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民营企业勇于创新、敢于投入是分不开的。“当时我们只是从理论数据上论证了可行性,并不能确保一定成功,但瑞泰的负责人告诉我‘我们不怕失败,您就放手干吧’,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闻雪友说。
      辉煌成就展板前,一项项国之重器、重大成果不时吸引与会院士驻足赞叹。“这个装备是我们和兖矿集团合作完成的,是世界首套一次能采8米多煤层的,在兖矿应用的效果非常好,一个矿年产能达到1500万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王国法团队和我省煤炭企业一直合作,下一步还将联合攻关煤矿智能化,希望通过智能化实现对深井冲击地压等灾害的防治。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海尔集团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去年获评‘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家电行业唯一入选企业;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今年年初成功完成基于5G连接的自动桥吊控制操作,这在全球还是首例……”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科技人才处处长姜荣先在重大平台展板前自豪地向参观者介绍。他说,青岛能够在创新领域迅速起势,捷报频传,正是得益于我省在政策、人才、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打出的组合拳,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40年来,在“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倾力支持下,山东书写了无数创新发展的华章。展览专门梳理呈现了从1979年设立首个院省合作平台——中科院禹城综合实验站,到2019年这40年间山东与两院的合作历程。“山东这几年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和16个市都有相关的合作,光在潍坊就建了4个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张建伟说。
      许多与会的外籍院士也在展板前仔细观看。在全球创新版图上,山东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院士的目光。就在日前,青岛市举办了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53名院士签约入驻青岛国际院士港。短短几年间,青岛国际院士港就集聚了以外籍院士为主的百名院士。在科技部(外国专家局)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名单中,青岛、济南双双入选。
      交融与共,和合共生。会议间隙,这条创新展廊成为大家最愿驻足的地方。同行业的深度交流,跨行业的启发碰撞,新的创新种子也许开始萌发。

  • 2019-06-17
    20:21

    院士点赞恳谈会 想为多年研究找到应用的平台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 吴军林 孙靓 解强民)17日上午,“智汇齐鲁 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顺利召开,116名院士参加了会议。上午的议程结束后,院士们也向记者谈了他们的感受。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秦裕琨对大会的召开十分肯定,对大会的组织表示赞赏。秦裕琨说:“大会的召开非常圆满,更加没有想到是,本次大会竟能有116名院士前来,院士一般个人工作都比较繁忙,时间都非常紧张,而这次恳谈会却能吸引百余位院士,这也说明了院士们对山东的认可和期望。”

      对上午的院士恳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认为,山东发展得非常好,山东的领导对科技的发展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也非常成功。

      香港医学科学院院士,香港中医研究院教授、首席呼吸病、肿瘤病专家苏瑾说,通过大会,感受到山东十分重视科技和人才,听了领导们的讲话,他也感觉十分感动。苏瑾说,他对支气管哮喘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研究,这次来山东,也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平台,让自己的研究造福于山东百姓。

  • 2019-06-17
    19:10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于金明:集众家所长推动肿瘤精准治疗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17日下午,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于金明担任会长。于金明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将尽最大努力,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这项工作做好。在肿瘤的精准治疗方面,他很自信可以借助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集众家所长形成巨大的推动和突破。

  • 2019-06-17
    19:1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喊你来报考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17日下午,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宁光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寄语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希望借此平台聚集更多的智慧人士,将山东的科创事业做的更好。同时,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首任校长,他也希望更多的考生踊跃报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2019-06-17
    18:33

    “互联网+智能环保” 院士刘文清为济南空气质量改善建言献策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济南6月17日讯(见习记者 孙靓)17日下午,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平行论坛在济南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韩布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张远航、朱利中参加论坛并做主题演讲。刘文清院士为济南空气质量提出改善建议。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韩布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张远航、朱利中分别作了题为污染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大气污染探测技术进展、二次污染防治与蓝天保卫战、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若干问题等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在论坛上指出,济南市2019年1-5月份的PM10浓度为12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9%,PM2.5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对此,刘文清院士为济南市空气质量提出改善建议,首先要构建“地天空”立体网格化检测网络快速精准锁源;其次构建大气污染决策处置机制和定期会商机制,实现快速预警,快速处置,快速评估;引入第三方大气污染专家团队服务,建立信息化平台,科学研判分析,打通检测和管理,研判和调度,处置和评估之间的不协调。最后,刘文清院士还提出“互联网+智能环保”的区域大气污染监测的发展思路。

  • 2019-06-17
    18:4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危害山东人健康的主因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在17日下午举行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医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宁光介绍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山东人健康的主因,其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每10万人中有307个。高血压发病率达到22%,急性心血管事件(心梗)每10万人中有139人,死亡率是每10万人中有203人,是排在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介入例数位居全国第二位,达到66876例。

      山东儿童肥胖高发,6-17岁超重达到12%,肥胖10.9%。“这将会影响20年后山东人的健康,现在必须开始重视预防、检查。”宁光说。

      近视发病率也很高,幼儿园大班19%,小学39%,初中80%,高中91%。宁光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中国人也行就摆脱不了眼镜了。

      随后,宁光就此谈到山东全民健康计划,以医科大战略团队为基础建设“山东肿瘤防治院”“心血管代谢医院”“眼科医院”,集疾病预防和医教研多方位疾病防控体系。以医联体为基础,构筑以医院为枢纽,以社区为节点,以互联-物联为纽带的新型疾病网络。以科创中心、领军及潜力团队为基础,建立疾病队列-临床干预-组学发现-模式动物-机制阐述-干预实施的闭环疾病防治研究院。

  • 2019-06-17
    18:35

    未来5到15年,山东将进入核能发展赶超先进黄金机遇期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17日下午,在2019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广核集团科技委名誉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郑健超就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核能多元化规摸应用做了主题演讲。

      郑健超说,核能在山东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多年现场勘查调研和论证,山东确定了多个适合于建设大型核电站的厂址资源,为推进大型先进准的规模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国家能源局批准在山东建设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核能领城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目前,创新平台已有三大核电集团参与的12家研究院完成组建。中广核、中核、国电投正在山东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应用研究,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此外,郑健超说,山东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预计明年投运,这为在山东研发、推广高温气冷堆规模制氢技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郑健超认为,核能在山东的多元化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未来5到15年,山东核能加快发展、赶超先进的黄金机遇期内,核能多元化规模应用将在山东能源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山东省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 2019-06-17
    17:22

    名第一、做第一!校长宁光首谈山东第一医科大四校区发展方向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在17日下午举行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医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宁光向参会嘉宾重点介绍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下称医科大)的建设、发展情况。宁光介绍,医科大的办学定位是“在山东 为山东 名第一 做第一”,要将其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研究大学。

      记者了解到,医科大的校训是“跬步千里 格物至善 岐黄问是 济世泰医”。四个校区的发展方向也各有侧重,济南主校区高端定位、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泰安校区聚焦基层、强化质量、服务山东;章丘校区成果转化、培育产业、提升动能;青岛校区特色鲜明、形成优势、国际一流。

      在山东为山东,宁光介绍了“格物至善”四三教育计划,以泰安校区为例,该校区有三个为山东人民服务的方向,乡村医生振兴计划、基层医生培养计划、特色医生培养计划。

      宁光还介绍了医科大的“岐黄问是”人才引育计划,将人才分为战略、领军、拔尖、骨干、后备、亟需、专技七大层次,为山东人民建立“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医疗专职队伍。

      对于“济世泰医”学术提升计划,宁光说,该计划将学术提升分为战略、领军、潜力三个团队,其中战略团队服务健康山东和医养山东战略,聚焦严重危害山东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近视眼等,整合临床和基础资源,形成全境全链条疾病防控体系,以疾病发病率下降、治愈率提高为目标。领军团队则以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0到1”的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成为山东省医养大健康产业的新“引擎”。而潜力团队则针对山东医疗卫生亟需且有有极大提高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和方向,着力培养一批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学科团队和人才,为山东医疗卫生提供基础支撑。

      在“跬步千里”产业支撑计划方面,“我们希望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医教联合体,通过它做到乡村医生培养计划、成立乡村医学研究中心。”宁光说。

      医科大还将培育五大医养产业促进基地,医疗器械研发中心、新药研发和评价中心、干细胞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模式动物中心、健康地理学研究中心。“医养结合最重要的是在哪养在哪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找到那方水土养的那方人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宁光阐释健康地理学研究中心时说。

  • 2019-06-17
    17:22

    院士谈南阳水氢汽车:它是在探索一种路线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17日下午,在2019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干勇就如何发展氢能源产业,实现山东新旧动能高效转换做了主题演讲。

      干勇首先讲述了氢能源使用的前景和目前中国氢能源使用的情况。他说,根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将占能源比重的18%,能减排60亿吨的温室气体,创造2.5亿美金的产值,解决3000万人的就业问题。从2017年至今,中国宣布的对氢能源的投资已经超过了2500亿元,形成了京津冀、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六大产业集群,完整的产业链也正在形成。下一步,干勇认为,氢能交通的重点车型包括厢式货车、液体容器车、小卡车,中型、重型卡车,大型汽车,公交车和大客车等,其中中重型商用车是关键。

      说到这里,干勇提到了前段时间引发广泛质疑的南阳“车载水解制氢”氢能源汽车。他说,所谓的“水变氢”“加水就能开”都是不规范的语言,实际上 “车载水解制氢”氢能源汽车是在探索一种路线。水氢汽车加水后还有一步,就是水制氢,有电解水的制氢装置,最终还是用氢能源来发动汽车,这样就把运输氢和加氢放在一起,减少了运输氢的步骤。

  • 2019-06-17
    17:22

    抗癌院士透露中国发病率前五大癌症!肺癌死亡率最高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在17日下午举行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医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于金明做主旨演讲时介绍称,据最新数据,中国男性癌症发病前五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中国女性癌症发病前五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而中国男性癌症死亡前五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中国女性癌症死亡前五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于金明还介绍了近年来美国肿瘤死亡率下降的三大原因,一是肿瘤的积极预防,包括通过控烟与环境改善、注重饮食等远离致癌因素,积极治疗和去除癌前病变及炎症刺激等,科学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心态;二是定期体检与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药物与设备方面诊疗水平的提高。

  • 2019-06-17
    11:46

    山东将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 解强民)17日,在“智汇齐鲁,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山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青岛市市政府签署共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协议,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协议。

  • 2019-06-17
    14:04

    丁肇中、管华诗被聘为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名誉会长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在17日下午举行的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197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管华诗被聘为该会名誉会长。

  • 2019-06-17
    13:56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 于金明任首任会长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17日下午,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于金明担任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吴立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恩东任副会长;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张祝秀任秘书长。

      联合会拟设立数学物理专家委员会、电子信息工程与机械运载工程专家委员会、能源与矿业工程专家委员会、化工冶金与建筑工程专家委员会、生命科学与医药卫生专家委员会、环境与农林牧副渔专家委员会、教育与文化社科专家委员会等7个专业委员会。并拟成立院士创新创业基金会、院士创新创业驿站、院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3个配套机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联合会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组织院士专家跟踪、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对山东省重大科技工程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山东省科技工程相关规划、计划和方案编制;搭建重大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在山东落地和转化,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组织院士专家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学术研讨、专业培训、科学普及等活动,举办学术联谊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 2019-06-17
    11:56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揭牌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 解强民)17日,在“智汇齐鲁,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协议 并举行揭牌仪式。会上还举行了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暨院士之家(济南)揭牌仪式。

  • 2019-06-17
    11:11

    吴立新:山东“透明海洋”计划入选联合国“海洋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 解强民) 17日上午,“智汇齐鲁 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山东大厦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作了题为《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思考和建议》的主题发言。

      吴立新说,山东因海而立,依海而生,海洋是山东发展的重大优势。绵延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较完善的海洋产业基础,一大批优秀的海洋科技人才和众多重量级的海洋科研机构,让山东具备了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省得天独厚的优势。

      吴立新认为,山东应着眼加强海洋国际合作,参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等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此外,吴立新还专门提到,山东省提出的“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已经被联合国列入 “海洋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2021—2030)”六大主题之一。

      在演讲最后,吴立新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年,也是海洋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在省市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继续扛起国家实验室“探路者”的使命,聚集国内外一流海洋人才,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突破急需的海洋领域核心关键问题和“卡脖子”技术,不断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探索新路径、开辟新局面。

  • 2019-06-17
    11:04

    人类面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四大核心杀手 院士提“新医学”精准治疗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在17日上午举行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贺林以《基因组学和遗传咨询驱动下的新医学》为题做主旨演讲。

      贺林说,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同时,民众对疾病和医疗的认知极其有限,普遍存在盲目治疗和过度治疗的现象。当前,基于临床症状和病理诊断的传统医学对复杂疾病的认识仍然只是冰山一角,无法看到疾病的本质。面对这些持续高发的疾病威胁,以手术和统一用药为主要手段的老医学已然变得不堪重负、黔驴技穷。因此,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医学的问世。

      “我所说的新医学是指老医学加上基因组学测序分析和遗传咨询解读。”贺林解释说,新医学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基因组深度测序和大数据分析,发现与复杂疾病或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变异,通过基因突变分析和遗传咨询解读,从而帮助临床医生为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医疗。

  • 2019-06-17
    10:32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汽车革命已经到来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要打造好充电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济南6月17日讯见习记者 孙靓)17日上午,“智汇齐鲁 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山东大厦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作了《创新驱动、迎接汽车革命和能源革命》的主题演讲。

      陈清泉强调,创新需要理念,人才是创新之本。在汽车方面则更加需要创新。如今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革命已经到来,汽车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带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所以下一步要将清洁能源和汽车行业相结合。他说,要解决的不是充电站,而应是充电网的问题。如今的汽车行业发展是电气化、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是汽车行业和IT技术的结合,要想做好汽车革命就一定要将这两个行业完美结合。

      陈清泉在会上还指出,科技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技无止境,科技容易取得共识。“市场不能换技术,核心技术必须自己研发,培育领军人才。”陈清泉说。

  • 2019-06-17
    09:47

    中科院副院长:近5年山东与中科院合作项目893个 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500多亿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在17日上午举行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致辞时说,山东是最早和中国科学院开展全面合作的省份之一,自1999年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取得了积极成效,合作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对地方产业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山东与中科院共建各类创新平台157个,合作实施项目893个,累计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500多亿元,实现利税173亿元。

      张涛说,此次院士恳谈大会向全社会传递了山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诚意和开放胸怀,也为加强省、院合作拓展了广阔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中科院将以此次院士恳谈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人才聚集的优势,加强与山东的全面战略合作,围绕山东发展对科技的核心需求,策划更多重大科技项目在山东落地,引导更多的科技人才向山东聚集,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山东开花结果。

  • 2019-06-17
    09:40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与山东的合作起步早、起点高、成效实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梁雯 解强民) 17日上午,“智汇齐鲁 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山东大厦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致辞。他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山东省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工程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工程院与山东历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两者的合作起步早、起点高、合作成效实。

      李晓红说,中国工程院与山东早在2000年就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展开强强联合。十几位院士被山东省政府聘为顾问。工程院院士在山东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重大项目评审等方面积极参与,提供科技支持。 今天,中国工程院还将与山东签署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协议 ,更好的把山东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中国工程院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相结合,助推山东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

  • 2019-06-17
    09:32

    山东倡议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学习 牺牲前他用身体护住国家机密数据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姜洋)在今天举行的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中国工程院王恩东院士向广大院士、专家宣读“学习郭永怀、建功新时代”的倡议书,倡议学习郭永怀心系祖国、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山东荣成人,是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因公牺牲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在“两弹一星”三方面研制工作中均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郭永怀在国防、科技、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人。

      此次山东提出向郭永怀学习,是要学习什么?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倡议书中提出,学习郭永怀心系祖国、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在民族疲敝衰微之时,郭永怀满怀航空救国之志求学海外,探寻科学报国之路。在学术探索成就斐然之际,郭永怀恪守“出国就是为了学成后回国”的初心,毅然放弃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优厚待遇,携妻挈子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即便在飞机失事的一瞬间,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国家,用宝贵生命守护了事关国家利益的重要数据,用血肉之躯为国防事业奠下千秋基石。

      回国之后,郭永怀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组织、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上,搁置自己的爱好,不计个人得失。当国家核武器研制事业需要时,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项绝密工程中,常常不辞而别离家数月,销声匿迹于戈壁荒滩。郭永怀经常对学生说:“我们回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报效祖国,你们乃至二三代科技工作者都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铺路石子,要有思想准备吃苦受罪,不要为名利所累!”为此,倡议书提出学习郭永怀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在原子弹研制之初,面对国外专家的突然撤离和百年不遇的严重自然灾害,郭永怀与万千科技工作者一道不惧困难,面对缺少关键图纸资料、缺乏先进高端设备等极端恶劣情况,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才智,换来了新中国原子弹的初啼,缔造了“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我们要学习郭永怀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王恩东说。

      倡议书还提出,要学习郭永怀追求真理、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在外求学期间,郭永怀用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破解了“声障”这一世界难题。回国后,如何将科学探索、应用实践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结合,始终是郭永怀为之奋斗的研究方向。他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不懈努力,取得了国际公认的科学成就。

  • 2019-06-17
    11:56

    院士们来了!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在济举行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6月17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 17日上午9点,“智汇齐鲁 科创未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将在山东大厦召开。参会院士正陆续签到、入场。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院士恳谈会共有116名院士参会,36名院士被邀请做主题演讲。

  • 2019-06-17
    09:27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致辞

     

     

     

     

     

     

  • 2019-06-17
    09:26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在恳谈会上致辞

     

     

     

     

     

  • 2019-06-17
    09:07

    智汇齐鲁,山东与“两院”合作知多少

  • 2019-06-17
    09:07

    望岳谈|116名院士聚首山东,要干一件什么大事?

      6月17日,山东迎来一件大事: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举行,116名院士聚首山东。

    image.png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在科技界,两院院士就像巍峨的泰山。山东召开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成立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搭建院士专家交流平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平台,万千努力就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这一个目的。

      3%,一个亟需改变的现状

      近几年,我省招才引智不遗余力,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为我省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比如,2009年,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院士工作站发挥“人才库”、“智囊团”、“攻关组”作用,推进了山东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比如,第四代核电机组、中国首辆自主研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领先项目的成功实施,都是山东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顶尖科技人才包括院士合作的结果。

      比如,在引进国外才智方面,山东引智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十八大以来,来山东工作的外国人才计达20万人次,其中37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外专项目,共实施引智项目3703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6128项,解决各类技术难题8492项。16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35名外国专家获省政府“齐鲁友谊奖”,引智成果转化的经验做法被列入全国引智成果集。

      但对标全国先进省市和全国,山东人才资源数据还有不理想的一面。

      一是高端人才质量结构失衡。目前,现有在鲁两院院士48人,仅占全国院士总量的3%,不到江苏的一半;现有国家“”专家230人,占全国2.9%,仅为浙江省的三分之一。每年来鲁工作的外国人才4万人次,高端人才比例不足10%,且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青烟威等东部地区。山东人才密度指数为12.1%,而江苏为23.3%、浙江17.8%。

      二是人才与产业的结合程度较低。国内先进地区一般比较重视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我省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不高,招商、引智、产业发展相互割裂,缺乏“产学研用”新型平台,没有形成各种要素相互补充、统筹合作的人才生态圈。

      “为我所有”和“为我所用”

      说到人才,我们常说“引得进、待得住、用得好”。

      诚然,如果人才能够“引得进、待得住”,在山东居住生活,其科研成果又“用得好”,当然是最好,但这其中,关键是“用得好”。

      这些年,我省推出不少招才引智新政,在住房、医疗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而且特别注意细节,比如有关人才通过山东路桥,免收过路费和过桥费。这些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不少人才,但顶尖人才尚少,“在鲁两院院士48人,仅占全国院士总量的3%”就是明显的不足。

      这种状况,需要我们积极努力改变。一方面,需要看到我省引进人才有自己的优势。当前,全省上下重视招才引智工作,不断出实招办实事,形成了招引人才的政策环境和浓厚氛围。作为沿海开放大省,北方第一经济强省,我省环境优美,发展潜力巨大,具有院士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都是我们招才引智的好条件。

      另一方面,需要看到招才引智面临的不利因素。一是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和人才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一些沿海发达省份的中心城市,除了海洋、农业等少数领域,在人才分布格局上,山东总体上在全国处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队,这种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国内顶尖人才的平均年龄较大,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具有稳定的家庭和亲朋交际生活,中途到其他城市安家落户,有现实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内外顶尖人才做好招才引智工作,一方面要坚持“引得进、待得住”,即使不能长住,每年能在山东不定期居住、停留,也是实现科技合作的好方式。另一方面,在山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不求“为鲁所有”但求“为鲁所用”,同样能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总之要想办法以诚心服务和市场的办法“用好”院士等顶尖人才的科研成果。

      怎样才能“用得好”

      要实现顶尖人才的“为我所用”,是发展的必需。

      有一个经典案例:2008年,Arikan教授公开发表了Polar码论文,从而开启了第三代信道编码时代。 Arikan教授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任正非的关注,华为的5G研究从2009年开始。5G从实验室走到今天的实用阶段,充分说明了预见性眼光的重要性。

      事实上,高端人才“为鲁所用”面临难得的机遇。

      一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山东与京津冀城市群的融合步伐加快。特别是雄安千年规划的出台,北京非首都功能分解,一些科研院所寻找技术产业转化途径。目前,山东中西部,例如济南、德州、潍坊等城市,都和北京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科学研发在北京,产业转化在山东”的现象逐渐增多。对此,山东必须加强设计谋划,发挥山东独特地理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努力把山东打造成为招人引智新高地。

      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高铁、高速公路的推进建设,山东和北京、上海这两个顶尖人才扎堆的大都市越来越近,和京津冀甚至初步呈现出“同城”效应。比如,现在坐高铁济南到北京只有一个半小时,到上海3个多小时。如果转化项目遇到急事,专家坐高铁当天回返都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方面,国家刚刚公布16个城市展开5G试点,其中北京、天津和山东的济南、青岛都是试点城市。可以说,通讯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也为招才引智工作转变思路带来了客观条件。

加载更多
栏目3更多
图片更多
视频更多
视觉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