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联合调度 保泉之水“源源不断”

2017-09-14 07:29: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李小梦

  五库连通工程运行后,孟家水库水量充沛。(张玮 摄)

  今年春天,许多市民突然发现,身边的景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家住海尔绿城小区的赵琳在上下班路上看到了“惊喜”:每天都要路过的大辛河,往年春天河道都“干巴巴”的,今年不仅有了水,还形成了清亮的“小瀑布”;家住南部山区的刘建觉得见到了“稀罕事”:原来一直“靠天吃饭”的兴隆水库春季本应没有水,但今年水库却是满满当当,就连下游河道也滋润起来……

  市民饱了眼福,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美景之下还隐藏着一个与泉水有关的“秘密”。在这些水库、河道下面,有许多“强渗漏带”,水通过渗漏带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充沛便可“顶高”泉水,在干旱少雨的春季保障泉群喷涌。而通过水系连通工程,这些水库、河道即使在干旱时节也能确保水源充沛,从而让保泉之水“源源不断”。

  五库“抱团”发力补源更加精准科学

  卧虎山水库位于玉符河上游,2002年我市开始实施卧虎山水库放水补源,通过玉符河重点渗漏带补充泉域地下水,截至目前已累计生态补水3亿余立方米。2015年,玉符河卧虎山调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长江水、黄河水也可以进入卧虎山水库,水库蓄水渠道更多,补源保泉也就更有保障。而从今年开始,随着“五库连通”工程的加入,生态补源的触角伸向了更远的地方。

  在济南南部,汇集三水的卧虎山水库和锦绣川水库坐拥几千万立方米充沛水源;而地处市区东部的兴隆、浆水泉、孟家这三座水库则常年“靠天吃饭”,水源没有保障。如今,五库连通工程通过新建隧道、管道、泵站等,将它们连接起来,由卧虎山、锦绣川两座“大水缸”,“兵分两路”向其余三座水库进行生态补水。

  隔断被打通,不仅让五座水库常年水量充沛,还惠及了水库周边的水厂、河道,以及促使泉群喷涌的强渗漏带。

  在五库连通的“路”上,就有8处强渗漏带。目前,我市通过五库连通工程的正、反向调水功能,可根据地下水位实际情况,适时向沿线的大涧沟、分水岭等8处泉域强渗漏带补水,由过去单源单点变为现在多源多点的精准补源,从而缓解了地下水下降趋势,即使在干旱时期也能有力“托顶”泉群喷涌。截至目前,五座水库今年已累计补水超5000万立方米。

  大明湖“弃水”不浪费

  造景保泉用途多

  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自己身边就有补源保泉的渗漏带。

  在阳光舜城小区附近的历阳湖,原为天然山体冲积沟,是济南市二十四处重点渗漏带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历阳湖泉水循环利用工程,把大明湖尾水,提水至历阳河,筑坝蓄水成历阳湖,实施泉水再利用补源,不仅将原本难看的冲击沟变成了景点,还实现了补源保泉。

  该工程建设大明湖北门、济大路、舜玉北路三座提升泵站,在八里洼节点向玉绣河补源,一路继续沿玉绣河至二环南路石青崖桥通过兴济河补源;另一路沿舜玉路至历阳河上游向历阳湖补源。工程敷设管线总计约20.5公里,最大调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

  工程2013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累计生态补源调水总量约4000万立方米,其中2017年上半年生态补源540万立方米,实现了泉水循环利用、促渗保泉的目标。(本报记者 李小梦 通讯员 张玮)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