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征文作品

崂山哺农:高山流水的和谐奏鸣

2006-12-27 11:18:49 大众网
   
相信随着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级执政能力的日益提高,我们在惠农哺农的路上,可以走得更快更好更加稳健。
 

青岛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王朝明


  缺失了农村的繁荣是残缺的繁荣,缺失了农业的发展是脆弱的发展,缺失了农民的小康是苍白的小康。近年来,青岛崂山区坚持以人为本,把反哺“三农”、泽惠民生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崂山”的一个重要基点,下大气力并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一系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堪称标新领先的举措,不由不让人的视线为之聚焦。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反哺“三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倾注了满腔热忱;但哺农如何“哺”才更有效果,崂山的探索实践值得思考和借鉴。相信随着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级执政能力的日益提高,我们在惠农哺农的路上,可以走得更快更好更加稳健。
  反哺,是一个散发着温情光辉又蕴涵着理性智慧的字眼。反哺,对动物来说,是本能;对人类来说,是美德;而对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来说,反哺“三农”,则更多地意味着政府责任、考量着公众良知,也体现着社会进步与文明。 在外地游客眼里,崂山的农民是令人羡慕的:当他们为着一睹九水的明漪、巨峰的烟云而不辞以仆仆风尘换得栈留小憩时,生于斯长于斯的崂山人却在家门口就得以朝啜潮音暮餐紫霞;而在崂山农民看来,假若行色匆匆的旅者能够聆听到他们之“诗意地栖居”背后发生的哺农故事,恐怕其中许多人的感受将绝不仅止于艳羡,或许“不辞长做崂山人”也未可知! 财力哺农:“偏爱”是真正的公平草木赞美太阳,是阳光从来不因其生于偏僻长于贫瘠而有所偏私。让城乡共享发展成果,让反哺最大限度见到成效,就必须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崂山的每一个角落,而当前尤其关键的是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倾斜力度,这是崂山区委、区政府的理性认知,也是他们的积极实践。
  近年来,随着崂山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区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客观上具备了大规模反哺“三农”的能力。但与其他地方一样,崂山同样面临着政府财力资金有限而“反哺”对象和花费“使项”众多的矛盾。实践中,他们坚持统筹兼顾城区与乡村的协调发展,着力把财力资金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突破发展瓶颈的项目上倾斜,不断加强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吃水等方面的财力安排。2005年,崂山区安排支持“三农”方面的支出6.4亿元,较上年增长7.5%,其中安排农村供水工程、环境改造、道路建设等支出1.6亿元,支持农业生态建设支出3700万元,有效改善和提升了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环境,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反哺“三农”,最终要落脚在对农民的反哺上;泽农惠农,尤其要给农村弱势群体以更多关爱。让每一个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学有所教,这一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渴望和梦想,正在崂山区委、区政府的努力下一步步变为现实。 
  ——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同样对待、同等标准、同步保障。建立老年居民生活补助制度,从2003年开始,崂山区对女55周岁、男6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从2005年开始,又大幅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年增政府补助支出100余万元,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由1000元调至1500元。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群众参保率、政府人均投入、人均报销额、个人最高报销额等6个方面列山东省第一。目前崂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已达16.45万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8.2%,参保人年最高医药费补偿达5万元。崂山还在全国率先为农民免费婚检和接种乙肝疫苗,并为农村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  
  ——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残疾人安居工程,2004年以来投资980余万元,对全区32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破房进行了修缮、新建。而启动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区活动以来,到去年年底已让257名患者手术后重见光明。崂山还募集慈善基金1000万元,成立慈善总会对弱势困难群体实行人道主义救助。  
  ——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等纳入全区预算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经费需求。2005年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实行了统发;建立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机制,2005年的增长比例20%以上,达到全市领先水平。而为确保区内每一个大学生都上得起学,2005年高考结束后,崂山调查确定了51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为资助对象,资助贫困学生每人2000元学费。并分别给予70名贫困在校大学生以600至1000元不等的资助。  
  智力哺农:“自己飞”的感觉真好   哺农惠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也有着不尽相同的路径。在反哺“三农”的过程中,崂山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加强对“三农”的财政投入,通过财力反哺来“助跑”农村发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大智力哺农和岗位惠农的力度,让广大农民通过素质的提升,依靠自身能力开创幸福生活,从而实现自己去“飞”的梦想。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崂山的企业对员工素质和岗位技能的要求较之其他地方苛刻得多,这相对提高了本地农民的就业门槛。而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低、技能单一这一农民转移就业的障碍在崂山也很突出。据调查,2004年崂山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6%,持有技术等级证书的仅为3%。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崂山区通过政策鼓励引导、部门联手推动、社会协力创造环境,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支持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为减轻农民的支出负担,崂山区规定,对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和鉴定的费用,根据劳动者年龄和培训专业类别,由区政府和参加培训者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其中对女40岁、男4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以及低保人员、残疾人的培训和鉴定费用,全部由区政府“埋单”。在搞好“面”上培训的同时,他们还瞄准崂山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方兴未艾的休闲旅游业,着力开展“农家旅馆”接待、农村休闲旅游服务等一系列“农”字号培训;并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汽车修理、机械加工、物业管理等专业培训,帮助渔民及时转业,有力增强了农民转移就业效果。2005年,崂山区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154人,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已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馈人以千金,不如予人一岗位。在加强农民就业培训的同时,崂山还努力开发适宜农民低门槛进入的工作岗位。作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我市重要水源地,崂山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自觉服从于生态养护、环境保护和城市供水的需要,区内100多个村庄13万农民在生产、生活、就业等方面受到若干制约,为大青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默默奉献。群众顾全大局,政府心系人民。2004年,崂山区政府设立1075万元专项基金,开发公益性岗位,组建了1160人的专业森林管护队伍、150人的协警员队伍和100人的维护稳定大队,既有效保护了崂山生态环境,又解决了景区和库区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而早在2003年,崂山区就取消了农民就业的各种限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管理服务。区政府还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建立区、街、居三级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库,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与企业用工信息库对接。就业平台的搭建、就业网络的完善和就业服务的延伸,拓宽了农民转移就业的渠道,仅2005年,崂山就有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产业哺农:特色与品牌铸就增收之路 缺失品牌的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农业,没有特色的发展是了无潜力的发展,特色和品牌就是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崂山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带动,走出了一条彰显特色促增收、整合品牌提效益的产业哺农之路,富民经济方兴未艾。 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崂山区不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还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2004年,区财政安排支出2550万元,用于扶持枯桃花卉基地、晓望茶苑等农业示范园、龙头企业发展和“崂山十大特产”的产业化。2005年,崂山区进一步加大了对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安排。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高效农业插上了腾飞的“双翼”。目前全区在建农业园区45个、农业示范点40个,崂山茶种植面积达1.02万亩,产值超过5000万元,花卉种植面积达2500亩,市场交易额8000万元。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农业发展亟须解决农产品品质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要提升农产品效益,走品牌之路是绕不过去的选择。而在旅游、节会经济的拉动下,近几年崂山的品牌农业可谓硕果累累。单说去年,崂山通过举办茶节、樱桃节、枯桃花会和山海旅游节,共接待游客71.8万人次,实现收入5060万元,不仅丰富了乡村游的内涵,更将特色农业的品牌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及的层次,让包括王哥庄的茶农、中韩的花农、北宅的果农和沙子口的渔民在内的全区农民赚了个盆盈钵满。 特色和品牌意识日渐人心,崂山各级扶龙头、创品牌工作力度也不断加大。据悉,经过各方协调努力,众所关注的崂山茶品牌整合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目前正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崂山茶”证明商标注册。为打造“崂山茶”品牌清纯形象,有关部门开展了“诚信价格、诚实经营”崂山茶价格监测,整饬净化茶市场,有效维护了茶农切身利益。农产品质量要过硬,农产品认证工作得跟上。去年以来,崂山制定了崂山茶、北宅樱桃等农产品管理、生产、加工、包装一系列标准,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无公害崂山茶基地面积达4000亩,北宅被评为“中国樱桃之乡”,品牌农业已迈上规范化、标准化的新台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且让一组数字为崂山的哺农惠农作一个饱满充实的注解:2004年,崂山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1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3元,同比增长15%,位列全省第一。 海阔风长宜放眼,高山流水奏和章。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在“三农”问题上率先实现了若干突破且有志于跻身全国高新区“三甲”的新崂山,作为一个以“和”字为其文化特质且将构建“和谐崂山”作为不懈追求的新崂山,高山流水之间的和谐奏鸣,还有更多值得期待和聆听的美妙乐章……

  编辑: 杜福
 
 相关新闻
· 理清思路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 浓墨重彩绘新村——昌乐县建设社会主义新...
· 突出“三引一培” 为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 文化馆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
· 丁家夼中万点红
· 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在物质文明
· 新农村建设者
· 新农村怎么建东港区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 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素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