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大象经济”看山东创投 从千禧年梦想到新动能觉醒

2017-09-21 09:29:00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盖幸福

  体制保守,发展缓慢——山东曾被国内创投业界贴了这样的标签。创投和创业,一度是山东“大象经济”里的“小虾米”,不被关注。

  在浙江、江苏等地创业创投相互成就并迅猛长大的刺激下,“再不努力就老了”的危机感,让山东创投业界2017年尤为努力。

  山东的创投经济,始于2000年前后,彼时,一大批具有国有背景的创投企业成立,怀揣着“千禧年”的豪情,向市场寻找创新项目。10多年以后回头看:纵向比较,一年比一年好;横向比较,被同跑者甩在后面。不管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还是地方经济创新转型的需要,山东的“双创”和创投都需要奋起追击。

  ●改变与期许

  2017年,沈志群在相隔不长的时间里两次来到济南。他的身份是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投专委会会长,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投资政策、投资立法、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起草工作。其政策“起草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至关重要。

  在今年往前推的很多年里,沈志群这样的业界大咖,很少会在济南公开露面。今年沈志群两次受邀参加在济南举办的创投论坛,作了两场相同主题的演讲:解读“创投国十条”政策。

  今年与山东创投业界走得比较紧密的原因,在沈志群看来,是“山东今年开始重视创投产业发展了”。

  他参加的两次创投论坛的发起者,是济南的两家强势创投企业:山东黄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济南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论坛的听众是山东数十家与创投相关的机构和企业。去年推出的“创投国十条”政策,在全国创投行业激起千层浪。创投行业的从业者对政策均非常敏感,希望创业者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而最应接受“政策洗脑”的,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们。只有他们认识到创投和“双创”的重要性,才会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国家创投新政,更好地配置政策和资源促进当地创投行业的发展。

  ●现状与羡慕

  地方经济的发展潜力,靠创业创新蓄劲。

  在日前发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山东有57家进入,但有40家集中在化工、能源、机械等传统行业上,仅有12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3%。

  论创新力,完全靠自身能力在市场上求得一席之地的民营企业,很多比国有企业更强。可以想象,靠资源和市场垄断占据发展优势的一些国有企业,其创新力尚处在什么水准。

  山东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造成创投投资标的不够多、不够好,让创投机构在投资的选择上颇为费劲。创投和创新是亲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

  在杭州,有两个小镇全国闻名。一个是基金小镇,一个是梦想小镇。

  基金小镇里面滚动着金融机构的飙升数字:累计集聚各类金融机构810家,资金管理规模4020亿元,投向实体经济项目629个、资金1240亿元(其中省内353亿元),2017年上半年实现税收6.49亿元。

  梦想小镇里面则充满创业者的创业“鸡血”:孵化平台35家、互联网创业项目910余个、创业人才8700名,接近十分之一的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34.5亿元。

  这就是“双创+创投”相辅相成的案例。老一代浙商人,从鲁冠球开始,奠定了执著的经商精神,新一代浙商人,从马云开始,树立了激情创业的榜样。这里有创业的土壤和基因,有创新的精神和动力,创投资金往这里涌!

  ●忧虑与绸缪

  山东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创新不足的现状。

  从山东省政府公开发布的数据来看,全省经济增速近几年放缓,2012年回落到个位数9.8%,2016年降到7.6%,较2007年14.2%的高点回落6.6个百分点。

  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传统动能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另一方面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力支撑。山东需要创新,需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今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山东视察,提出支持山东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要求山东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关键性作用。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动起来,尤其是省会济南承担着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重任。

  今年5月份,担当改变山东经济“群山无峰”状态重任的省会济南,组建庞大党政考察团前往杭州、合肥、郑州考察,并为其创业环境和发展速度所震撼与激励。济南市对杭州梦想小镇和基金小镇的模式尤其感兴趣。借助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机会,济南市章丘区正在建设基金小镇(金融小镇)和科创小镇。

  ●差距与展望

  沈志群点评山东创投时,引用了两个数字对比:山东经济体量虽然在全国第三,但创投企业的数量未进入前五名。这就是山东创投业的现状,不仅数量少,体量也上不去。截至目前,济南备案的创投企业很少,而宁波则多达83家。

  成立于2001年4月的济南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国内创投行业算时间较早的,当时政府喊出“一年一个亿,拉动高科技”的响亮口号。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资本1亿元,16年之后注册资本仅拓展到2.4亿元。

  2002年,由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当年注册资本就达到16亿元,而到今年,注册资本已增加至42亿元。

  成立于2000年6月的山东省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创投公司,首期注册资本为6亿元人民币,2003年9月增资至11.66亿元人民币。如今,也还是这些。

  2000年,是世纪之交,是充满机遇的“千禧年”。山东最早的一批创投企业,在千禧年后顺时代而诞生,豪情万丈地要用慧眼淘金。17年后,回头看,错过一波一波的发展大潮,豪情难抒,感慨良多。

  ●批评与反思

  一位本土投资人士“自我批评”说:“山东创投的发展还不是很奋进,并且体制也显得保守,与目前中国创投业积极创新的态势不太协调。”

  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是山东创投业最普遍的做法。而外面主流做法是,以自有资金作为基础,加大外募资金的体量。

  目前,各大创投机构纷纷搭乘经济转型升级的东风在投资领域大展拳脚,为能够得到充足的投资资金,众多机构奋力募集基金,以致国内私募市场异常活跃。

  山东多数创投企业则显得非常保守,主要采取自有资金投资,一个项目一抱就是好几年,投资也不敢放开手脚,害怕钱花完了,就没有充分的后续补充“血液”。事实上形成了由不想融资到不敢融资,再到不会融资的发展窘境。

  因审批手续繁琐、行政效率低下等客观因素,甚至导致“基金有钱却落不了地”。体制难题,归根结底是对创投政策的制定和对产业发展的认识和关注问题。

  “我的公司驻地在这里,整体团队也在这里,但超百亿规模的4个基金一个也没落地在这。这是为什么?”一位山东省内知名创投公司负责人“吐槽”。他认为,创投基金最关键在于进入、引导和退出3个环节,而他的团队却在基金注册环节跑了好几个月还没办成,便“赌气”式地将基金落在外地。

  济南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东说:“以前我们做创投,一般都是找项目,进行点对点式的投资,项目关联性差,效率也不高,现在搞创投要升级点对面、点对链。点对面就是瞄准特色产业集中的园区,如济南的药谷、智能装备城等,以专项创投基金的形式进行整体投入和管理;点对链就是深耕产业链,从产业的上下游相关项目进行集中投资,比如大数据产业链。”

  “要积极搭建政府引导基金+知名创投机构+本土创投机构+特色产业园区四维联动合作体系”——这是高东的建议,也成为创投界的共识。他认为,这样既能有效形成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作合力,又能带动山东本土创投机构迅速发展壮大,为今后新产业发展储备更好的资本和智力。

  在推动私募基金发展方面,山东政府也有一些举措和收获:山东省政府出资引导44.5亿元,设立了19个方向的引导基金,批准参股子基金51支,基金认缴规模达到1208亿元。截至去年10月末,山东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共有297家,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617.86亿元。

  今年8月,山东黄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启动山东创业支持计划,组织投资机构代表“下基层”,到区县找项目。

  认识到差距,就要去思考、去改变。创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关键是要扬起创新的龙头,那么创投是否就是支撑龙关高扬的新血脉呢?今年的山东创投业界,有巨龙苏醒的味道。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