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征文作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财政支持政策——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

2006-12-27 13:22:50 大众网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产粮大省,有代表性。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下,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并在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就可以在全国推广。
 

  安徽省在农业方面具有改革的传统,我国几乎所有在农业方面的重大改革都首先在安徽进行,比如农村税费改革、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农民补贴一卡通工程。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产粮大省,有代表性。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下,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并在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就可以在全国推广。所以以安徽为蓝本进行新农村建设和财政的关系的探讨具有十分开创性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第一,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繁荣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主要从国家政策、市场机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等方面着手。
  第三,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改善,要作为一件大事摆上工作日程。需要指出,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是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生产生活。通过持续若干年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真正享受现代化成果。
  第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尽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主要从农村的教育、卫生、医疗、生育政策、文化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五,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要改革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抓好公共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征地制度和粮食流通体制等等涉农经济体制,为农村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政策空间和市场环境。
  第六,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邻里和睦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农村政治文明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二)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特殊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工业化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粮食生产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日益突出。
  1、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初级产品多,产品普遍缺少深加工;三是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性比较严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转变。这样导致农产品的供求之间结构性矛盾,极大的影响农业的发展。
  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农村农林牧副渔业结构相似系数如下:东部和西部是0.980,东部和西部是0.968,中部和西部时0.997。另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是2.0-3.7:1以上,而我国只有0.4:1;200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36239.0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0.1%,林业占3.7%,畜牧业占33.6%,渔业占10%。可见我国农业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2、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贫富分化严重
  农民收入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幅趋缓和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度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中稳定快速增长,名义年均收入增幅达14.30%。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九五”前四年下降8.79%,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增长幅度仅为2.22%,大大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十五”阶段,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才使得农民收入增幅有所回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以上。
  我们把农民收入设计为如下的模型NI=GI-T-PC;NI(net income)代表农民的纯收入,GI(gross income)代表农民的毛收入,T(taxation)代表农民承担的各种税费负担,PC(production cost)代表农民的生产经营成本。我们的目标就是使得这个式子的结果变得更大,我们有两个办法,其一就是使得减数T和PC变得很小,另一个办法就是使得被减数GI变得更大。在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特产税之外的农业特产税之后,就好比这个式子的减数T几乎变为零,已经降到它的最低限了;而且当前农资物价面临上涨,PC的降低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继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就只有在如何增大被减数GI上努力了。
  3、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首先, 农村基础设施类公共品供给不足;其次, 农村生产要素类公共品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在信息系统、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研究、农业发展规划这类软公共品供给方面非常匮乏, 农业产品与市场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的力量非常薄弱; 农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人员紧缺; 农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农民生产没有总体性的指导;第三, 社会设施类公共品供给不足。我国农村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义务教育等方面也严重存在着供应不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各级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89%,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小学1999年生均经费为1492.2元,是农村的3.1倍,城市初中生均经费2671.2元,也是农村的3.1倍。在农村卫生方面,占全国80%以上的公共卫生资源分排在城市,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受到不足20%的公共卫生资源。
  4、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反映,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 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的推行,提高了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也普遍地提升了村民政治参与的自主性。它不仅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加强了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如今,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已经成为了我国保证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乡镇政府强力干预、候选人贿选、宗族宗法势力的干扰,甚至出现极端暴力干扰等等;有的问题出现在自治过程中,虽然有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制度,但怎样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怎样具体实施监督,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稳定化,使村务和村财务公开透明,以实现公正、公平,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都不很清楚。
  5、经济快速增长,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上。按去年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GDP计算,中国的消费率是非常低的,仅为55%,而相同文化背景的日本和韩国,历史上消费率最低的时候,日本也在60%以上,韩国是70%左右。中国消费率过低,有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房价上涨失控等诸多因素导致储蓄率过高,但更为主要的是因为投资增长太快(事实上这些年中国的消费需求也在平稳增长,有年均12%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中国的消费增长远远落后于投资的扩张。日本的投资消费比最高时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高达70%,韩国最高时是20世纪80年代达到60%,而中国2005年高达77%。中国的消费结构也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合理,即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带来的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的不同,从而导致低收入阶层没有货币购买力,而高收入阶层购买力没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尚未被完全启动。
  6、“三农”问题有所缓解,但彻底解决需要构筑新的平台
  “三农”问题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通过诸多有力措施,使城乡差距扩大的态势有所遏制,群众增收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我们仍需要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改革的深化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仍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可以将新农村建设之前的农村政策比作“加”“减”法,那么今后如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我们需要做“乘”法,即通过新农村建设,构筑一个融农业、农村、农民为一体的新的平台。
  7、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
  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五个统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可以说是我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主要不和谐因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已经超过了3:1,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与时俱进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发展必须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尤其是注重实现好、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面貌的需要。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经济全面发展,又包括农民收入较快增加;既包括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又包括公共事业不断进步;既包括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包括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而且,新农村建设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资源整合优化,综合配套推进,相对容易取得较好的整体效果。
  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居于 “五个统筹”之首,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让亿万农民公平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将广大农村全面纳入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增强和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第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我们正在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就是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进程,直接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
  第五,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需要。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主要在于扩大内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又可以直接形成农村投资需求,带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 。
  第六,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关键是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较差,不能适应人全面发展的多种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为促进广大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从多方面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持政策
  从国家财政能力看,初步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特别是1994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近三年已连续突破2万亿元、2万5千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十五”时期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1.5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6.4万亿无,增长126.5%;全国财政支出达到12.8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7.1万亿元,增长124%。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并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十一五”时期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20多万亿,公共财政已有一定能力和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要按照财政支农与市场调节有效对接的要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财政贴息、担保、保险、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放大财政支农效应。要处理好财政扶持引导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调动农民自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要争取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金、国外资金等多方面资金参与农业建设,运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种方式服务农业,鼓励农业投资利润用于农业再投资。
  (一)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1、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入到一些重大水利工程,重点防洪防涝防旱设施建设,河道的清淤工程,水土保持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止风沙工程等。
  2、重视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支持农业基础科研项目,支持农业的良种研究和推广,农资的研发和创新,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
  3、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这是增强农业竞争力尤其是入世以后的必然要求。重点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给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项目和龙头企业提供优惠财政贷款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
  4、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优化组合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市场资源,充分依靠市场和技术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发展特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和绿色生态产品,促进畜牧、水产、园艺等齐头并进。
  5、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我国目前农业补贴主要有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三退”补贴,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的形势以及借鉴国际经验,我们今后需要对农资价格上涨进行补贴。
  (二)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财政支持政策
  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笔者通过对乡镇的调查发现,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收入确实增加,但是存在变相收费加重负担的现象,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变相收费问题十分普遍,大大抵消了政策效果。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杜绝变相收费的现象。
  2、落实惠农补贴措施:惠农补贴政策在运行中会出现透明度问题,要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对惠农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3、推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常见,要避免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需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之后逐步推开。
  4、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能够为农民自主增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5、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对于农民自主创业的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
  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需要加大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调整支农结构,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能源建设、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耕地和水资源。
  取消农业税之后,导致基层财力吃紧,于是导致提供基础设施的缺失。按照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应该由财政买单,根据其外部性的大小和层次应该由不同层次的财政来进行资金供应,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应该承担的份额。
  (四)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义务教育在教育的阶段中应当属于基础教育,因此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属于社会公共开发,理应由中央财政投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教育投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都较高。而我国当前对教育的总体投入尚未达到中央提出的占GDP的4%的目标,而只有2.5%。所以,需要确保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用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力量。同时,财政也需要加强对学校非税收入的监管。
  (五)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
  完整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农村社会福利和农村社会优抚。正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今后农村社会保障应该是从一个较低水平起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合作医疗保险体制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出资。但是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开征社会保障税,财政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专项资金,有效运营和监管,进行保值增值。
  (六)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财政需要为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好财力的保证,确保在乡镇机构精简的前提下的有效正常运转;抓紧事业单位整合与改革,合理界定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事业;建立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现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支出制度,有效化解村级债务。
  三、安徽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
  在“十五”期间,我省的财政在支持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有力支持了粮食生产;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上财政支持实施一系列农业重点项目,支持推广良种良法,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粮食生产经历2003年严重自然灾害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对保持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4年、2005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99元和2641元,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增收持续缓慢的局面。三是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2005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4100多个,比“九五”期末增加1370个,实现销售收入565多亿元,利税45多亿元;建立生产基地4500多万亩;带动农户600万户,户均增收980元;四是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95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790万亩,机电排灌面积4290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0%、60%和70%。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已发展农村户用沼气35万户,总池容280万立方米,年沼气产量1.2亿立方米。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岭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五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全省林地面积由第五次森林资源复查的4978万亩增加到5401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7.5%上升到30.3%,林木蓄积量由1.27亿立方米增加到1.65亿立方米。
  在这些成效背后是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制度的不断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
  “十五”期间,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方面支出达720亿元,年均增长20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财政支农支出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2005年,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方面支出达223亿元,比上年增加65亿元,增长41%,省级财政安排农业“三类支出”和财政扶贫资金81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是近年来财政支农预算安排增幅最高的一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农业税税率逐步降低直至取消,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对农民的补贴支出不断增加,2005年,全省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政策,财政直接和间接增加投入41.4 亿元。不少地方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全省各级财政的支农支出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合肥市财政支农实际投入由2001年的1.51亿元增加到2005年3.17亿元。巢湖市“十五” 财政投入“三农”453210万元,比“九五”增长98.5%。
  近两年来,全省实施良种补贴,覆盖4664.9万亩,使4000多万农民受益。2005年,我省落实良种补贴资金57890 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100万元。补贴农民资金发放采取“一卡通”办法,既降低了成本又确保农户受益。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资金6300万元,通过降低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和向农民发放培训劵、现金补贴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民42.5 万人次,帮助参训的农民掌握了一两项技能,基本实现了转移就业。太和县财政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扎实实施阳光工程,在加大投入、规范收费补贴标准、提高培训质量、创立劳务品牌、有序转移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经验向全国推广。
  重点支持整村推进和以龙头企业带动扶贫,大胆尝试扶贫开发贷款贴息方式的改革,积极开展退耕还林与扶贫相结合、科技扶贫等试点,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了重点村财政扶贫投入规模的历史性突破。2005年,全省20个国家扶贫县共确定535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扶贫县财政扶贫资金用于重点村的比重达70%以上。金寨县积极探索扶贫担保资金管理新模式,建立扶贫担保基金,组建财政扶贫资金担保中心,到2005年,县担保中心与金融部门协作,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350万元。
  “十五”时期,我省农业自然灾害和动物疫病频发,各级财政部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建立防汛抗旱救灾和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迅速拨付资金,对因灾造成损失的农民直接进行补偿。蓄洪区灾民补偿、疫病动物扑杀补助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特别是2005年,我省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过程中,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投入防控资金8000万元,保障了防控工作的资金需要。
  近年来,省财政持续较大幅度增加省农科院科研经费投入,支持其改善科研条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滁州市财政积极支持农业科技攻关,着力培育滁菊等优势农产品品牌。
  (二)财政支农领域不断拓宽
  1、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十五”期间,省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12010万元。2005年,省财政安排1300万元,扶持高效、优质、特色农业,整合资金安排4000万元扶持畜牧、粮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宣城市各级财政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宿州市各级财政积极支持发展水果产业化,推动优势产区优化水果生产结构,发展优质、安全水果生产和果品深加工,拓展产业链条。蚌埠、马鞍山、安庆、阜阳市财政积极支持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淮北市财政采取多种措施,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速农村生产服务的社会化进程。亳州市谯城区积极支持培育以公司为龙头、良种示范场站为纽带的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努力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路。
  2、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五”期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7104万元,支持实施农业三增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等重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
  3、增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
  “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和气象支出378325万元,比“九五”增加111631万元,增长41.8%。同时,摒弃重建设、轻管护思维,通过租赁、拍卖、有偿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等产权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效率。凤台县、芜湖县、铜陵县财政支持农村水利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卓有成效。
  4、加大对林业开发与保护的支持力度。
  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我省积极落实生态保护政策,不断加大专项投入,支持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十五”期间,全省落实“退耕还林”资金301001万元,完成退耕还林面积 780万亩;落实森林生态补偿补助资金31850万元。2005年,全省安排退耕还林资金79675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850万元。青阳县探索建立公益林管理新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5、支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
  “十五”期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8亿元,支持实施以“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为主要内容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项目。
  6、加大支持扶贫开发的力度。
  实施开发式扶贫措施,使全省100多万贫困人口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祁门县积极整合资金,大力支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岳西县统筹谋划财政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三)财政支农制度渐行规范。
  1、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财政和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征管等改革。在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方面,农口部门向来积极主动,为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积极推动农口部门管理体制改革。
  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探索基层兽医管理新模式,推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积极参与和推动长江、淮河河道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解决长江、淮河河道管理体制性弊端。配合省农垦系统做好分离办学工作,减轻了农垦系统的社会负担。
  3、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从2001年起,省财政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徽农业产业化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等近50项制度办法,覆盖了所有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领域,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4、增强了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素法、公式法在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中全面推行并逐步完善,重点农业项目资金申报实行标准文本和专家评审制度,面向农民的直接补助实行公示制度,提高了支农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对重点支农项目资金运行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纪事项,有效维护了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安全、有效性。芜湖市财政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加强对支农项目和资金的全方位监管。
  6、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及时跟踪贫困状况、扶贫开发规划实施、扶贫项目管理、财政扶贫资金运行动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监控得到加强。目前,财政扶贫资金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金财工程”的一部分已经试运行。

  四、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亟待完善的地方及对策
  (一)新农村对我省财政带来的挑战
  1、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近年来,尽管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支农投入的制度化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2、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力度依然有限。
  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改善等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需要与实际投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大。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还需加大,支持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支持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扶贫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按照我国现行的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668元的贫困标准,到2005年底,全省农村仍有13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处于年收入668元—924元的低收入群体还有260万人,两者合计390万人,今后的扶贫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5、部分县乡财政困难,财政支农的能力较弱。
  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特别是一些乡镇财力缺口较大,多年积累下来的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县乡政府和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6、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使用分散的问题仍很突出,截留、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了支农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规范支农资金管理任重道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加以解决。
  (二)我省“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1、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存量调整、增量倾斜的原则,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支农预算安排,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2006年,省级财政“三农”投入31.1亿元,加上三类农业支出近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全省预算汇编后,总支出中“三农”支出也将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增幅每年将按不低于15%安排。认真落实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政策,新增税收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耕地开发整理等政策,保证“三农”投入不断增长。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将达到1800亿元左右,比“十五”增长1.5倍左右。同时,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开辟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新渠道,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目前,淮河流域洼地治理项目、青年农民培训项目、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项目已列入国家利用世行贷款规划,贷款总额为1.2亿美元,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0亿元。
  2、健全财政激励引导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靠财政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改革财政对农业项目的直接投入,采取财政补助、贴息、投资参股、以物代资、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方式,鼓励农民和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扩张和发展,改变对财政依赖或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进一步完善“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引导机制,对农民投工投劳的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以奖代补,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快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认真研究和制定吸引外资、工商资本、银行信贷资金进入农业农村的鼓励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2006年拟利用农业银行贷款70亿元,“十一五”争取国家开行新农村建设贷款120亿元。
  3、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按照突出重点、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要求,在支农支出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两个环节,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加大对“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投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拟选择10个县开展县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加强财政监督,坚决杜绝新上达标升级、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全面厉行节约,坚决制止新农村建设中的铺张浪费。研究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范围,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激励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机制。选择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试点,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实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我省农业基础脆弱,稳定性差,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坚决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要求,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新型能源等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绿色农产品基地和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要加大林业和环境治理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保护,不断增强农村生态的承载能力。要大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逐步改善人居环境。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是“十一五”时期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大力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实施“121”强龙工程,着力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加种粮大县奖励,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安排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支持建立环保型、生态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发展安全农产品。加大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投入,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5、大力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任务,采取综合措施,立足于内部挖潜,外部搞活,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支持“全民创业行动”。要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援助等,鼓励农民敢创业、支持农民创成业。要大力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二是壮大县域经济。要支持各地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做实园区经济。积极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农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三是做强劳务经济。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扩大“阳光工程”覆盖范围,提高农民择业就业能力。要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坚持开发式扶贫。逐步加大扶贫投入,大力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移民搬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完善整村推进扶贫机制,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抓好扶贫贷款财政贴息的改革和贫困村脱贫基金试点工作。
  6、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使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得到保障。2006年,省财政安排农村合作医疗资金82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达30个,五年内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农村全体居民。支持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防止因多生致贫。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依法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保障被征地农民生产和生活权益。

  编辑: 杜福
 
 相关新闻
·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保险支持
· 起好步 开好局 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久违的乡村饭场
· 崂山哺农:高山流水的和谐奏鸣
· 理清思路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 浓墨重彩绘新村——昌乐县建设社会主义新...
· 突出“三引一培” 为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 文化馆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