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首页 >敢当时评 >敢当专栏
加关注 微信 电话
微信二维码
新闻热线 0531-
浏览方式:
  • 发力供给侧,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保持好的势头,贯彻十九大精神要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进一步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2017-11-07
  • 走进新时代,共画同心圆

    学精吃透十九大精神就是让自身的榜样形象更加鲜明,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解惑释疑、捍卫正义、价值引领的“打赢能力”。

    2017-11-06
  • 社会责任与担当在边疆闪光

    唱响山东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奉献社会中实现媒体的价值,让社会责任与担当在大地上闪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风雨兼程,我们一路同行!

    2017-10-13
  • 烟台“小确幸”

    一代又一代的烟台人延续至今,他们于鲁东沿海休养生息、创新创造,他们既珍惜结果又享受过程,在今天一粥一饭、一颦一笑中体验着烟台生活所特有的“小确幸”。

    2017-10-13
  • 传播正能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文章也好,网络视频作品也罢,都应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讴歌时代进步,反映现实脉动,推动社会发展。

    2017-09-27
  • 威海,生日快乐!

    威海人深信,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威海,生日快乐。

    2017-06-15
  • 手机发红包和“压岁钱”不是一回事儿

    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但传统文化生活的优质内核还是有坚守的必要。能当面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尽量不可图省事,通过手机发个红包来代替。否则,传统的失落,“年

    2017-02-01
  • “心霾”对我们的伤害更大更深

    就像雾霾的集中爆发一样,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境,在从防到治的过程中,一路上只闻“哭丧”不闻群策,既见雾霾更见“心霾”,

    2017-01-09
  • 幸福的家庭为何都是相似的

    幸福的家庭之所以相似,是因为家风家教中既胸怀“修身、齐家”的梦想,家庭梦和民族梦又在“治国、平天下”的信仰中达成一致。此次评选的300个全国文明家庭有着

    2016-12-14
  • 用户满意是我们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手机报具有贴身传播、精准到达、打开率高等显著特点,并且拥有成功的运营模式。因此,在新媒体舆论环境下,党的新闻舆论要发挥“定音锤”和“压舱石”的作用,手

    2016-12-22
  • 更加注重提振攻坚克难的精气神

    中央强调要有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省“两会”作为最高参政议政平台,成绩当然要说足,但更要有问题意识。代表和委员们正视发展难点、民生痛点,积极献良策、聚共

    2016-01-24
  • 化解热点问题不妨借鉴“O2O思维”

    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乌镇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强调,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党政部门倒逼自己提高服

    2015-12-17
  • 戴上依法和为民的“眼镜”看待临沂治污

    “山东临沂治污致6万人失业”,如此耸动的标题、抓眼球的新闻,迅速热遍舆论场。看完央视“新闻1+1”栏目的报道《污染治理的“临沂样本”》,才得知“6万人”之

    2015-08-10
  • 花千芳滨州感受红色文化:震撼老渤海

    这里到处都是黄土,这里的人们朴实无华,这里的草木普普通通,这里几乎找不到什么跟其他地方更特别的东西……但是,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能看到中华民族实实在在的

    2014-10-30
  • 感动《绝对忠诚》里的人民科学家

    我想到杨雷同志检查过的那些管路里工作的技术工人,我想到了刘华清同志站在美国航母上踮起脚尖满脸羡慕的眼神,我想起了邓世昌宁可舰沉人亡也宁死不屈的豪迈,我

    2014-10-18
  • 处理“官员雷同报道”不能成为应付舆论游戏

    “南京‘书记市长’不同时间视察同一地点 报道雷同标点符号一致”的应对方式,在笔者看来,谈不上高明,甚至有些低级和拙劣,因为这完全把应对民众的质疑和舆论

    2014-08-14
  • 免职官员复出,须“打开天窗说亮话”

    群众的质疑在于,既然合法合规,为何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征求民意,没有进行公示,“遮遮掩掩”,“静悄悄”很容易让群众反感,大众不禁要问,会不会存在什

    2014-08-14
  • 集体封杀涉毒艺人,丧钟为宁财神们敲响

    北京演艺界集体封杀涉毒艺人,这为“宁财神们”敲响了丧钟。集体封杀涉毒艺人,不仅是断了他们的财路,更是端了他们的饭碗,只要他们胆敢涉毒,等待他们的就是死

    2014-08-14
  • 如何解读“自杀率陡降”之诡异?

    “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减少民众的生存恐惧,这不只是一个情感问题。遗憾的是,“当记者拨打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8

    2014-07-24
  • 管住“吃里扒外、抹黑中国”的记者

    新规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他们采取“出口转内销”的

    2014-07-11
  • “女教授炮轰校长就餐特权”是小题大做?

    女教授实际上挑战的是大学的官本位。公开信中称,“理性的说,教工餐厅这样的做法可能并非你的本意,但你错在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下属的溜须拍马和侵犯教工权益的做

    2014-07-08
  • 希拉里为何总唠叨“不要依赖中国”

    在对外关系上,我们既要讲道义,又要讲利益,两者都得有,两者都不能忽略。失去了道义的利益必然不能长久,没有利益的道义自然没有吸引力。“不要依赖中国”,在

    2014-07-03
  • 美国首肯日本“舞剑”,意在中国

    美国首肯日本“舞剑”意在中国,实乃养虎为患饮鸠止渴。美国把一条毒蛇放出牢笼,日本重回到了军国主义时代,最终伤害的不仅是亚洲各国人民,而且美国也难免不被

    2014-07-01
  • 宁信世上有鬼,不信那张嘴

    西方媒体的逢中必反,说明所谓西式媒体的“客观公正”,带有浓厚的地缘歧视和意识形态色彩。只要意识形态的差异存在,只要中国不与西方同流合污,便永远不要幻想

    2014-06-27
  • 男老师猥亵男生3年,学校干啥去了?

    学校的特点是清净和纯洁,不能给猥亵等丑陋行为任何生存空间。男老师多年猥亵多名男生,学校难辞其咎。如果学校认识不到李剑猥亵行为的严重性,谁能保证今后学校

    2014-06-27
  • 为西安大妈“性博会”上反色情点赞

    要摧毁一个民族,先催毁其信仰和传统。美国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的第一条,就是用色情文化侵扰中国少年,“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

    2014-06-26
  • 曼宁扒了美国言论自由的裤子

    斯诺登扒了美国网络自由的裤子,毫无疑问,曼宁则扒了美国新闻自由的裤子。美国的所谓网络自由和新闻自由,只是安徒生神话下的“皇帝的新装”。曼宁这么无情地扒

    2014-06-22
  • 请支持军队反腐工作

    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军事自保能力,远的就如八国联军进北京,近的就如美军狂轰滥炸巴格达,保证能让你痛心疾首,记一辈子。所以,俺老花一向的主张,就是不管怎么样

    2014-06-20
  • 杨洁篪访越,中国外交犯了“软骨病”?

    对杨洁篪访越,部分网民表示不解,认为中国外交犯了“软骨病”。一网民称,“排华事件中的亡灵还在哭诉,工厂废墟还在悲鸣,阮晋勇还在对我们狂吠,在这些都还没

    2014-06-18
  • 副县长坐摩的开会为何被指“丑化车改”

    原新闻出自13日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三湘都市报》,标题是《公车带标装“天眼”,谁也不敢私用了》。本来一篇反映公车改革成就的文章,经网站编辑别有用心的篡改

    2014-06-16
  • 律师大V为何质疑警察开枪“击毙成了壮举”

    不难看出,每次出现重大突发社会事件,一些律师大V念念不忘“社会责任感”,语不惊人死不休,毫无道德底线。当指责警枪开枪“武断”时,他们恰恰忘了他们的职业

    2014-06-12
  • 国家卫士要怎样面对舆论

    2014-05-28
  • 中国世纪欢迎你

    在中国世纪里,全世界人民都将受益。我们会与最不发达的国家做公平的贸易,绝对不会在人家的海岸线上架起几门大炮就敲诈勒索;我们会跟全世界的人民互相帮助、一

    2014-04-22
  • 危机面前我们风雨同舟

    2014-03-11
  • 斩断抹黑军人的黑手

    干嘛要说“军车随手拍”呢?理论上来说,应该叫“军车私用随手拍”的对不对?少了两个字,意义完全不一样,却还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看见军车就先大吼一声:

    2014-03-06
  • 颁奖仪式巩俐黑丝美腿为何受关注

    2014-03-03
  • 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2014-02-28
  • 公厕报亭需要留好原报亭人员位置

    2014-02-26
  • 老农民的手让谁羞愧

    2014-02-26
  • 今夜我们都是乌克兰人

    自从美国搞垮了前苏联之后,全世界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冒烟儿的生活。不管是自己家冒烟儿,还是邻居家冒烟儿,或者是遥远的地球角落在冒烟儿,反正冒烟儿这种事

    2014-02-25
  • 撒10万现金引哄抢 炒作太低级

    2014-02-19
  • 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

    2014-02-19
  • 写给小伙伴们的一封公开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开始,仅仅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就把新中国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安全环境与生活水平,是不争的事实啊!

    2014-02-18
  • Hi,有人在吗?

    2014-02-14
  • 东莞被公知们挺哭了

    2014-02-12
  • “分钱”的想法天上掉下来?

    2014-02-11
  • 一个风清气正的质感春节

    2014-02-11
  • 一个个的“我”

    2014-02-11
  • 承认与不承认还有什么意义

    2014-02-11
  • 索契开幕式上亮点多

    2014-02-11
  • 心怀理想,面对现实

    2014-02-11
  • 关于美国崩溃或者分裂的猜想

    2014-02-11
  • 警察不是狗,中国不是狗

    2014-02-11
  • 安倍经济学的垮台已经近在眼前

    2014-02-11
  • 同一个世界不一样的梦想

    2014-02-11
  • 不能只拿经营眼光看待“滨州航母”

    2014-02-11
  • 舆论持久战

    2014-02-07
  • 春天已经悄然而来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的讲,要“接地气”。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不接地气你当什么官?中国的官员准则,第一条就是“为人民服务”,你不

    2014-01-27
  • 岁月带不走真理

    看问题要有大局观,要看事情的本质,只有明白了条理,才知道怎么去解决。我们不应该去责怪北外的几个女学生。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把孩子教育好,不是孩子的错,因

    2014-01-25
  • 湖南豪乳女财神或是一场炒作

    犹抱琵琶半遮面,含蓄点比太直白要好的多,“露”比“脱”,从某种意义上也更吸引网友的眼球。少女、古装、娃娃脸、豪乳,恰好成了人们猎艳的对象,将这样的图片

    2014-01-21
  • 网络、通讯工具为何成了骗子道具?

    这些不作为,或者商业性质的盲目作为,无疑会诱发太多的社会问题,曾加社会的管理成本。监管责任的缺失,企业道义的泯灭,不仅给不法之徒预留了犯罪空间,而且给

    2014-01-15
  • 甲午年说过去看未来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海战,大清水师被东洋的小日本打的鼻青脸肿,彻底终结了老大帝国的美梦。我们站在120年后的今天,遥想当年怒发冲冠的邓世昌

    2014-01-14
  • 城市规划发展需要有大格局

    河北能享受到丰厚的“地缘经济”,绝不是“干手沾芝麻”得来的,需要在城建、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方面做出大量工作,让人能感觉到两地能真融合在一起,在河北

    2014-01-09
  • 春晚、陈光标和《纽约时报》

    看春晚,追求的一年来歌舞升平的完美收官,不是低调内涵的年终总结。

    2014-01-07
  • “天价抚养费”把张艺谋折腾穷了吗?

    我张艺谋也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房子租的,豪车借的,就这些家当,反正丢人不能再丢钱。张艺谋的大手笔没有了,这笔“天价抚养费”把我们的张导吓成了“猥琐男”

    2014-01-02
  • 习近平“吃包子”走的是群众路线

    习书记吃包子,不是什么政治学,但却包含了“政治”的深奥和治国的方略。因与民同乐,因与民患难,因我在群众心中,亦因群众在我心中。

    2013-12-30
  • “郑州雕塑带口罩”是一种行为艺术

    实地看了郑州的雾霾,确实厉害。而公园雕塑带口罩,是一种行为艺术的同时,更是一种民意的表达,折射出郑州人对治理雾霾的一种诉求。

    2013-12-27
  • 穷帽、富衙门的对话,谈的是另类“啃老”

    “先上车后买票”政府行为折射出部分领导干部权力的滥用和对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漠视。“穿绸衫抢穷帽”的行为背后,是“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的民意指责。

    2013-12-27
  • “穷县豪楼”拷问贫困评定机制

    且不管“穷县豪楼”背后的程序与标准问题,真正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明明不是贫困县的县,愣是轻易就戴上了“贫困帽子”?

    2013-12-26
  • 夺命快递、圣诞节和郭德纲老师

    2013-12-24
  • “个别现象”不是漠视动物福利的借口

    2013-12-24
  • “夺命快递”的脏水该往哪儿泼?

    出事儿固然不好,眼下要做的,恐怕不是收钱、不是关门、不是棒杀,而是在整治的基础上厘清权责、理性引导,就像奶粉等食品安全一样,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

    2013-12-23
  • “副省降正局”没跳出“官本位”的圈

    2013-12-24
  • 叫嚣取消公积金的专家不挨板砖才怪

    2013-12-24
  • 50万泄私愤?如何看小崔的“土豪”玩法

    2013-12-23
  • “除夕不放假”或是一个大利好

    “除夕不放假”,让假期恢复多年的传统;春节难得一聚,让大家过个好年,我感觉不孬。

    2013-12-12
  • 大学当容得下那些公开的“特例”

    公开而深孚民意的“特例”,只要无碍公平与法纪,说到底就是这所大学的人文风情与群像意趣。那些板着面孔、森严肃穆的高校,当有这样的雅量,更当学会这样的雅趣

    2013-11-16
  • 媒体屡炒“自制放假表”意欲何为?

    不管是网友不知疲倦地拼出“请假攻略”、自制放假安排表,还是媒体和网友一唱一和、互相呼应,无疑折射了当下尴尬的社会现实:休假时间太少、休假权利得不到保障

    2013-11-16
  • 本周盘点:梦鸽、李天一和微信圈子

    2013-09-05
  • 保障房建在好地段是“雪中送炭”

    因为弱势群体对各类资源的占有明显不足,向弱势群体倾斜,就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2013-09-04
  • 奥运冠军何以抛出“运动机器论”

    有的地方、有的领导之所以把运动员变成“运动机器”,说到底,就是被体育成绩迷蒙了眼,让体育GDP压弯了腰,陷在政绩里无法自拔,把官帽看得高高在上。

    2013-09-04
  • 税感时代下的“纳税人定义”较真值得呵护

    税作为一种合法地侵犯纳税人财产权的行为,与公民的生活相关,与公民的尊严和幸福相关。只有真正确立纳税人的权利地位,才能走出纳税人定义争议的迷雾。

    2013-09-04
  • “敲诈勒索罪”成了维权陷阱?

    少数地方部门徇私偏袒的痕迹已经很是明显,如果法律也有意无意在事后罚单与合理赔偿上“捣糨糊”,只怕更会蕴蓄矛盾与不安的引线。

    2013-09-04
  • 本周盘点:薛蛮子、表哥和大宅蟹

    天使投资人薛蛮子、曝光“表哥”杨达才的周禄宝、新快报记者刘虎均被抓,原因各异。你的微博带V吗?V的意思就是你的公德私德以及节操,都被紧密关注着;说话要注

    2013-08-29
  • 房价是被年轻人“购房观”带坏的?

    房价是被年轻人的“购房观”带坏的——这样的逻辑,就像当年的“丈母娘助推房价”一样,自然不需要正儿八经的辩驳。但这些天方夜谭的背后,却扎扎实实反映了某种

    2013-08-27
  • 根治公款追星,须反思“搭台唱戏论”

    以文会友,这是中国社交礼仪的传统,但这些年,“搭台唱戏论”已经完全跑偏:一是形式上,沦为不折不扣的“文化搭台、明星唱戏”。

    2013-08-15
  • 治理“看病贵”不妨学一下国外

    基本药物制度是不错的,但是一些医生还是拼命用制度外的药物。对于这些医生,就应该使用黑名单,甚至是取消执业资格。

    2013-08-15
  • 刘铁男的董事长情妇会受到处罚吗?

    2013-08-15
  • 法官、梦鸽和转运石

    2013-08-14
  • 常在讲台上作案:愤怒之余更要反思

    如何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3-08-08
  • 不是人人都憋着劲儿要生二胎

    这是一个计生政策渐次“脱敏”的时代。可以预期的是,不管“二胎”制度朝向怎样的方向调整,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构意义上的影响。

    2013-08-07
  • “领导怕热不救人”暴露哪些真问题?

    “领导怕热不救人”暴露出诸多真问题。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严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

    2013-08-07
  • 不能只拿经营眼光看待“滨州航母”

    关于滨州的“中海航母”,作为其“四环五海”城市框架的一个点缀,建设本身应该没有错,建成后发挥的作用也不小,起码比有些地区的“搁浅项目”、“烂尾工程”要

    2013-08-06
  • 本周盘点:请假攻略和武林大会

    2013-08-05
  • 如果立法能让我们更爱读书

    不爱读书,哪里是什么钱与时间的问题?一杯水的钱租本书、一段游戏的时间看本书,未必真是难事。真正的难题是:谁来写书、谁来读书、读不读又怎样……

    2013-08-05
  • 城市“水深火热”还需釜底抽薪

    有一些城市的天气灾害本来不应该如此严重,但是因为城市规模庞大,从而放大了极端天气的危害。

    2013-08-05
  • 公众人物不能总以问题者形象进入舆论视野

    任何公众人物都应遵循起码的底线,而社会对公众人物提出起码的底线要求,既不是苛求,也不是多余,相反,适应这种要求,是公众人物的必修课,总不能只是到了出问

    2013-08-05
  • “连休24天”倒逼修改年假条例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仍需法律规范。尽管大多数人都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不会扎堆休假的,但“连休24天”无疑暴露了年休假在顶层设计上的缺陷。

    2013-08-05
  • 悬赏10万移污泥到环保局门口,“戾气”?

    2013-08-01
  • 拆迁户登广告索赔,也是迫不得已

    市场经济下,政府需要做的只是宏观调控,需要的是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政策,用一双无形的手来管理。除了公益项目外,政府本不应该出面,更不能搞强拆。因为中国的政

    2013-08-01
新闻热搜词
  • 新闻排行
  • 评论排行
  • 热帖排行